前陣子有學妹來問怎么準備教招,其實我并沒有太多的經驗可分享。但回想備考過程中確實經歷過迷茫和手足無措的時候,推己及人,借此機會聊聊自己和周圍朋友備考教招的一些故事,希望對正在準備教師招聘考試的你有所幫助。
我將借助時間軸回顧過去這一年和教招有關的那些故事,這篇文章很長,也有很多我個人的碎碎念,不一定是百分百的干貨和實用指南,但如果你愿意把它看完,我會感謝你的。
Part1 什么時候開始準備教招?
2016.08
去年暑假的八月份,我開始準備教招,報了機構的夏令營開始上課。記得第一天走進培訓的大教室時,看到的是黑壓壓的一片人著實吃了一驚,學員來自全省各地,不同專業不同學校,而這只是某個機構在某個時段的部分學員,我才第一次感受到教招隊伍的龐大。趁著下課間隙,我和旁邊的兩位小姐姐聊天,才知道她們一位教英語,一位教數學,已經考了三年,今年繼續備考。兩位小姐姐暫時在學校當代課老師,不約而同說起了代課老師的種種心酸,告訴我第一年的時候一定要好好準備。
當我知道她們已經考了三年時,心里冷不丁打了個激靈:沒想到教招的競爭如此激烈,人生能有多少個三年?原本昏昏欲睡的腦子突然一下子清醒過來,估計也是被嚇醒的。后來我才知道有人為了考入編真的是鍥而不舍,考到了結婚生子,甚至不得不抱著年幼的孩子來上課,執著又百般心酸。如果不是身在其中,我永遠都不會知道教招背后有多少人在努力著,又有多少人在孜孜以求這樣一份在有些人看來不值一提的職業。那時我就在心里問自己,競爭者這么多,我拿什么笑到最后?
夏令營的上課地點在島外,每天早上我需要從島內轉兩趟車坐一個半小時以上的車才到教室。在那段日子里,我看著這座城市的天明與暮色,夜色琉璃,繁華至極。也看著上班族們每天是如何擠公交,清晨的步履匆匆,萬家燈火時的滿身疲憊,每一天用盡每一天的朝氣與精力。這座城市有很多機會,但要抓住機會你不得不拼盡全力。
廈門清晨的街道很安靜,那時的太陽還升得不高,大樓擋住了它的光,偶有微風,鳳凰花的碎葉也跟著飄飄灑灑,空氣中流動著絲絲綠意。有那么些時候,這座城市倒給人一種寧謐的靜美,在記憶里攝人心魂。
上午的課上到中午十二點,天氣燥熱無比,下課后大家便一窩蜂地擁到食堂吃飯,爭分奪秒一般,恍惚間覺得自己似乎穿越回了高三的那段時光。吃過午飯,大多人會選擇在教室趴在桌上午休,中午的兩個小時大概是教室最安靜的時候了,靜得只剩下風扇呼呼轉動的聲音。有時候,我和旁邊的小姐姐為了蹭空調會跑到食堂旁的咖啡廳點杯冰鎮檸檬茶,趴在桌上昏昏沉沉睡去,咖啡廳似有若無的音樂就像催眠曲一般,醒來時仿佛過了一個世紀一般,有時竟恍惚得不知自己身在何處。
厚厚的一本教綜,要在短時間內進行梳理講解,一章又一章,從教育學到心理學再到法律法規,節奏越來越快。嶄新的書變得破破爛爛畫滿了各種顏色的記號,慢慢地從開始的一臉茫然到后來看到題目的下意識迅速判斷。題目不難,只是知識點很雜,不得不一遍遍刷題刷到爛熟。
每天結束課程后坐車回島內,夕陽正美,余暉灑落金斑點點。搖搖晃晃的公交車穿過那些中西合璧的建筑群,穿過空曠的綠地,穿過碧海邊的大橋,穿過霓虹燈里的眾生相,也穿過從過去到未來的無限遐想。那段日子每天總睡不夠,每天都有一堆的知識點要塞到腦子里,每天都熱到想要放飛自我,每天來回坐三個多小時的車坐到懷疑人生,可現在想想卻是很難忘的記憶,充實得讓你覺得自己是真真切切活在這世間,一切歷歷在目。
Part2 一定要準備很久嗎? 和考研考公找工作沖突了怎么辦?
2016.09-2016.11
暑期的課程告一段落,暑假過后的三個月,因為有另一場考試,我選擇暫時將教招放在一邊。9月份,學院開始微格教學,即進行模擬的片段教學,全程錄像,每個人都要上臺講課。那陣子聽了很多課,帶我們班的是位勞模級的教師,每個片段教學他都十分細致地去點評,提出建議。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聽進去多少,只覺得若要真正站上講臺,自己目前所具備的知識與能力遠遠不夠,太多東西要打磨。當覺得自己不夠的時候,人是會心虛的,或者說是心慌,需要更多的學習和實踐才能讓自己有足夠的底氣。
國慶后,我們開始了為期兩個多月的實習期。記得第一次和同學們見面時,緊張到不行,說句話都得斟酌再三。所幸同學們都很友善,每天看他們早讀,跟著晚自習,直到熟悉每張面孔每個名字。我至今都記得開公開課的前一天他們走過來對我說加油的樣子,記得離開時歡送會上的歡笑與沉默。他們寫給我的祝語我一直留著,那些純真的笑,那些青春的朝氣永不磨滅,在記憶里開出最燦爛的花朵,生平第一次覺得教師是一份很溫暖的職業。
結束實習后回到學校已是12月中旬,我的教招備考其實是中停了三個多月。教招的戰線不一定要拖得很長,最關鍵的還在于大四下學期的備考狀態,有些學姐告訴我她們基本是12月份開始準備,周圍也有同學考研后才開始準備教招,最后她們都考上了福州市屬的中學。但幸運的只是少數人,如果心里沒底,還是及早準備更好些。因為在實習期間遇到的種種,這份職業自身的魅力和價值給了我很大的備考動力,感謝我人生中的第一批學生和領我進門耐心指導我的師傅們。我帶著滿腔的熱情重新投入到了教招的準備中,想要有一天能有底氣地真正站上那三尺講臺。
Part3? 報班還是自學?
2016.12-2017.01
真正開始連續性的復習是在12月份中旬,從那時起一直到筆試前,每個周末乃至每個節假日奔走于各個地方上課。我知道自己沒有那么自律,知道自己有時根本克服不了咸魚般的惰性,于是我只能選擇報班上課,以此來帶動自己的備考節奏。從基礎班到精講班,從習題班到沖刺班,再到一次次的模擬考試,市面上主要機構的課程我基本都接觸過,手頭放著四五個版本的教材,比對下來哪家機構擅長哪部分心中也有了一定的評判。只因為是孤注一擲,因為不愿在這一關被卡下來,因為心里沒底,才選擇如此。如果再來一次,我想我會更清楚該怎么選擇怎么調整,幸好老天給了我好運氣,讓我最后不用再重來一遍。
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你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備考模式。如果你足夠自覺,學習能力也夠的話,完全可以自己復習,復習到最后你會發現顛來倒去無非就是那些知識點和題目。如果覺得心還比較浮躁或者不夠自律,建議早點報班上課,機構的老師會給你劃重點進行講解,這可以為你省下很多功夫。條件允許的話就不要心疼那千來塊錢的培訓費,或許只有花了重金你才會逼著自己更認真地學。
機構上課有個習慣,就是基本不會固定在同一個地點上課,每周都換個地方,有時可能就在學校里,有時卻需要坐很久的車去上課。對于上課路上的奔波你需要做好心理準備,我經常遇見外地的學員拖著個行李箱匆匆趕來上課,待一個周末又匆匆去趕車。他們大多是往屆的考生,已不在校園,為了來上課,要比應屆的學生克服更多的困難。
記得有一回是在一個酒店的會議室上課,當天我有場考試,考完后連飯都來不及吃,買個面包便匆匆搭車去上課。那時正逢冬季,天很冷,風一陣陣的,當我背著包趕到時發現會議室里擠滿了人,連個位置都找不著。屋外沒有雪,只有黑夜與冷風,屋里卻顯得格外暖和。那時覺得自己就像是個遠方而來的趕集人,匆忙而又狼狽。
大四的寒假學校放假得早,我心里琢磨著那么早回家也是放飛自我,到時連書在哪都不知道能不能撿回來,最后決定報一個寒假的培訓班。課程一直上到學校封樓斷水斷電還沒結束,我和一起備考的同伴只得在上課地點附近訂酒店。我是個很少留校的人,大概那也是我第一次看著學校里的學生慢慢變少,什么店都慢慢關了回家過年,直到整個校園都寂靜無比。
因為我不知道這場考試的競爭到底有多激烈,我只能拿出我的所有去拼一拼。現在回頭想想,在這之中不知投入了多少精力和財力,有人甚至開玩笑說這是自己繼高考之后經歷的又一場大考。世上向來沒有投機取巧的事,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是有道理的,老天不會眷顧空懷壯志卻不肯行動的人,當你看到別人是怎樣付出怎樣努力時,才能明白很多事其實是很公平的,你付出多少終究會收獲多少。
Part4? 關于教材和題庫
2017. 02寒假期間
寒假里要完成畢業論文,我捧著一袋旺旺雪餅,聽著每晚八點樓下大媽們準時播放的廣場舞,在煎熬中把論文一點一點敲完。寒假里哪也不想去,跟閉關似的把自己關在家里,幾乎沒怎么出門拜年。曾經喜歡四處走走逛逛的我到了大四變得一點玩的心思都沒有,像是這件事沒解決,去哪都不會自在。
在不長不短的假期里,繼續復習教招,這時還沒開始大規模刷題,知識點實在零碎得很,寒假里我更多的是換著法想把它們理清楚。教綜的教材這時基本過了三四遍,我手里頭放著閩試、華圖、中公、山香和先行的教材,幾套教材用起來有利有弊。一位教綜高分大神告訴我,當時她備考的時候是把市面上有的教材和高分題庫都買過來,能做多少算多少。我不知道她的法子管不管用,在沒有自己的方法之前,只能先試試。最后在教材上我選擇主要用其中一套,其他的教材作為補充輔助,在這之間去發現它們共同側重的地方。
習題方面我當時買了華圖、中公、山香和閩試的題庫,有教綜的也有學科的。在3月份的時候,學校的打印店里會出現各種習題材料,可以這個時候到打印店看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題庫,當時我就從打印店復印了不少題庫,有些題庫質量還不錯。需要提醒的是,有些真題卷給的參考答案與一線評分并不貼近,尤其是學科的參考答案。我考的是語文,其中最難的一部分便是教學設計,這部分如果沒有經過老師專門的指導,幾乎難以入手,完全不知道該設計成什么樣才能得分。學科的其他部分可以買本高考用的五三按照專題去進行訓練,比如每天做多少篇詩歌多少篇文言文,課程標準背哪部分,盡量把每天的任務進行量化,列成清單,一項項去完成。
Part5? 關于心態調整—寫隨記和跑步
2017.03
寒假很快結束,回到學校后是2月下旬,進入了新一輪的復習,開始刷題庫做真題。寒假回來后的那段日子是備考最艱難的時期,那時離考試只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我幾乎都忘了是怎么走過來的,情緒起起伏伏,從來不敢想象自己也會有幾度脆弱到想崩潰的時候。翻開那時在筆記本上的涂鴉,才勉強回憶起些許片段。
那陣子每天馬不停蹄地刷題背書,清單上的任務一項項完成,每天都過得很快。覺得自己就像蓄電池一般,每天榨干所有的電量,晚上充電,第二天滿血復活,周而復始。三月份有陣子睡眠質量變得不好,明明很困卻難以入睡,早上又難以醒來,每天都在和自己做斗爭。3月的福州還是陰冷陰冷的,有太陽的時候,我便在圖書館的走廊來來回回踱著步子小聲記背,可是知識點背了又忘,忘了又背,心里實在著急。有時會擔心自己會考不上,自我懷疑自我否定,陷入莫名的焦慮,現在回想起來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那時為什么會那么脆弱。也是在那時,我才深刻體會到能夠真正相信自己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后來因為受不了這些負面情緒,我便拿出紙筆把那些糟糕的情緒寫到紙上去,和自己對話,告訴自己應該怎么做。當把心里的這些慌張和不快疏導出去,心里就會舒坦很多,如果你在備考時遇到難以承受的壓力,不管你在想什么,可以嘗試把它寫下來。寫隨記不需要刻意定在什么時候寫,在你覺得需要的時候便拿出筆來寫,可以是長篇大論的牢騷,也可以是一兩行激勵自己的話。
我知道這是場持久戰,告訴自己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絕對不能生病。于是我開始去跑步,每天從圖書館復習完回來已經很累,但一定要抽出時間去操場跑三公里。當我戴著耳機在操場上一圈圈跑著時,我的大腦是放空的,跑步會分泌使人快樂的多巴胺,跑完后的酣暢淋漓帶來的是身心的愉悅,足以讓你抵抗乏味的復習。后來事實證跑步是不錯的調節方式,最后在整個備考過程中我沒生過病,也靠跑步慢慢調整了自己起起伏伏的情緒。
Part6 筆試—盡量在考前去參加一次模考
2017.04
一到4月份,該復習的都復習得差不多了,該做的真題和該背的知識也都基本有個大概,這時模擬考試顯得較為重要。教招不像高考,有學校系統地組織一次次考試,模考的機會變得很稀缺。我在不同機構前后共參加過三四次模考,大多是在4月上旬的時候。模考可以讓自己心里更有底些,除了查漏補缺還能幫助你分配答題時間。所以如果有條件,一定要想辦法讓自己去參加一兩場的模考。
筆試時間是4月16號,越臨近考試時間,腦子就越容易一片空白,最后幾天想去沖刺去再多記多少東西是不太可能的,臨時抱佛腳也得老天給你足夠的運氣,還是老老實實早做準備。考試的前一天,我和同學訂了考點附近的酒店,那時真的是緊張極了。晚上在酒店里翻看著材料,再怎么翻好像也記不進去多少,我們相互打氣,誰也不知道等待我們的會是什么。
教招上午考的是學科專業知識,下午考的是教育綜合。今年的學科很難,記得當時我寫完作文沒幾秒就敲鐘了,走出考場時感覺真是糟糕透了,心里七上八下的。一路上,才聽到很多人說自己學科卷子做不完,其中不乏有些考了一兩年的考生,我才知道今年的卷子是真的不好做。再怎么糟糕也只能隨它去了,收拾心情準備下午的考試。下午的教綜卷卻出奇的簡單,走出考場時恍恍惚惚,筆試就這么結束了。
Part7? 關于學習伙伴和面試備考
2017.05
備考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找到一起備考的學習伙伴,相互監督,相互提醒。在很多時候,你無法很自覺的復習,會有很多的焦慮無處排解,這時或許你就需要學習伙伴一起走過這段路。我很感謝我的學習伙伴阿紀,她給了我很多的幫助和鼓勵。有時想要賴床,但一想到和她約好時間去圖書館,就只能逼著自己按時起床去復習。習題中有疑惑的點我們就互相討論,后面互相改卷子,互相抽背知識點,每天約著一起去跑步,聊著備考過程的各種困惑或心得。我是個一不小心就會偷懶的人,阿紀身上的那股認真勁帶動著我,從筆試到面試,一路上多虧了有她的陪伴,否則我自己一個人真的很難堅持下去,也很難最后順利通關。
筆試結束后,我回家休息了幾天,便開始準備面試,面試采取的是片段教學,時間一般在筆試結束后的一個多月,依舊緊迫。如果說筆試有章可循,那么面試則是一團迷霧,每個地區的模式和評分標準都不太一樣,完全不知道從何入手。抽取片段教學的范圍很廣,面試時將從兩百多篇課文里隨機抽一篇。我和阿紀老早就報了面試課程,但所有機構都是在5月13日筆試成績出來后才開始上課,而且只有32個學時,這意味著大多數時間你得靠自己去訓練和模擬講課。后來請教了學姐,買了學段的教材和參考書,一摞摞的教學設計和課堂實錄,每天在圖書館一篇篇地解讀做筆記,看得是暈頭轉向,收效甚微,直到面試前都無法把所有課文過一遍。
公布成績的那天,剛好是學院請專家評委來給我們做面試指導的日子。那天我被安排在第一個上去講課,講稿不知過了多少遍,設置哪些問題,怎么提問,怎么解讀,該板書什么,磨了不知多少次,但心里還是沒底。講完后,我開始惦記著筆試成績,刷著系統看什么時候出成績。我報考的崗位競爭比較激烈,那時候只祈求只要能考到前100名進入面試就好。查到成績的那一刻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筆試排名第12,成績出乎我的意料。原來很多的擔心無非是自己嚇自己罷了,人要不斷學會去真正相信自己,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時候。
面試培訓其實就是進行片段教學,每次課是4個小時左右,大家輪流上去試講,再由老師點評。因為不同地區的評分標準差別,后來我選擇把面試課程從福州調到廈門上課。上課地點離家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又常常在晚上上課,有時上完課連回家的車都沒了,有那么幾次只能辛苦父親大老遠地過去接我回家。我報的六人的小班,前后一共上臺講過7次。給我們培訓的這位老師人很好,按照寫人、寫事、寫物的專題挑出課文來給我們訓練,在我們講完片段后都很耐心地提出改進的地方。同時把片段教學所需要基本具備的基本步驟不斷跟我們強調,有時碰到合適的課文他便教我們哪里可以作為亮點設計。
片段教學時我會把自己講的和老師點評的部分進行錄音錄像,回家后再進行回放,重新看自己講課的時候才知道有哪些地方需要進行調整。但由于時間倉促,對大多數課文仍無法進行充分的準備。當和我周圍備考的同學交流時,發現大家也是無法準備完大部分的課文,面試準備的時間實在倉促。后來實在沒辦法,在看過一些課堂實錄后,我選擇整理出片段教學的基本模板,對不同文本進行套用,不管到時課文有沒有解讀過,最后只能靠著自己的文本解讀能力現場發揮了。
一個人或許可以走得快,但未必能走得遠,我很慶幸這一路有一起備考同伴的陪伴。我們組了個備考教招的學習小組,人數不多,大家在上面分享面試的各種材料和音頻,也發生了不少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記得有一次,家在福州的貝貝特地從家里跑回學校,把她報名機構的面試材料復印后留在打印店給我們,還在學校的阿夢把它用順豐寄給了我。在時間那么緊張的情況下,貝貝還能想到我們,我那時真的被打動了,忍不住想起一直陪在我身邊鼓勵我的怡子和一起備考的阿紀,世界上還是有很多善良又可愛的姑娘,而我那么幸運可以和她們成為朋友。
Part8? 面試
2017.06
面試時間在六月的第一個周末,和筆試倒頭大睡不同的是,面試的前一天晚上我失眠了。一下子就天亮了,一下子就抽簽了,一下子就進考場了,所有的動作跟連環扣似的,容不得我去思考。一共有四個考室,我抽到其中一個考室的一號,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就被通知去候考室。今年語文場一共100位左右的考生進行面試,分為四個考室,考室里有七位評委,兩位記分員,還有一位在后面錄像的工作人員。
由于我是考場的一號,每位老師都用極其犀利的眼神審視著我,我努力鎮定,努力表現得自然些,努力把該講的內容都講下去,最后發揮還算正常,但自覺毫無亮點。在樓梯的準備區等候成績,心撲通撲通跳個不停,拿到自己的面試成績后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考場的,成績離預期太遠,心想這下真是沒戲了。怎么著也沒想到會抽到一號,沒想到會這么早出考場,如果按概率算的話,那得借我多少好運才能夠抓住這次機會,無數次在心中默默祈禱。
出考場后我的心就像被扔到了冰水里似的,一直不大自在,除了號數原因,自己在準備面試的過程中可能犯了些錯。我開始在反思自己的整個面試準備過程,走了很多彎路,沒有找到專業的老師進行指導,因為不擅長無從下手而想要找借口逃避,更因為偷懶而沒有多進行模擬試講,悔不當初。
等待最后結果的那段時間里,我幾乎吃不下飯,后來當得知自己入圍時,我并沒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而是心有余悸。總排名的分差前后相差都是0.1左右,分數咬得很緊,我才知道是自己的筆試成績保住了這個名額,我也知道還有很多比我優秀的人這次是被偷走了一點運氣。我想,老天一定是想給我提個醒,告訴我有些事需要更認真地去對待,更需要有勇氣直面自己的不足去修正它。老天最終還是把這個機會留給了我,我深覺自己的幸運,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夠更加珍惜它。
Part9? 尾聲
2017.07
名單公示后,我也臨近畢業,告別了我的大學生涯,這一路的備考可以說是有驚無險。隨后的入職體檢和二次審核算是后話了,當一切塵埃落定,我不知道對于過去的這一年我還剩下多少記憶,謹以此文當作是一種紀念吧。
記得看過一句話:現在的奔波,是為了以后不那么奔波。
年輕不該止步于奔波,但每個人都有疲倦的時候,只能趁著自己還有力量的時候多去嘗試。我們都不是拯救世界的英雄,或許在故事的最后都沉入了現實之中,但無論未來我們會遇見什么,面臨什么,請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只有你自己能夠戰勝內心的洪水猛獸。
希望所有的你,都能開啟自己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