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軟件園宿舍里,戴著耳機,聽著許嵩的《認錯》,想想初到沈陽的兩天有趣的日子。自從畢業答辯完畢,整個人就處于一種完全放松的狀況。
不寫文章的日子感覺特別干涉,總覺得有一些事情要做,非得做,不做心里覺得難受。昨天正準備寫,結果被各種電話和聊天打斷。與其說是被別人打斷的,還不如說是自己并沒有沉靜下來,思考,回憶這兩天發生的事情。為什么有時候真的要開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要上演很長的前戲。是覺得自己做不好?這件事很難做?說得深刻些,應該是害怕面對絞盡腦汁的那種感覺。從生理學角度來講,是不是人在痛苦的時候身體會產生某種酶,這種酶會與身體或者大腦某些地方產生化學反應,讓身體覺得不舒服。這方面,我得好好研究研究,明天再來作細致研究。
越寫越來勁了。說說沈陽吧。來沈陽三天了,比較欣慰的是這里的天氣,七月份的沈陽相當于十月份的武漢,雖然干燥,但早晚溫差大,所以越到晚上越熱的武漢,在沈陽卻變得很涼快,甚至有點冷。這點真的有點不可思議。同在一個宿舍,沒怎么去過南方的妹紙覺得現在的沈陽天氣熱死了,晚上熱得睡不著,中途起來扇風。而南方的妹紙覺得溫度稍微有點點偏高,但氣溫比較舒適。除了空氣有點干燥外,鼻子和喉嚨感覺不舒服,其他地方都還好。早上再也不能任性地想吃面條就吃面條了,這里早餐不提供面條,只有中餐和晚餐才提供面食。但這里的米飯還真的挺不錯的,顆顆飽滿,有嚼勁,比學校的米飯好吃多了。公司食堂的菜也還行啊。我這個不吃生冷冰辣的人,隨便點都還可以,只是早餐可能就有點吃不慣了,慢慢適應這里的包子和手抓餅吧。
今天上午出去逛了會,沈陽這座城市基本的面貌大致了解了,比南寧發展的稍微好點,但絕對比不上武漢。思索著為什么要來沈陽,畢竟我最多只在這待一年,一年之后看造化。回宿舍路上,看到一個特別有趣的施工。那種水泥車的外形的車在向空中灑水,原來缺什么就會有什么。人類真是聰明,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什么樣的東西都能造的出來。軟件園周圍有一些居民樓,綠化面積也挺大的,要是在武漢有這樣的地方就好了,但是武漢的人肯定也特別多。渾南新區大致有點像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那樣,地廣人稀,去超市也還要搭車。
好在,東軟建筑樓都挺漂亮,很飽眼福,生活設施也都還好,公司年輕人比較多。這會是個好的開端,好好地去適應東軟,沈陽,東北。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