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八節,農歷正月二十八。每年這個時候,都是登崗拜老爺的日子。
早上7點出頭,就開車過去金城接爸媽。不知不覺,已有7年駕齡了。車雖不是什么好車,但手握方向盤,腳踩油門,體會到了人車合一的力量之感。那種熟悉感太重要了,它能帶你去想去的地方。
活了半輩子,覺得做對了兩件事。
一件是考取了副高職稱,這幾乎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情。從16年開始,我每天都享受著職稱的紅利,在職場上活得更有底氣和尊嚴,也讓我變得更低調和內斂。
一件就是考取了駕照。這兩件事都曾是我自認為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圍,無法企及的事情,可是后來我都得到了。說明人的潛力是無限的,是人的認知水平限制了自己的能力。很多時候,只要你下決心去做,自有貴人來幫你,當然,前提是你自己要付諸努力,首先要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一個人要存活于世,首先要具備某種生存的能力。
曾幾何時,我很鄙視現今的這份工作,呆在山里,一點也不體面,山外廣闊的天地才是我的向往。但是當經歷生活的變故,才掂量出這份工作對我的重要性,沒有這份工作,我可能就會流離失所;離開了這個單位,我什么也不是。
一個人的社會標簽,是他所處的環境賦予的。所以,我應該對這份工作心存感恩,并用心去經營好它,它決定著我下半生的榮辱。這樣說不知會不會有點過了,但這也是一種生存智慧吧。
媽今天回來,還在車上翻奶奶在世時的一些舊帳,說二姑當時沒有和我們統一戰線,不幫我們說話云云。我跟媽說都是一些過去的事情了,不必放在心上,該忘就忘了,但媽依舊憤憤不平。
我想媽是被爸保護得很好的一個人,有什么事都是爸頂著,無需她沖鋒陷陣。她無須權衡利弊,只需做自己就好。而我,可能更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獨立面對,于是我學會了舍棄,放下,盡量讓自己輕裝上陣。
最近在某個瞬間,閃過一個念頭:自己年近半百,生命于是我而言,是活一天少一天的。因此,不必去計較太多的利益得失,盡量活好每一個當下,讓自己過得輕松自在,才是王道。
爸媽在登崗回來提出順道去看望家婆,我直接上高速,10來分鐘的車程便到了。
兩親家見面,盡量保持平常的心態。雖然各自少了個兒子和女婿,但多年的緣分讓三位善良的古稀老人再次坐到了一起,他們關心著彼此的身體,交流養生之道。也許這世上的許多人,都要帶著傷痛活著,有時生和死,由不得自己決定,人總該把未走的路走完,才能完成活著的使命。
最近一直想寫個人總結,總結一下我這上半生的種種,可心一直靜不下來。
自我是一個迷局,人有時最看不透的就是自己。但是當你經歷一些事,遇到一些人時,會讓你在某個瞬間開悟覺醒,你對自己突然有某種清醒的認知,世界在你面前變得清澈起來。
現在的我,是以前無數個或焦慮或迷茫或崩潰的我組成的。那現在的我是怎么樣子的呢?也許我依舊會有無助感,但我盡量讓自己做到本自俱足,更多的向內求,而不是向外觀望和索取。因為門外沒有別人。
我盡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老公走后,兒子一夜之間長大了。我們之間建立了一種更深度的連接,或許是我們都意識到了彼此對自身存在的意義,我們更依賴彼此,在日常的瑣碎中肉眼可見的關懷,我也很享受這種血濃于水的親子時光。我盡量用自己的認知水平身體力行地去引導他,讓他成為一個陽光男孩,能夠早日獨立于世。
兒子的現狀,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愛玩手機,對學業不是很上心,不主動與老人溝通,家里老人望孫成龍,也是諸多擔憂。
但我的觀點是,要承認兒子只是個普通人,降低對他的期望值。人生的路終歸要他自己去走,他現在不吃學習的苦,以后走上社會就得自己在工作中去查漏補缺,這是他自己的業力所致。
但值得慶幸的一點是他選擇了護理專業,至少這是一門技術活。只要他走正道,謀得一份工作,像大多數人一樣娶妻生子,過上自己的小日子,從某種意義上也就完成了某種生而為人的使命。蕓蕓眾生,不過爾爾。
老公本來是爸爸欽點的女婿,沒想到這個女婿有點不靠譜,先行一步,接下來也指望不上了。當然,這是個意外,未來事誰都無法先知。老公走時對岳父母也是諸多愧疚,但爸媽都是開明之人,對他視如已出,買車買房生前種種要求一一滿足,大家都遺憾地接受了這個現實。
我清醒地意識到,爸媽對女婿的種種期待需要我來做為接力棒傳承下去。兒子也對老舅說:“家里有三個老人,媽媽一個人忙不過來,我要回家找工作幫媽媽。”是的,我并不是孤軍奮戰,兒子還是強有力的后備軍。
家婆是個苦命的女人,50多歲家公就撒手人寰,留下她一個人在家里獨守空房。小兒子一家常年在外,只有在揭陽工作的我們周末經常去看她,給了她莫大的慰籍。
她以她的大兒子為榮,是她的心肝寶貝。不曾想她的心肝寶貝也同樣先她一步離她而去,起初她無論如何是無法接受的。但痛定思痛,只能無奈地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
我能做的,就是盡自己的本分去關心她。幫她買高血壓藥,買一些換季衣服,拿一些錢給她花,有空去看她。
寫下這么多,突然發覺自己就活在一種關系里:為人母為人女兒為人媳婦,而這種種的角色也組成了現在的我。人生如戲,全靠演技,這話也沒問題,關鍵是是否用心。
如何處理好上述種種關系,是需要時間、精力、財力和智慧的。我也不必過分焦慮,盡力而為就好。前提是要把自己活好,活明白了,才有能力去顧及這種種關系。
人活于世,更多的是一種使命感吧!這也是你價值的體現。雖然有時你離群索居,困在山里;但適當的獨處是為了儲蓄能量,讓自己更好的地去過好當下。
人生是一個不斷得到又不斷失去的過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坦然對待得失,也是人生的一門必修課。
無論何時,都要保有對生命的熱愛,在激情澎湃中過一種得失隨緣的平淡生活。擲地有聲,這是一種最基本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