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思想,壞思想
1.如果說人在十三歲時,無法區(qū)分理想與幻想。三十歲時,略有經歷,卻仍不被世事與社會評價體系束縛,去尋找自己安心立命之道,是為中年必須解決的問題。多數男生一輩子,連發(fā)現危機的機會都沒有,是為對生命的敏感度不夠。大陸勵志書多是連中年危機都沒發(fā)現的人濫竽充數之作。(女生則容易受敏感所累深陷家庭糾紛與苦難)
2.你習以為常地接受周邊推送來的一切觀念。甚至有一天,你用來思考的idea也來自周邊的推送;你的質疑是來自社會默認的質疑。每一天,你只是工作,工作,工作,你漸漸忘記了:什么是好思想?什么是壞思想?(溫水煮青蛙)
3.好思想與壞思想的第一個區(qū)別:有沒有證據。(尋找證據的意識與技巧,需要思維訓練,大部分人心智程序缺少一環(huán),所以很多人成為各種偽知識所擺弄的實驗小白鼠)
4.在證據層級,好思想比壞思想多了鮮活證據。好思想之于壞思想的第二個區(qū)別:思維的抽象層級。
5.但智者與專家又不一樣!所謂思維的抽象層級,就是這位智者能夠跳出多少個狹小子類的「限制與精致」。根據我閱讀智者傳記的整理,人類能夠達到的跨學科極限,也類似于工作記憶廣度極限,以4個學科為常見,9個學科是人類智者的巔峰。(改變世界的喬布斯,因為不相信現代醫(yī)學,拒絕治療。)
6.對于年輕創(chuàng)造者來說,一個常見的誤區(qū)是:關注大量微信公眾號、關注大量產品動態(tài);閱讀大量論文。如果你與人交流,常有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之感。很可能過去十年,你讀的好書沒超過100本。寫讀書筆記,百千萬,區(qū)分開不同類型的人。但是,好品味在于「平衡」:價值、信息與信任三者的平衡 而非單向輸入。(三點最易犯的錯誤:不經思考的輸入;一味擴展人脈;沒有反思的輸出。)
7.成為一名好品味的人最簡單的方法也許是:多讀書多輸出多與時間源頭的創(chuàng)造者建立信任關系。
8.好思想,好在鮮活證據;好思想,好在思維的抽象級別高;好思想,好在品味。
高階算命數
9.人類總是下意識地以為,可以像占有空間一樣占有時間!。
10.什么是自我分化?它是心理學家鮑文提出來的一個概念。在他看來,未分化程度越高的人,越傾向于犧牲自我,努力取悅他人,最終還可能欺騙自己,覺得這一切都是真的;而高分化程度的人,則擁有較強大的自我,有清晰的價值觀與明確的信念。
11.如同人的生命,有些隱喻在死去,有些隱喻誕生了。陳詞濫調是死去的隱喻,活的隱喻也在源源不斷地誕生。一個有趣的人最擅長的就是制造某種新的隱喻。比如,人們普遍采取「時間就是金錢」的隱喻度過一生,因此,你的一生始終在節(jié)省時間、花費時間,浪費時間,然而,王爾德的一生卻是反其道而行之:
時間是金錢的一種浪費。
在王維那里,時間則消失成空: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12.生命的某個階段改變自己思維方式的人都是貴人,他們幫助自己升級自我認知,當然也階段性的形成新的認知遮蔽。貴人幫助自己離功利遠,離愛和智慧更近。
13.如果你在職業(yè)生涯早期,事事懷疑,人人懷疑,這個習慣幾乎會伴隨你一生。生需要冒險。就像王爾德所言:生活的第一要務是盡可能人為地為人;至于第二要務是什么,還沒有人發(fā)現呢。你常常常常邁出既定的生活模式,去認識一些有趣的人與有趣的事情。掌握這個冒險的尺度,就是有技巧的信任。你需要對一兩位導師,采取無條件信任;對多數人,對事不對人。
14.常常喜歡將自己的行為模式輕易歸因于:性格。比如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喜歡社交、內向的人。請記住:不要輕易假設別人跟你不一樣。比如,他就是比我聰明與外向,我怎么學得會;他跟我不是一樣的人,我怎么可能做得到。用人格差異來逃避學習與成長,是殺傷力非常強的理由。一旦養(yǎng)成此類歸因習慣,基本會將該模式復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容易腦殘一生。
15.職業(yè)生涯早期發(fā)展,挑選一位好導師,耐心當做學徒。不要批判性地接受導師,而是全身心投入,讓導師感受到你自己的熱情、專注。與其選擇批判,不如選擇偏見。正如安先生所言:
偏見是自己有平衡方法的,人必須有深度,其次才談有沒有偏見,一個沒有偏見又沒有深度的人是沒有意義的人,一個有偏見但是有深度的人是有價值的人,首先要做到有深度然后再沒有偏見。具體到每個人命運,才能帶來質變而非緩慢地量變。
16.貴人不僅來自身邊的師友,更來自弱聯系。
17.人們?yōu)槭裁绰殬I(yè)生涯轉型失敗,正是因為人們常常找身邊的人請教。
窮小子如何改變命運
18.雄心壯志,成就大業(yè)的人,冷酷地挑選別人,比如隊友與伴侶;多數人則試圖改變別人。前者對自己生命更負責。一旦你假設要「改變」小伙伴或伴侶,往往會失敗。但無數人還是會去撞這個南墻。因為小概率會成功。這些小概率事件會放大人們自信,產生「過度自信偏差」,以為改變別人很容易。
19.成為英才,這既關乎個人的天賦與家庭背景,更關乎個人自我定位。最優(yōu)秀的人才始終是一層一層躍遷,從一個 level 的標準七八九 跳到更高 level 的標準七八九,最終借助于時間復利效應,慢慢地超越了當初跟他處在類似水準的朋友。
20.這種躍遷,需要付出長時間且漫長努力,最終成功率并不大。你可以看看自己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同學。其實一層一層在淘汰。這個現象有合理的地方;也有非常多不合理的地方。我們今天先捍衛(wèi)其合理的一面。
21.在多數人心目中,更向往成為「有趣」的人,從而用來為自己的「無能」、「不夠優(yōu)秀」辯解。按照我的文章《有趣男女》的觀點,有趣人生有兩個條件:能力;敏感。在成為有趣的人的路上,人們常常出現兩個誤區(qū):
?? ? 第一個誤區(qū):敏感無能力的男生會誤將對世界的洞察當作能力,以為身邊的人都應欣賞自己
?? ? 第二個誤區(qū):有能力無敏感的男生會誤將多維的人生,僅僅鎖定為成就一個維度。
第二個誤區(qū)常見,一個人只追求「能力」,這點大家容易發(fā)現;但是第一個誤區(qū),誤將「敏感」當作「能力」,則非常難發(fā)現,它其實危害更大。
英才論
22.成為英才,看心氣、智力與格局。提高心氣,文養(yǎng)氣,詩洗心;提高智力,神經智力+經驗智力+反省智力;提高格局,一個一個有趣的人一件一件有意義的事拓展開。保持心氣,終身學習,不斷提升智力,最終會獲得人生大格局。
23.正是因為人生目標多重、復雜且不確定,因此,成為英才,需要心氣、智力與格局。它們是簡單目標的三個階段:制定、執(zhí)行與完成的升級版。一個粗糙的對應關系是,心氣對應人生目標的制定;智力對應人生目標的執(zhí)行;格局對應人生目標的完成
24.格局有大小,心氣有高低。心氣過高者容易手高眼低。初入職場,最容易眼高手低,典型表現是主次不分。為什么分不清主次? 職場新手容易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容易做成的事、符合自己舒適區(qū)的事當做「主」。一位職場高手完全相反,即使是他不感興趣的事情、非常困難的事情,但因為對團隊很關鍵,因此,他依然會投入心力,全神貫注,獲得好結果。
25.職場新手往往過于關注內部人際和諧,導致在有限心力下,更無法區(qū)分主次,于是幾年后,庸人而已。
26.心氣過低者,則容易敏感、自卑。怎樣讓自己變得沒那么敏感與自卑?最簡單的方法是成年后,讓自己擁有多個社會評價體系。
27.在年輕時,你需要盡量培養(yǎng)自己多個身份。這樣,你在某個身份上獲得的壓力,最終會通過其它身份對沖掉。以我舉例,我同時擁有認知科學專家、作家、公司董事長、藏書者等多個不同身份,這些身份的社會評價體系相對獨立,于是工作壓力得以緩解。
28.然而年輕時,容易把握不好尺度,那么心氣宜高不宜低。窮小子灰姑娘,改命本不易,寧做那眼高手低自信大人,也不做那低眉順眼小人。
29.你怎樣才能大時間周期保持心氣呢?答案是選擇簡單的生活方式。一切皆是時間的函數,生命也不例外,時間最可怕的是復利效應。怎樣找到簡單的生活方式,形成時間的復利效應?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答案是,找到一個好伴侶。
優(yōu)秀的伴侶是你最好的同儕壓力,也是你終生的同儕信任,更是你無法墮落的底線。
30.第二重要的則是導師。形成簡單的生活方式,第一重要的事情是找到一位好配偶;第二重要的事情就是是盡早在時間源頭,以學徒的身份,幫一位大師打雜,然后慢慢地從邊緣到中心。這樣你工作早期,無數困惑,如精力分配與心力資源,通過模仿老師,得以解決。
31.其一,你無需無需加入任何圈子。其二,你可以遠離社交媒體。社交媒體按照時間線排序,使得你每天都被最新出現的信息抓住,但不少時候,高質量信息時間半衰周期更長,所以必須遠離社交媒體其三,你可以簡化對物質與冗余信息的追求;擴大自我創(chuàng)作的產出。
32.(1)? 選擇職業(yè),選偏智力密集型的,選所謂情商密集型的,只會讓你心累;(2)? 人一天時間極度有限,必須一上來就從興趣出發(fā);
(3)? 理想職業(yè)并不存在,從你能利用的微小優(yōu)勢開始,然后最大化。比如寫作,專注維護好一個提供高質量信息的微博或博客,介入社群,你就會找到新工作。
33.這三種聰明人體現出來的三類智力。
?? ? 第一類叫做神經智力。它是以神經系統(tǒng)的有效性和準確性為主要衡量目標,受基因的影響非常大,天生的成分比較高。
?? ? 第二類叫經驗智力,是在不同領域長時間的學習、長時間的經驗積累、長時間形成的技能體系或知識體系支撐的能力。這也是智力,叫經驗智力。請參考我的老文:刻意練習
?? ? 第三類叫做反省智力。反省智力和人類的理性密切相關。請參考我的老文,超越智商
真正的聰明就是這三種智力的組合。這是哈佛認知心理學家 Perkins 提出的可學習智力理論,也被稱為真智力理論。
36.如果說神經智力是人生小船的馬達;那么經驗智力就是水手;而反省智力則是船長。提高反省智力,請記住三個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是是策略。策略是你用腦、干事、思維的方法。你見過在你們班上學習成績很好的同學,但他沒有成就一番非常大的事業(yè)。他們很多人缺的就是稍微高層次一點的策略,缺一套做事、做人的方法。
第二個關鍵詞叫積極態(tài)度。這個詞很好理解,人生是一個長跑,你的人生中有很多挫折,你如果沒有一個積極的態(tài)度,沒有一定的韌性,你是成就不了大事的。以往我們知道這個東西重要,但是并沒有把它劃進智力的范疇。
第三個反省智力的關鍵詞叫自我監(jiān)控和管理。每個人都有一定水平的神經智力和經驗智力,你必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狀態(tài),才能更好地調用這些智力資源。這也是反省智力的一部分。你知道你處于事業(yè)的哪個階段,你知道怎么樣調控時間,安排事情的優(yōu)先級,知道如何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而不是放任情緒。監(jiān)控自己、管理自己,這也是智力。
34.什么是格局?這就是格局——超越了自己的局限,取得了更大的人生戰(zhàn)略自由度。在很多戰(zhàn)略書籍中,格局大,就是你的人生戰(zhàn)略自由度高。在庸才沒感覺的時候,英才聽到內心使命感的召喚,全神貫注,以獅搏兔,超越自我。
35.態(tài)度決定命運、氣度決定格局、底蘊的厚度決定事業(yè)的高度。心氣有高低,格局有大小。那么格局的大,指的是什么?—— 超越了你出身家庭、出身學校、所處階層、所處行業(yè)等等的局限。今天依然拿階層舉例。
36.窮小子灰姑娘就與富二代兩個階層依然無法對話。格局變大就是你開始像城市孩子一樣,能說會道,善于社交了。
37.那么,怎樣提高自己的格局?三個關鍵詞:躍遷;讀寫;直覺。
38.先說躍遷。格局不大,因為始終呆在之前的圈子內。窮小子灰姑娘的格局小是因為起點太低了。如果一輩子難以信任別人,始終與窮親戚、窮爸媽捆綁在一起,怎么可能獲得命運的突變呢?一旦從窮小子變?yōu)轼P凰男,就是遇到了一個好命的可以值得信任的伴侶;而從鳳凰男變?yōu)榇笈#褪沁B續(xù)遇到好幾個相互信任的好師友。.
39.如果說閱讀幫助你與很多「已逝的偉人」交朋友,那么寫作幫助你與很多「不在身邊的人」交朋友。
40.年輕人與父母,其實在展開競爭。為什么原始人15歲就能上山打獵。到了現在,一個32歲的人,還在讀博士?博士教育真的需要嗎?這其實是進化的缺陷。為了避免父輩與年輕一輩,過早地短兵相接,讓年輕一輩搶走父輩的工作機會,所以,進化慢慢會演變出一個這樣的規(guī)律與曲線:
伴隨整個社會智力提升,年輕一代受教育時間日益漫長。
41.社會演化趨勢有其合理性。過早地與父輩社會短兵相接的人,需要資源。否則會被父輩社會亂刀砍死。同輩社會與父輩社會相互競爭、相互搶資源。這種競爭,因為像蜜糖一樣,包裹了愛。所以,更加隱蔽。伴隨同輩群體逐步成長,然后再來與父輩社會競爭。這是社會演化主流,但是風險小、產出也小
42.偷懶,所以人生的初始選擇非常重要。
43.那么,為什么讀書、愛學習能創(chuàng)造好運氣呢? 我想,愛讀書愛寫作愛學習,其實并不能真正地創(chuàng)好運氣,而是改善了你對直覺的朦朧感知能力。一個在柏拉圖洞穴里面的野人,相對其他洞穴野人,更接近光。
44.那個讀書多的人,他/她會朦朧感知到一些更好的東西。因為所有你讀過的你經歷過的都不會消失,都會存儲在你的記憶中的無窮大的那一層。當直覺有了大量的素材,應該往哪個方向走,你會朦朧感知到。如果他/她掌握了正確使用直覺的方法,那么外在表現就是運氣很好。
45.偉大在于復利;人生在于涌現。心氣、智力與格局,祝你從此踏上英才之路。
(金錢的復利每個人都懂得,時間、知識的復利卻經常被我們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