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詭事錄》里,太子和公主間政治斗爭這條暗線。從長安紅茶開始,一直貫穿全局。在人面花這個單元里,這條暗線逐漸變得明朗。
公主借中人面花之毒的假象,鏟除異己,卻成了別人利用的工具。
太子顧及親情,惦念公主安危,留在洛陽,督查人面花的偵破進展。
不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洛陽留守李約設局將公主和太子困在空中樓閣,意圖將大唐最有權勢的兩個繼承人一鍋端。
在這場變故中,公主意外發現盧凌風竟然是自己遺棄多年的親生子。
母親的天性和背負的愧疚讓公主迫不及待地想和盧淩風相認,以彌補她多年母愛的缺位。
但蘇無名的一番話,讓她打消了母子相認的念頭,成為全劇最大的遺憾。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公主放棄和盧凌風相認的呢?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兩個原因:
◆◆◆母子不認是為了公主自己好。
盧凌風的出生是公主為年少輕率所付出的代價。
為了掩蓋公主未婚產子這個污點,為了維護皇室的尊嚴,公主才狠心將年幼的盧凌風拋棄。
現在公主是大唐最有權勢的人,如果母子相認,這將成為公主最大的黑點。時值和太子爭奪權利巔峰的關鍵節點,這個黑點會讓公主失去原有的政治優勢。
天后制朝時期,駱冰王以筆鋒為劍,洋洋灑灑地寫了一篇《討武瞾檄》,文中將天后的黑點批判得體無完膚。公主是想效仿天后臨朝,可是不想步她后塵,留下黑點任他人攻訐。
其次公主也擔心朝堂之中,會有別有用心的人借機興風作浪,使朝堂動蕩,社稷不穩。
最后公主更擔心母子相認后,盧凌風會成為她的軟肋,她的敵人會利用盧凌風來對她形成制肘,讓她在接下來的權力斗爭中,放不開手腳。
時值關鍵時刻,母子相認,公主失去的是江山社稷和復興大唐的畢生理想。母子不認,公主失去的是母子相聚的天倫之樂。
此時此刻,母子不認,對公主來說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母子不認也是為了盧凌風好。
盧淩風是個性強硬的人,重自尊、好面子。中郎將的官職被罷,讓他很長一段時間無法適從。
他一直以范陽盧氏家族為榮,也視光大家族門楣為己任。他是公主的私生子,既入不了皇室宗廟,也得不到文武百官的青睞。
一旦母子相認,他是私生子的丑聞就昭然若揭,這個新的身份將會是他一輩子的恥辱,這讓他心理上無法接受,身份上也不會認同。以他的個性,難免會做出過激的傻事。
母子不認也是為了保護他。太子和公主的政治斗爭開始的時候,只是暗潮洶涌,眾人只能從草蛇灰線中略窺一二。
到了此時,斗爭已經開始明火執杖 ,兩人都在為登上權利巔峰摩拳擦掌,未雨綢繆。
盧凌風既是太子的親信,又是公主的兒子。這讓他在兩派的斗爭中如何自處?母子相認會把他逼上不忠不孝的懸崖。
同時盧凌風也會成為兩派攻擊的對象,母子相認后,各種明槍暗箭會接踵而來,很難保證盧凌風不會成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
畢竟血濃于水這個事實誰也無法改變,認不認只是一個形式而已。公主在背后默默關注他,保護他,支持他,讓他憑自己的能力建功立業,比讓他抱著公主的大腿上位,更能讓心高氣傲的盧凌風接受。
所以此時此刻,母子不認對盧凌風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
母子相認既然對雙方都沒有好處,還不如把這份情感封印在心里,愛一個人是為了讓他過得更好,而不是把他推向崩潰的深淵。只要心里有愛,無所謂是否長廂廝守,有時候離別也是一種成全。遺憾是為了讓雙方迎接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