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著名書法家及其代表作

自秦朝開始,中國書法家不斷涌現(xiàn),名家、大家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不朽作品如璀璨明珠,成為中國書法寶庫中的珍貴遺產(chǎn)。

1、秦朝李斯

李斯(?——公元前208年)楚國上蔡人,為秦始皇丞相,提出了統(tǒng)一全國文字,一律改為小篆。小篆是經(jīng)李斯從大篆改造后所創(chuàng)新的字體。

李斯寫的小篆,古今絕妙。《嶧山刻石》就是他用小篆書寫的代表作。


? ? ? ? ? ? ? ? ? ? ? ? ? ? ? ? ? ? ? ? 嶧山刻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漢朝蔡邕、張芝

蔡邕(公元133——192年)字伯喈,今河南杞縣人,博學多才,官至左中郎將。篆書隸書皆好,是東漢末年名氣最重的書法家,最著名的隸書代表作《熹平石經(jīng)》、《鴻都石經(jīng)》,他還創(chuàng)造了“飛白”字,這種強調(diào)飛白枯筆之美的書法,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十分流行。

鴻都石經(jīng)

張芝(?——約193年)字伯英,甘肅敦煌酒泉人,學書非常刻苦,“臨池學書,池水盡黑”,尤擅草書,“今草書”的創(chuàng)造者,是漢末最著名的草書大家。被稱為“草圣”,代表作《冠軍帖》。

冠軍帖

3、魏晉南北朝鐘繇、王羲之、王獻之

鐘繇(公元151年——230年)字元常,今河南長葛縣人,魏明帝時進太傅,封定陵侯,人稱“鐘太傅”。最擅長的是楷書,代表作有《宣示表》、《薦季直表》,流傳后世,影響極大,被后人尊為楷書之祖。

宣示表

王羲之(公元303年——361年)字逸少,今山東臨沂人,出身名門望族,官至右軍將軍,會稽(今紹興)內(nèi)史,被稱為王右軍。

王羲之自幼由父親傳授書法,并受其伯父王導(東晉丞相)和叔父王廙的教導和影響。早期隨衛(wèi)夫人學書法,衛(wèi)夫人是他的啟蒙老師。后來他又向鐘繇學楷書,向張芝學草書,向蔡邕等許多書家學習各種書體,博采眾長。他在繼承鐘繇的基礎上完善了楷書法則,規(guī)范了行書寫法,為后世樹立了行書書寫典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的精品名作? 很多,楷書有《黃庭經(jīng)》、《樂毅論》等,行書有《蘭亭序》、《喪亂帖》、《快雪時晴帖》等,草書有《十七帖》等。但真跡已蕩然無存,流傳下來的都是唐人摹本。? ? ? ? ? ? ? ? ? ? ? ? ?

《蘭亭序》為王羲之的代表作,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節(jié),時任會稽內(nèi)史的王羲之與謝安等42名文人墨客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舉行了雅集“修稧”,飲酒賦詩,王羲之為詩集寫序,即《蘭亭集序》。? ? ? ? ? ? ? ? ? ? ? ? ? ? ? ? ? ?

唐以后,學書者幾乎無人不臨,被后人公認為“天下第一行書”。唐太宗李世民最愛他的書法,稱贊他的作品為“盡善盡美”。? ? ? ? ? ? ? ? ? ? ? ? ? ? ? ? ? ? ? ?

《蘭亭集序》真跡被李世民收藏并作了他的陪葬品。現(xiàn)在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蘭亭集序》是唐朝大臣虞世南、褚遂良的臨本,及唐代書法家馮承素采用“雙鉤填廓法”的摹本,稱神龍本。

蘭亭集序神龍本

王獻之(公元344——386年)字子敬,瑯琊臨沂人,王羲之第七個兒子,官至中書令,人稱王大令。

他從小向父親學習書法,后又向張芝學習草書。他善于變通古法,善于創(chuàng)新,在行書中夾雜楷書和草書,并創(chuàng)造了“一筆書”草書,史稱小王,與父親并稱“二王”,以行書和草書聞名于世。

楷書代表作《洛神賦十三行》,草書代表作《中秋帖》,行草書《鴨頭丸帖》等。

中秋帖

4、隋朝智永

智永(生卒年不詳)今紹興人,王羲之第七世孫,早年出家永興寺,世稱“永禪師”,書承王氏,師宗“二王”。他的代表作《真草千字文》,對后世影響較大。

真草千字文

5、唐朝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孫過庭、張旭、顏真卿、懷素、柳公權

歐陽詢(公元557——641年)字信本,今湖南長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世稱“歐陽率更”,他是唐初“八體”即大篆、小篆、隸、真、行、草、飛白、章草皆能的書法家。他初學王羲之,后逐漸變體,為后人稱頌的是楷書,代表作有《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碑》等。

九成宮醴泉銘

虞世南(公元558年——638年)字伯施,今浙江余姚人。官至秘書監(jiān),封永興縣子,世稱“虞永興”、“虞秘監(jiān)”。他與歐陽詢齊名,同在李世民王朝為官,他的書法師承智永,得“二王”法度,李世民非常賞識虞世南,并通過他學習王羲之書法。楷書代表作《孔子廟堂碑》。

孔子廟堂碑

褚遂良(公元596年——658年)字登善,今浙江杭州人。封河南郡公,世稱“褚河南”,官至中書令,受到唐太宗的重用。他的書法受歐陽詢影響,后師虞世南,楷書代表作《雁塔圣教序》。

雁塔圣教序

孫過庭(公元648年——703年)字虔禮,今河南開封人,孫過庭一生坎坷,善寫草書,宗尚“二王”,代表作《書譜》,系用草書寫就,是一部書文具佳的書論著作,對后人影響極大。


書譜

張旭(公元675年——759年)字伯高,今江蘇蘇州人。官至左率府長史,人稱“張長史”,又因性情怪異嗜酒,行為癲狂,世稱“張顛”,他善詩文,精于狂草,與張芝、懷素齊名,代表作《古詩四首》等。

古詩四首

顏真卿(公元709年——785年)字清臣,今陜西臨潼人,祖籍山東臨沂,官至禮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世稱“顏魯公”。

他為人厚道誠實,個性剛直,忠烈正義。安祿山叛亂,他與兄聯(lián)合平叛,其兄和侄子顏季明被安祿山殺害,他得知后悲憤交加,寫下了千古名篇《祭侄季明文稿》,被世人稱為天下第二行書。? ? ? ? ? ? ? ? ? ? ? ? ? ? ? ? ? ? ? ? ? ?

顏真卿出身儒雅世家,幼承顏氏書學,初學蔡邕、褚遂良,后師從張旭,上追“二王”。楷書代表作為《多寶塔感應碑》,《勤禮碑》,行書代表作《祭侄季明文稿》,《爭座位帖》等。? ? ? ? ? ? ?



? ? ? ? ? ? ? 《祭侄季明文稿》

懷素(公元737年——?)字藏真,今湖南長沙人,自幼出家,誦經(jīng)坐禪之余,尤好書法,因家貧常用芭蕉葉當紙寫字,非常刻苦。初學歐陽詢,后學張旭,遠追“二王”。懷素以草書著名,與張旭并稱“顛張狂素”。他的狂草對后來的草書影響深遠。草書代表作《自敘帖》

自敘帖

柳公權(公元778年——862年)字誠懸,今陜西耀縣人,官至工部尚書,太子少師,世稱“柳少師”。初學顏體,遠追“鐘王”。他以楷書著名,與顏真卿并稱“顏柳”,代表作《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

6、五代楊凝式

楊凝式(公元873年——954年)字景度,號虛白,今陜西華陰縣人,官至太子少師,世稱“楊少師”。因避禍裝瘋,又稱“楊瘋子”。他的書法初學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后學“二王”。他的傳世代表作是行楷《韭花帖》。

韭花帖

7、宋朝蔡襄、蘇軾、黃庭堅、米芾

蔡襄(公元1012年——1067年)字君謨,今福建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學士,他始學顏真卿、歐陽詢、虞世南,后學“二王”,深得晉代書家之法。主要成就是行書、楷書。行書傳世墨跡有《自書詩帖》、《大研帖》,與蘇軾、米芾、黃庭堅并稱為“宋四家”。

大研帖

蘇軾(公元1036——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今四川眉山縣人,官至禮部尚書。他的詩詞、文章、書畫俱佳,是中國歷史上最杰出的的文學藝術家之一。

他的書法早年學“二王”,中年以后學顏真卿、楊凝式,還廣學晉唐其他書家,是“尚意”書法的倡導者,他的代表作《黃州寒食帖》,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

黃州寒食帖

黃庭堅(公元1045年——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后人稱他為“黃山谷”,江西修水人。蘇軾的學生,官至秘書丞兼國史編修官。

他善詩文、書法,書法擅長行書、草書。行書筆畫如長槍大戟,草書用筆生獷、拗折,剛柔相濟。傳世墨跡有《松風閣詩》、《黃州寒食詩跋》等。

松風閣帖

米芾(公元1051年——1107年)字元章,祖籍山西,遷居襄陽,世稱“米襄陽”,官至禮部員外郎,又稱“米南宮”,為人狂放怪異,遇石稱兄,故人稱“米顛”。

學書法他自稱“集古字”,遍學唐楷,以顏、柳、歐為主,行草書多學“二王”,受王獻之影響較多,他的書法超邁入神,變化多端,自成風韻,主要成就為行書,傳世代表作有《苕溪詩帖》、《蜀素帖》等。

蜀素帖

8、元朝趙孟頫

趙孟頫(公元1254年——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今浙江湖州人。元時拜翰林學士承旨,官至一品。他能詩善畫,精通音律,篆、隸、真、行、草兼善,是自唐以后的集書法之大成者。

書法以小楷及行草書為長,受二王影響較深,大楷亦很出眾,與唐賢并稱為“歐顏柳趙”四大家,小楷代表作有《道德經(jīng)卷》,大楷代表作有《膽巴碑》,行草代表作《國賓山長帖卷》等。

膽巴碑

9、明朝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

祝允明(公元1460年——1526年)字希哲,自號枝山。蘇州人,小楷學鐘繇、王羲之,行書學“二王”及“蔡蘇米黃趙”,草書學張旭、懷素,草書代表作《前赤塑賦卷》、《草書卷》等。

前赤璧賦

文徵明(公元1470——1559年)號衡山居士,江蘇蘇州人。一生與詩文書畫為伴,山水、人物、花鳥畫無不精通,書法諸體均善。

小楷初學歐陽詢,晚年上追“鐘王”,行草初學“蘇、黃、米、趙”,中年后學王羲之。小楷和行草書成就最高,傳世書法作品小楷《前赤壁賦》,行草書《西苑詩卷》、《滕王閣序》等。

榺王閣序

董其昌(公元1555年——1636年)字玄宰,號思翁,今上海松江人,官至禮部尚書,太子太保,是明代最杰出的書法家,山水畫家和鑒賞家。

書法先后學顏真卿、虞世南、鐘繇、王羲之,追求晉朝書風。代表作品有行草書《五言詩軸》、《唐柳宗元詩》、《岳陽樓記》等。

岳陽樓記

10、清朝王鐸、傅山、鄭燮

王鐸(公元1592年——1652年)字覺斯,號嵩樵,河南孟津人,官至禮部尚書,太子太保。自幼學書,尤對“二王”流派情有獨鐘,米芾的書法對其影響較深。以行書、草書最為世人矚目,他的巨幅草書立軸和長卷代表作有《五言古詩軸》、《思臺州詩軸》、《杜甫律詩卷》等。

草書軸

傅山(公元1607年——1684年)字青主,號傅道人,為清初最為著名的學者之一,小楷主學鐘繇、“二王”,行書學顏真卿,他的書法主要成就是行草書,代表作有《草書軸》、《七言絕句詩》等。

草書軸

鄭燮(公元1693年——1765年)字克柔,號板橋,世稱“鄭板橋”,江蘇興化人,官至縣令七品。他以詩書畫“三絕”著稱,為揚州八怪之一。碑學書法功力很深,獨創(chuàng)的自稱“六分半書”,是摻雜了“真草隸篆”而形成的新書體。傳世書法《劍南詩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401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11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263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43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23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74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68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95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605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1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20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2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61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58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30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90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