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今年利潤超過兩千億。回想起2008年的時候,我們和京東合作,當時京東會用780元買入顯示器,再用765元的低價格賣出。自己賠本15塊,而這個差價相當于3c產品總代的利潤。于是就有很多總代跑去給京東供貨,再從京東買回來。當時我們笑言,趁著京東沒黃之前趕緊占便宜,這么傻的公司估計活不了幾年。
當年數碼產品的低利潤是行業規,別看價格幾千,利潤只有十幾塊。而且價格浮動非常大,更新還代很快。每一個做數碼產品的代理商都有強大的運營能力,能夠用賣白菜一樣的利潤生存下去。
2008年我們還在開心網上搶車位,作為外企的標配還是msn而不是土土的qq,當時是門戶網站的天下。當時做媒介最煩的客戶是淘寶,因為一天換八遍素材,搞到崩潰。
回到今天,開心、人人、msn都成了歷史。門戶的日子越來越艱難,而京東和淘寶占據了互聯網電商的江山。
在家裝行業,20年前的那批人,現在依舊活躍。而互聯網行業每天都有新企業被捧若明珠,每天也有企業摔入谷底。
回到京東,那些在京東刷價差的總代們幫助京東迅速擴大了規模,提升了京東對廠家的談判籌碼,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練就了京東低利潤運營的內功。這件事既是京東自己逼自己的,也是同行業廝殺的過程,只為了能活下去。要知道,賠錢還能賠這么久不死,需要的不僅僅的運氣。
劉強東在戰略上是成功的,這個成功源于他的初心,提供更好的服務,提供更低的價格。
今天在看《創京東》里有一句話讓我無法忘記,就是劉強東說要把利潤磨的像刀鋒一樣薄,只有這樣才能把進入門檻提高,構筑自己的強大競爭力。
京東是如何能把利潤做到刀鋒一樣薄?
1.不貪心。想要的越多,付出越多,成本自然越高。在房地產大熱的時候沒有跑偏,而是堅定的做零售行業,在別人有暴利可圖的時候,自己能做到不貪心,不隨眾。只有領導人能做到不貪心,他的團隊才能不貪心。只有領導人做到消費者導向思維,員工才能做到。
2.小步快跑,高效率
我記得2008年京東的頁面還是很丑的,和當時的淘寶,甚至我做們的商城在界面設計上都不是一個水平。但正是這種小步先走的做法,讓京東整體運作速度非常快。另一方面是決策快,容忍試錯是快決策的必備前提。但是為了不犯錯而不敢前行,那恐怕還不如快速試錯學習。
這點就像搶工長這個事業正在做的事一樣,別人想在一個裝修消費者身上薅羊毛,而且是越多越好,而我們更希望少賺錢,只有消費者省錢了,你才有更大的競爭力。這點是我們的初心,不論何時,都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