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講一個高一女生的故事,當然,聰明如你肯定第一時間會反應出來,那個女生就是我女兒。好吧,我們就從昨天晚上開始談起吧。
昨天晚上我走進了女兒的書房,女兒嬌嗔地對我說,爸爸,幫我揉點紅花油吧。這個要求是任何一個老爸都無法拒絕的,我更是屁顛屁顛。她在參加學校藝術節的時候腳崴了,還輕傷不下火線忍痛跳了4場舞,腳脖子開始呈現青腫。
我一遍一遍倒上紅花油,快速搓揉,希望借熱力能讓紅花油快速滲透起效。女兒不說話,我也專注于上藥,房間彌漫著紅花油的味道。
“爸,你知道為什么這個周末我回來的時候不開心嗎?”女兒說
我心里一動,知道孩子的大門開始向我敞開了
故事是這樣的
女兒初中女同學小a情竇開得早,交了一個男朋友小b正好是她高中的同班同學,a、b兩人在群里各種花式秀恩愛,引發眾怒。女兒也是不齒,就敬而遠之,但男生小b卻對她口出不遜。
女兒很激動,說男生小b太沒有素質,罵了很難聽的話。
我不動聲色地問她,你怎么回應的?
女兒說,我就是告訴他你們的事情我沒有興趣摻合,我已經刪了你倆,也請你們少來煩我。
我說回復得很好啊,義正詞嚴的!那你覺得對你是一個干擾嗎?
女兒說,不會,我平時都是無視的,今天和爸爸你說出來好多了。記得以前初中的時候有很多事想不開,現在回頭想想算什么啊?甚至很多事情都想不起來了。
這時媽媽也進來了,看到女兒如釋重負的樣子,我趁熱打鐵問道:在初中的時候,我和你媽就覺得小a有問題,建議你少來往,你當時還很抗拒,現在知道了吧?其實根源就在你這個女同學啊!
女兒重重點了點頭:是的,交友不慎啊!
當晚的書房笑語嫣嫣,女兒敞開了心扉,訴說自己的快樂與糾結,很認真的在聽爸爸和媽媽的分析點評。
女兒說,說出來心里好多了,好像一下子什么事情都沒有了。
作為一個女兒的父親,我卻因此想到了許多。
女孩子天性就是敏感,女孩子們在一起就是敏感翻番,女孩子加上男孩子就是一敏感的風暴帶。但是孩子終究要長大,終究要經歷風雨。
就像我在開學前對女兒說的一樣:讓你住校是爸媽經過慎重思考后的決定,你沒有了庇護呵護與包容,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無任你喜歡與否你都要去面對去接觸。當然這可能會很痛苦,但你會成長,你要做好這個準備。
現在,女兒所經歷的正是我們預料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怎么做父母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頭一遭,是摸著石頭過河,我想把我摸到的幾塊石頭和同年齡段的父母分析一下,它們分別是聽、說、做、放。
聽,是傾聽孩子的心聲。
古話說,再大的年齡在父母眼里還是孩子。我們往往會忽視孩子的成長,總是一廂情愿的當寶寶對待,認為小屁孩能有什么心事啊!殊不知,這一代互聯網的原住民,接受的信息是我們當年的多少倍了,海量的信息直接催化了他們心智的發展,所以他們是有著少年身軀的小大人。
我們做父母的就要靜下心來,找個機會,多和孩子深入的聊聊,認真傾聽他們成長過程中的喜怒哀樂,不管多幼稚都要聽下去不管多震驚也要聽下去,聽,是大開孩子世界大門的鑰匙!
說,是鼓勵孩子多說。
孩子的世界畢竟是孩子,家長切忌不能大驚小怪,更不能小題大做,然后越俎代庖一手包辦解決。可能往往孩子也就是一時心里憋悶,說出來就好了,傾訴就是最好的宣泄和釋放,為什么叫傾訴呢,就是傾盆大雨的傾,意思就是全部、大量。關鍵就在于家長我們能否讓孩子對我們吐苦水,休戚與共。
做,是我們為孩子做了什么。
要想實現與孩子之間無障礙的交流,要想讓一個青春期的孩子還能對父母毫無保留,就要先問問自己做了什么,做對了什么。
以我為例,女兒之所以和我傾訴,我覺得和自己日常的潛移默化是分不開的。只要有機會和女兒在一起,我總是故作不經意的講幾個故事,用故事來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為了和孩子有共鳴,刻意讓自己了解韓國的幾個當紅組合,并且和她一起觀看時高談闊論,雖然漏洞百出但是孩子是知道你的心意的。
其實最重要的是夫妻感情的和睦,有句話說得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爸爸愛媽媽。當女兒看到爸爸經常牽著媽媽的手的時候,她本能的就知道,這個幸福的家庭是她永遠的依靠和港灣,所以她毫無保留。
放,是讓孩子獨自面對,加速成長。
我喜歡看動物世界,馬、羊、鹿、象等動物的幼仔生下來就會踉踉蹌蹌的跑路,無論摔多少跟頭,媽媽是絕對不會扶一把的,否則在天敵追逐的時候還是會命傷敵口。
當下世界,誰能說不是叢林法則?不是弱肉強食?她終究要學會自己長大,自己面對,自己解決,哪怕在黑暗中獨自哭泣,天明時我相信又回意氣風發的!
生娃易,養娃不易,養女娃更是不易,與所有女孩子的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