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過多少年的中級會計考試,我也記不清楚了,自從滿足4年年限,就踏上報名交錢循環,一次沒有看過書,也一次沒去參加過考試,甚至連續2年都忘記打印準考證了。2017年10月底,忽然看到好多人通過了,在身邊一個朋友的一句“今年一起考吧”下,就把通過考試列進2018年全年規劃了。
【學習順序及各科概況】中級會計實務→財管→經濟法
實務是根本,實務不會的話,其他也沒有什么意義。考試要趁早,我也大概是由2017年11月或者12月考試學習實務(具體時間想不起來了)。學習的是中華高志謙老師的課(2017年老課件),以前我喜歡聽權威老師的課件,例如郭老師,張老師。但是發現學習效率和興趣度一直上不去,聽到有人介紹高老師,一下子就愛上了,風趣幽默接地氣,例子生動,很多知識點不是為了應試,而是代入現實例子,學以致用。我總結這次良好的開端也是一次都通過重要的原因,如果上來興趣寥寥,課件學來寡然無味,恐怕用不了1個月就棄了。但是合并報表那里出現了問題,我發現聽不懂。我又去征求其他學友關于這章的建議,開始聽張敬副老師的合并報表,頓時清晰明了,甚至覺得聽完了,應試方面(只針對中級)的題目大同小異。有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這次我也沒有按照書本順序來學習,而是按照二個原則來編排順序,第一原則是按模塊,例如資產,負債,具體業務,報表等;第二原則,重點優先,而不是上來選難點。大家研讀過考試大綱就會發現,不是所有重點都是難點,也不是一張卷子只考長投和合并報表的。雖然很多例子說,先難后易,趁著熱情滿滿攻克難題,但也是把雙刃劍,很可能剛開始的長投業務轉換就把那可憐的激情擊退。我的具體章節學習順序如下:
第四章 投資性房地產
第三章 固定資產
第六章 無形資產
第九章 金融資產
第八章 資產減值
第十一章 負債及借款費用
第十三章 或有負債
第十四章 收入(20180519復習時候,錯的+遺忘的很多)
第十五章 政府補助(變化很大,重新學習)
第七章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第十章 股份支付
第二十一章 事業單位會計(錯的很多,根本分不清楚)
第十二章 債務重組
第十七章 外幣折算
第二十二章 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
第五章 長期股權投資
第十六章 所得稅(綜合題錯的很多)
第十八章 會計政策 會計估計變更 前期差錯
第十九章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第二十章 財務報表
細心的你一定發現,有粗細區分對不?這就是我學習復習的順序。按照順序學習結束一遍,繼續按順序復習知識點,做練習題,記錄嚴重沒有掌握的章節。以及掌握的章節,可以少投入些經歷,而忘得多,錯的多的,那肯定是第三遍復習的重點。(具體學習,復習方法,見后)。備注:學習的時候是2017年版本,復習時候,按照2018年教材增減變動復習即可,沒有必要非等到新課出來再開始學習,那樣時間真的很緊迫。
財管,學過之后發現大原則上即使不會實務,不會經濟法,都不影響該科目的學習。也能作為科目開端來學習,在我多年之前嘗試看過一點企業年金發現絲毫聽不懂的,就為其訂上【超級難】的標簽后,一直聽到這幾個字是畏懼的。但今年踏實學過一遍,發現這個科目是最簡單的。計算題和綜合題,只要你學過,有思路,你就整道題幾乎不會錯,能拿到全部分數。但是,如果你思路,想著臨場發揮,在考場搞創作,那還是打消這個念頭吧,沒有基礎,沒有思路,哪怕1分也很難得到的。我學習的是閆華紅老師的課程,因為我對該科目一直有抵觸心里,老師的課在我眼里高深莫測,很多人推薦的達江老師,我真的努力聽了好幾講,聽不懂,沒有興趣。于是我又試聽了東奧、中華,大部分財管老師的課件(我印象是聽了4個人),聽得是同一知識點(普通年金、遞延年金、即付年金),然后這樣你就能明確形成對比,誰是適合你的,最終適合我的老師是閆老師,在我眼中,精簡明確,清晰思路。選擇適合你的,才是關鍵。我的復習順序如下:
第五章籌資管理(下)
第六章投資管理(多選需要復習)
第七章營運資金管理(遺忘了很多,需要重新復習)
第八章成本管理
第九章收入與分配管理(關于股利分配多選錯題很多)
其他按照書本順序
經濟法,我考試的可以說相當晚。6月想開始,但是發現過去學過的2科,大幅度遺忘,做題出現“知道學過,但是又好模糊”現象。擔心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就返回去大幅度復習,就拖延了進度,7月時候,還是打算沖一沖,采用投機取巧的學習方法(沒聽課,只學習了串講班)。我的復習順序如下:
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
第四章金融法律制度;
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
第六章增值稅法律制度;
第七章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其他按照書本順序
【三科通用版本學習+復習方法】
因為開始準備學習的時間點很早,也就大約是去年這會,所以時間不緊迫,約每天看1-2節課件,當天狀態好,自然你愿意多看一些,如果實在看不下午,我也有不看的時候,硬逼著沒有效,但是我還是在這時選擇復習一下過去學的,哪怕做幾道以前學過章節的題目,可能就是這幾道題,心又靜了,也看得下去課件了。我是按照科目學習的,一科不完,不學下一科。一來是保證學習的完整性,建立整本書體系和勾結關系。二來真的最后時間不夠,這種復習方式也有利于作出取舍,棄卒保車。
學習完一章節。別猶豫,轉天隨便找個A4紙,畫一畫思維導圖。回憶一下這章節都說什么了,實務這方面最簡單,基本上都是遵照,XX是什么,用來干什么。它如何確認,計量,轉換,處置。比照這個,回憶一下,他們都是怎么進行賬務處理的。用的科目是什么。這樣基本上這一章節,你就過關了。后期復習時候,我總結了一份長投轉換7種大全,合并報表分錄大全,合并業務大全。越臨近考試,越拿來抄抄,加深一下記憶。財管呢,相對分散點,但是他們的特點是,理論+公式。你想關注企業的什么問題,那么這個問題的意義,分類啊,畫畫圖,排排點。最后就是公式了,你關注的內容如何算出來,如何對比呢。不要背公式,不要背公式,聽完老師的思路,你理解這個事關于什么,涉及什么內容,公式自己就推導出來了。事后做題的時候,哪怕你真的忘了公式,或者忘記其中某個細節,你冷靜思考一下這個事情本身,也是很容易就想起來公式的。千萬不要打印幾頁公式大全,好吧去背吧。以上隨手的A4紙,寫完了,我就撕了,用的都是二級紙,今年一直秉承“斷舍離”,所以就丟了。我也是往往,電腦屏幕看課件,pad用來看講義,二級紙用來做題目,做完當天也丟掉。原則,能電子化,不紙質。要習慣看電子屏,考試也是電子屏的,如果一直紙質,會很不習慣的。
思維導圖后必須做課件的配套基礎班或者強化班課后練習題。這個環節至關重要,因為你發現,上面2點你自以為做的特別牛X了,老瓷實了,一做題就打回原形了。輸入和輸出實踐真的是兩碼事。新的知識點學過之后,即使感覺良好,其實還沒有掌握到可以轉化應用,只有做題,你才知道知識點會以什么形式出現,才能建立解題的思路。
接下來學習下一章。每天學習新知識時,我都會拿張二級紙,隨手畫畫昨天學的是個什么,這個時間最好不要占太久,否則特別牽扯精力。如果遺忘特別多,那就別進行新的了,趕緊把舊的從頭到尾過一遍吧,學新的已經不重要了,遺忘過去在這事里是可恥的。越學到后期,你發現復習的越多,我是實行滾動復習制度的,越復習,你也發現復習的時間越來越短,甚至到最后,看看題目,大概重要的知識點就有數了。會考什么題型,你都知道的。
第一遍學習完了,代表著,你做過一整套分章節題目,聽過某老師一遍課件了。課聽過了,復習了,題也做了,你以為考試沒問題了?除非明天就考,不然,乖乖進行二輪復習。我的二輪復習工具是輕一。我會按照學習的章節順序,每章復習,把書上的講義都看一遍,然后做輕一的練習題。輕一的練習題,我個人覺得比考試難度大的,你會發現好多過去沒有注意的知識點,在題中用另一種角度考核你,而你,十有八九不會。我的辦法是,不怕錯,不怕不會,做題就是做題,不看答案,都做完了再看對答案,錯題用熒光筆畫圈,書本上折角,看完解析,我還會用在題目邊上寫上錯誤的原因。你大致會發現,錯誤的幾種類型,一種看錯題、看錯數字之類,一類純不會,一類也是最多的,就是給出的某個條件你不會用,導致整題不會。那就在輕一中找到這個知識點,熒光筆畫重點,這才是真正的重點,是你反應不過來的點。
二輪復習完,你的整套輕一,應該已經讓你很有成就感了,充滿厚度,被你折角,還有畫的。。。我會開始偶爾再找重點章節畫畫思維導圖,然后做最后6套題。最后6套題,是真的好難,我普遍做下來也就是處于及格邊緣。沒有信心的時候,我就挑一套真題做,發現好簡單,得分高。然后我就膨脹了,再做一套最后6套題,打壓一下自己。。。(截止到考試前,約每科做了3套最后6套題,東奧的。做了3套歷年真題)。
在考試前,東奧還有中華的微信公眾號都會定期有模擬考試,我約每次都參加了,題目量很少,知識點覆蓋也不全,為什么還要做呢。一是如果得分高,也為自己復習,付出的努力找到一個安慰,更是鼓勵自己努力沒白費的回饋。二是,如果得分低,不理想,你也要知道,自己是不是復習時候,把知識點都復習偏了呢?是不是不要繼續膨脹了,要安心再看看基礎知識了。
臨考試之前,我選擇打開輕一,做錯題。結果不才,很受打擊,過去錯的,還是錯。我就轉天,或者后天,再做。。你會發現,有的題目背下來了;而有的題目還是不會。這次我也總結了,錯題,不要臨近再去復習,而在二輪復習后,就陸續開展,不斷溫習錯誤才可以。
備注:
有沒有發現,我用到的工具,課件,輕一,歷年真題,最后6套題。沒有教材,對,我沒買教材。
經濟法,我是突擊的,沒有按照上述學習,以至于我一度以為經濟法掛科了。我只聽了東奧的串講班,然后看輕一知識點,看不進去時候,我就抄,抄不了幾行,你的身體就告訴你,太累了,還是看吧。。。于是就能看進去一些了。這次的經驗,我知道,沒有捷徑可走,不喜歡考試時候緊張兮兮,坐立不安的感覺,更喜歡從容考試。所以還是要認真聽的,才能理解,死記硬背到了綜合題,根本不會分析的。我采用了應試大法,我可以分析的題目正常做題;吃不準的題目,把自己所知的相關所有法條都盡可能寫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