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譯文
孔子說:“用政策去引導百姓,用法令來約束百姓,這樣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如果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tǒng)一百姓的言行,這樣百姓不僅有恥辱感,而且也就遵守規(guī)矩了。”
學習心得
這是孔子對為政者指出的為政之道。準確地說,這是他給當時君主開出的兩劑“治國”藥方。第一付可以看作是西醫(yī)的速效藥方,因為統(tǒng)治者采用此方,視覺效果明顯,夸張一點說,它是會立桿見影的;第二付可以看作是長效的中醫(yī)藥方,它雖然達不到速效的要求,但它解決的卻是病源問題。存心而論,他希望他的患者——君主采用后一種方子。
孔子主張德治,并將德治與刑治作了鮮明的對比,闡明了德治的優(yōu)越性。其中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是人心的向背。濫施刑罰,雖然暫時得到所謂治理,但人心卻背離。針對貴族統(tǒng)治者濫施刑罰,孔子提出的德治主張,使百姓受益,具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意義。總觀《論語》,孔子并不排斥必要的刑罰,而是主張以德治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