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到了,為了給以后的實習工作做好準備,也想給自己一個新的形象,一個不那么幼稚的像個長不大的小女生的形象,突然想,剪短頭發的自己會是什么樣子呢?
下午有的想法,晚上我就成了一個短發女生。執行力也是咔咔的,這一次居然沒有拖延癥哎!
關于我的頭發長短,其實是一部和母上大人爭執十年的抗爭史,事情要追溯到我幼兒園時期,那個時候,媽媽覺得小孩子梳個小短頭發利索,就給我弄了個小男生那種板寸,我看著幼兒園別的小女孩頭上的小羊角辮,心生羨慕,就說這一次我堅決不要剃頭發,媽媽看我意志堅決,就說:“好吧,那這次就依你。”但是,到了晚上,我回來對媽媽說:“還是給我剪了頭發吧。”原來啊,因為小頭發半長不短的,梳不了很整齊的小辮子,只能扎幾個小揪揪,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紛紛竊竊私笑,他們沒有惡意,只是覺得好玩罷了,可是當時小小的我儼然已經玻璃心十級了,我心里是鋪天蓋地的不好意思和難為情,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奇怪的小孩了,于是,好不容易爭取來的養長頭發的機會就被我這么放棄了,媽媽對我說:“你想好了,這次要是剪了頭發以后都不能留長的。”我童年十大未解之謎之一就是媽媽不讓蓄長發,現在我也是搞不懂母上大人為什么耿耿于懷于我的頭發長短。
然后就是漫長的十年“丑”時光,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一一年,我都是短頭發,很普通的沒有任何造型的短頭發,白白大大的臉在短發下像一個胖饅頭,一笑呲出一口小白牙。可以說是很有畫面感的搞笑了。期間有無數次的這樣的對話:
我:“媽,我現在能養長頭發了吧!我想養長頭發。”
母上大人:“不行,頭發太長壓腦子,你該笨了!”
我:“呃...........”
(這是什么歪理邪說嘛,現在也沒見我聰明到哪里去!!!)
高二,我據理力爭,大有母上大人不讓我養長頭發我就退學之勢,或許是我逐年成長戰斗力增強,或許是母上大人忙著工作戰斗力減弱,反正,這次我贏了,如愿以償的蓄起了長發。
長發得來不易,所以我是異常珍惜的,當然了,母上大人還是時不時的威脅,“你要是不怎么怎么樣,我就趁你睡著了把你頭發剪了。”
在這種形勢下,我一度想,這一生,我都要是長頭發的。從來沒想過我會主動想剪頭發。
先前是不想剪,因為長發沒留夠。后來是不敢剪,怕會不好看。越長大膽子反而越小了,越不敢嘗試了。
可是昨天剪完發現還挺好看,不是小時候那種特別短的頭發丑丑的樣子,是一個挺溫柔的樣子。
原來,勇敢邁出第一步后,其實也沒有想象的那么困難,我云淡風輕的用一個下午換了一個樣子,其實內心還是波濤泛濫了好一會兒,還特意讓室友給我照了一張長發的照片,對她說:“這可能是你今天看到的我最后一面長發的樣子了。”
曾經看過的電影《我家有個動物園》里,我特別喜歡一句臺詞:給自己20秒的勇氣。每次膽怯,猶豫的時候,腦子里會突然出現這句話,真的沒有什么大不了,就給自己20秒的勇氣,把想說的話說出口,想做的事做個開頭,然后就發現,也沒有那么難,剪短發可以給自己20秒的勇氣進了那個門,做別的也一樣。
在圖書館大廳的大鏡子那里,一個穿紅色衣服的女孩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嫣然一笑,她想:這應該是一個嶄新的很美好的十二月!
勇氣是珍貴的失而復得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