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參與「2020高考作文同題征文」比賽,選題為全國Ⅰ卷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此次讀書會甄選的三個人物各有千秋,鮑叔牙慧眼識人、謙遜退讓,因此管夷吾才能被齊桓公于牢獄之中任用。管仲才華橫溢、不愚忠、不狹隘,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一代霸業。其中,我感觸最深的是齊桓公,因為他有著大格局、大境界。
為何春秋爭霸齊桓公能夠位居“五霸之首”呢?難道天下只有這一個有管仲這樣的人嗎?答案盡在你我心中。
在我看來,桓公之大境界,在于包容,在于不計前嫌。
我們不可否認管仲的才華,圣人孔子也認為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是依仗管仲之力也。但試想若沒有桓公的知人善任、不計前嫌,那么管仲只會在漆黑長夜中發出一點熒熒之光,在牢獄中走向生命的終結。正是因為桓公,管仲才得以成為千古名相,散發出照亮一代春秋霸業的光芒。
曾經三國時期蔣琬對屬下楊戲怠慢的坦然一笑,得到了“宰相肚里能撐船”的贊揚;戰國藺相如對廉頗的寬容,留下了“負荊請罪”的佳話;周總理在理發店的幽默風趣,讓我們看到了周總理的大度與美德。究其根本,正是他們的大格局大境界,才成就了他們不凡的事業。
在我看來,桓公之大境界,還在于明辨,在于察納雅言。
面對能臣鮑叔牙的推薦,面對曾經的仇敵管夷吾。他選擇了采納,選擇了接受,并不計前嫌地給予管仲高官。
他知道,他要察納雅言,他要明辨是非。為了國家不可計較個人得失,要為魚兒提供遨游的大海,為鳥兒開辟自由翱翔的天空。
正因為這樣,齊桓公讓江山著上了他的豪邁,讓天下志士成為了他的期待。
而今,各國都處于日新月異的新時代,是不是也應該不計前嫌,共謀發展呢?國家堅定地告訴我們當然是的。
在我看來,桓公之大境界,更在于智慧,在于成熟穩健。
無論是當年的咬破舌尖裝死逃生,還是后來任人唯賢、不計前嫌,都可以窺得桓公的大智與成熟的選擇。
這和當今“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領導人頗有幾分相似之處?!扒酥Z諾,不如一士之諤諤”是他們的心聲;“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他們的呼聲;“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他們的人生理想。
昔日的公子小白之所以能成為齊桓公,是因為他以包容、明辨的大境界,心胸寬廣、任人唯才;他以智慧、穩健的大境界,身陷囹圄卻大難不死,一箭之仇卻不睚眥報之。正是這些人生大境界,成就了他的春秋霸業!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同學們,老師們,我們在今天談論著古人的事跡,就是要博古而通今,見賢而思齊。學習桓公的大境界,我們亦可成就自己的人生“霸業”!
謝謝大家,我的發言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