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線上培新,很多互動環節就取消了,于是今天也是培訓的尾聲,上午仍然是學習,下午便是考核了,真的是實實在在的寫了近2小時才完成。
今天上午周總的大總結讓人反思多多,他本人理工科畢業,但英文水平打敗當時北大同學,國學水平更是了得,在線聽課的1個多小時里不時聽到他引經據典,據說到現在仍然每天有堅持讀書至少2小時左右。所以每一個人的優秀都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實實在在的去做去學習來的。
在周總的總結中,個人覺得有以下三點是自己最需要學習的。
少選擇會更聚焦
周總引用從具體的數據和實例來說明工作甚至婚姻中選擇少的幸福感。比如提及的婚姻中,人們離婚后5年的幸福指數普遍還是低于持續婚姻中人的幸福感的。
個人覺得是非常贊同這個觀點的,無論工作學習還是家庭生活,選擇少會更聚焦,幸福感會更強。選擇過多,會讓人精神渙散。比如學習,今天學點這個,明天聽說那個更有意思,轉頭學那,于是我們就成了萬精油,什么都知道,但什么也不能說清楚。聽人提及這,知道聽說過,但往深里說,就不知所措,懊悔莫及當初。
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我們都需要做到先專而后博,這就需要我們選擇少一點或者說就選擇一個方向,然后全心全意深挖。我們老師更是如此先專注專業,在跨科學習。專業學科知識過硬,才能更好引導學生學習這是聚焦的基礎。
成功的秘訣就是堅持閱讀堅持運動
周總在提及所謂“成功“說到自己曾搜羅70多本關于成功的書,讀完總結發現他們所有的這些書中并沒有有什么可行性的秘訣。的確一個人成功的因素很多,天時地利人和以及自己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等等。
網絡上很流行的一句話,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指的就是這個運動和閱讀了。閱讀和運動是基礎,我們各個行業的在人生的各個不同的年齡階段,身心健康一定是首位,只有有了這個1,后面的100甚至無限極才會有,否則皆是為0。而閱讀為我們提供精神食糧,偉大領袖毛主席也曾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皆可見身心甚至精神健康的重要性。
對于學生們,目前他們階段性的“成功“可能就是在保證健康的前提下發奮的學習。我們老師作為孩子們人生的引路人,我們傳達給孩子們的三觀認知以及我們的思想甚至是精神狀態,都會不時影響到他們,所以我們在保證自身健康的同時需要時刻豐富自己。
孩子的知識來自父母的見識
自己無比認同周總的這一觀點。在無比內卷的今天,到處可見的都是焦慮的父母和不開心的孩子。于是網絡上出現了很多關于父母和孩子們不和諧的段子。
記得有句話說,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在開始進入教育行業時,很是不屑,而現在在某些方面自己很認同這個觀點。
作為一名母親,在體會了生活中和孩子相處的雞飛狗跳怒火沖冠,也感受了孩子對自己愛心滿滿的暖心時刻后,發現孩子真的是大人影響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從幾個月開始每天給娃讀書,運動做游戲,到現在他自己主動坐那看書,自己玩游戲。雖然在不久的將來還要面臨作業大戰,自己就需要更多的修行來不時影響著孩子。
同理作為一名教師,面臨著更多的性格迥異,習慣不同的學生,如何影響他們,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更是很大的一門學問。比如自己現在所帶班級的學生的普遍基礎稍差,學習動力不足,如何引導如何激發喚醒他們是自己面臨的棘手問題。
如周總所說,無論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耐心加上持之以恒的堅持,所以在教育這條路上如果我們也能做到如此,待到桃李滿天下時,我們也必是成功的,加油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