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 zhài,本義有四:
一,防守用的柵欄:寨子。(軍事上常用的一種障礙物,古時多用削尖的竹木或枝杈,現多用鐵蒺藜等做成)。
二,破石頭用的撐子:鋼寨。破木頭用鋸子,破石頭是在石頭上鑿下寨窯,把一頭大一頭小的鋼寨插進去,用大鐵錘打鋼寨,把石頭撐開。
三,村莊:村寨。
四,舊時駐兵的營地:營寨。山寨。安營扎寨。寨主。壓寨夫人。敵軍已近寨。寨中人踡伏。
寨在王金莊準確地表明一種獨特的地貌特征。
寨兀立在高山之巔,四面懸崖陡峭險峻,山巔平緩而非尖山。寨中利于屯兵,四周利于防守,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那種。
王金莊有四座古兵寨,前有康巖寨,后有大南寨,南有南坡寨,北有上坡寨,前后左右東西南北遙相呼應。無論狼煙還是旗語,傳遞情報一目了然。
春秋戰國時期,秦兵大舉入趙,趙軍難以抵擋,于是趙簡子率軍從邯鄲退守王金莊大后方,憑借太行天險積蓄力量。
四大兵寨周圍的地名,都與兵寨銜接,如:寨洼的,寨坡,寨南背,寨把等。
一句話歸納:寨就是海拔很高,四面懸崖的獨立地形。
除了被軍事家認可的易守難攻的山寨,其它地方都沒有以“寨”命名的。
南坡古兵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