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到以前的記錄,是一個叫小敏的孩子,當時是二年級,現在上高三,得了信息、物理兩個奧賽的省一等獎,正在申請清華的自主招生。與這個孩子目前的狀況對照,感覺挺有意思。貼到這里吧。
看云說:教育是一件美麗而緩慢的事。就像植物的生長,細微的變化讓人難以覺察,仿佛是忽然之間,新芽吐綠,或者蓓蕾初放。這里所記錄的不過是教師眼中一個孩子的生活片斷。變化是緩慢的,但愿我能讓它成為美麗的事。
九月四日 星期一 雨
下午第一節課讓學生把日記讀了一下,主動要求讀的并不多,小佚最積極,而且她的確也寫得不錯。每個學生讀完我簡單評價一下,再根據內容提個小問題,看誰聽得認真。后來讓同位互相讀。大家都讀,就小敏不肯讀。我看了一下,他的日記寫的是關于VCD與DVD區別的,像一篇說明。問他為什么不讀,他直著嗓子說:“保密!”我覺得這個理由很牽強,找他談了兩個課間,他還是說保密,問他為什么保密,他說不想讀,怕別人學了去。問他有什么好學的,他說別人會學那些大寫的英語字母,我說那些字母大家都學過,他還是說保密。我告訴他,他的要求和大家不一樣,所以一定要有一個能說服別人的理由才可以。他閉著嘴沉默好半天,開口還是硬梆梆的“保密!”我忽然想到什么,問他是不是怕同學笑他,他說:“不是。”
中午他媽媽又和他談了一陣,下午來接他時告訴我,終于說出是怕同學笑話他。也許正印證了那句:過度自尊的背后就是過度自卑。
九月十四日 星期四 晴
上午第四節課用我們的學生上數學優質課,為準時開始,第三節還沒下課我就帶著他們往下走。小敏舉手,說小紀如何如何,我忙著維持秩序,也沒仔細聽,讓他一會再說。到樓下他又要說,我很不耐煩地說:“待會著。”到了多媒體教室樓下,小白在隊里小聲喊:“老師,小敏說他討厭老師。”他回了一句:“我沒說。”這時學生也安頓地差不多了,我就問他們剛才是怎么回事,又問他是不是真的討厭老師。他說:“不是,是討厭像老師這樣的。”我笑:“這還不一樣。”他還要爭辯什么,徐老師已經帶著學生們往上走了,我就問他們幾個先上課還是先解決這個問題,他們都說先上課,我也就讓他們先上課了。其實我明白,他是討厭我那種對他不理不睬的行為。他媽媽曾說悄悄看過他的日記,里面抱怨家長對孩子的蠻橫,有時會和大人計較說話的語氣,說大人不尊重他。看來在這方面,他是比較敏感的。以后要再多一些耐心才行。
九月十五日 星期五 晴
小敏寫課堂作業實在太磨蹭了,三十分鐘只寫了一行拼音,一行漢字,總共十個。下午上課前,我提醒他補作業,看他磨磨蹭蹭地拿書,二十分鐘后上課鈴響了,他還沒開始寫,而且側著身子倚著墻,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上課后學生們做《樂園》,他仍舊心不在焉,我叫了他到走廊上談話。和他談話真要很有耐心才行。他常常是瞪著你一句話不說,有時那目光中還帶著仇恨,有時就低著眼皮不理不睬。我盡量讓自己沉住氣,一句一句地和他談。問他為什么這么久沒寫完作業,他不說話。我說:“那你就搖頭點頭吧。”盯著他的眼睛,把可能的原因一樣一樣擺出來,他多數都否認。幾次之后肯開口了,雖然還是常常頓住,但總算能說出一些想法。他說,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九月十八日 星期一 晴
今天第一節是數學,小敏又沒寫完作業,徐老師批評了他,他又一臉恨恨的樣子。我想起和他媽媽的談話,所以在第二節提醒他抓緊時間準備用品時盡量用平淡的口氣來說,沒像以前那么催。一節課以后他的情緒就不那么負面了,還主動舉手發言,我覺得很高興。
九月二十日 星期三 晴
經常提醒自己對小敏多一些耐心。昨天下午他的課堂作業又是一節課一個字都沒寫,下午放學前也沒補完,我讓他拿回家寫。因為送完學生就忙著去練字,也沒給他家長發信息。今天早晨一問,又沒寫完。問為什么不寫,他說不知道。我告訴自己不要生氣,放緩聲音問他:“是不是忘了?”他說是。于是又讓他補。上午自然是補不完的,中午對來接他的媽媽講了,又說了聽寫的事,他最近聽寫出錯比較多,想來也和作業完成不及時有關系。不過他媽媽說他挺喜歡看書的,而且什么書都能看一陣,那天晚上還看了一通《英漢詞典》,很高興地告訴媽媽他找到了一個縮寫詞的全詞。
九月二十一日 星期四 晴
送完隊,我回到教室,還有兩三個學生在打掃衛生。小敏在講臺上,似乎剛要對誰發脾氣,看到我就收起來。我問怎么回事,他說:“我還沒記下數學作業,小鈺就把黑板給擦了。我要讓她再寫上。”我問他:“數學作業是什么時候寫到黑板上的?”他一下不說話了。我繼續說:“是下午第一節課前寫上的,兩個課間你不能抄嗎?小鈺干值日,應該擦黑板,這你不能怪她。對不對?”他點頭。我再告訴他:“以后先做完自己的事再去管別人,好不好?”也許是我的語氣不那么沖吧,他又很痛快地點了點頭。我讓他的同位把記的作業拿給他看,他就坐到自己位子上看去了。還算順利。
九月二十二日 星期五 晴
送完學生往回走,還沒等上樓,兩個女孩子跑下來。告訴我:“校長到咱們教室去了。校長要把黑板上的名字擦了,小敏不讓。校長讓你快去。”我只覺得奇怪,校長怎么會到我們教室擦黑板?到了教室才看到,是總務王老師要在黑板上畫田字格。他一見我就氣乎乎的說:“你這個學生怎么回事,不讓我擦,還說我霸道……”再看看小敏站在講臺下面,擰著脖子,又似乎有些惶惑。我笑對王老師說:“這個孩子就是這樣,沒辦法。”恰好這時數學組老師們要在我們的教室進行教研,王老師就生氣地走了。我走到小敏跟前,對他說:“我知道你很認真,老師那天說不讓擦黑板上的名字你就記住了。不過這位領導是為了給咱們畫田字格,讓我們學習用的。這是為我們做的好事。這回明白了吧?”他點點頭。我又說:“你到樓下去等媽媽吧。”他如釋重負,轉身收拾書包去了。看來用這種“慢一些”的態度對他是有用的。今天的事如果換一個角度來考慮,他能把老師的話記到心里,而且主動制止他認為不符合教師要求的行為,是否也是有責任感的一種表現呢?
九月二十六日 星期二 晴
上午第四節班會,我特意講了一下紀律問題,特別是英語課的紀律。我讓英語課被點過名的學生站起來,站起來五分之一。有的學生還互相“揭發”,一般被同學提到名字的都會站起來。到了小敏就不同,他使勁否認。弄到后來幾乎全體同學沖著他喊“點過”,他就聲嘶力竭地沖著別人喊“沒”。我讓學生們停下來,先討論別的問題。其實我知道他肯定是被點過名的,他的否認或者是愛面子,或者是心不在焉,確實忘了。學生們的喊開始是認真的,后來是起哄的成分居多。特別是放學站隊的時候,又有幾個調皮男孩子沖著他喊,就更是起哄了。我想應該讓那幾個孩子知道,給同學指出缺點是希望他改正,不是為了取笑他。
九月二十八日 星期四 晴
中午送學生時,小敏的媽媽告訴我,前一天下午小紀把小敏的鼻子打出血了,起因是小紀買零食,小敏不讓,兩個人就糾纏起來。小敏媽媽又對我說:如果小敏不去管小紀也就不會有這些事。有時真的很矛盾,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吃虧,但又不想讓他為保全自己而失去正義感。這我倒理解。當時我對小敏說:看到不守規則的事,管是可以的,但要量力而行。如果自己力量不足,可以請大人幫忙,免得自己吃虧,還管不了該管的事。他笑嘻嘻地似應非應。這一陣我覺得他好象不那么“嘎”了。他經常忘記帶文具,以前如果別人不借給他,他就會非常生氣,倒像是別人有錯。現在向同學借了橡皮知道說聲謝謝;以前經常會為一點小事生半天悶氣,很多次見他一臉氣鼓鼓的樣子,做什么也沒好氣,現在這種情形少了許多。我想這也算一種進步吧。
十月十一日星期三晴
今天學習《看雪》,小敏主動要求讀課文,而且非常投入。他讀得確實不錯,同學們都為他鼓掌,他也一臉笑嘻嘻。
記錄是瑣碎的,效果也并非一蹴而就。我時刻提醒自己:耐心些,再耐心些。讓我們用期待花開的心情期待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