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下班的路上,聽粥佐羅的寫作課語音。這個人蠻有意思,不只是因為他用三年的時間華麗逆襲,從一個最底層的小人物到現在的寫作大咖。我發現有意思的是他的思維。在他講述寫作的重要性的時候,提到了一個人的商業模式。他講到現在大多數人把自己的時間賣給企業,時間就是那么多。而寫作可以讓你的時間被賣多次。你一次性的寫一本書,一個課程,只要他們在網上,他們就可以被重復的購買,重復的利用,時間就被無形中增加了很多;還有一種人,創業者、投資人,他們雇傭別人為自己工作,購買別人的時間。只要是低買高賣總是賺的。
? ? 寫作是個一本萬利的事情,它是有復利的。所以,寫作就如投資,越早越好,因為先機很重要,時間是有復利的。后來人趕超需要時間。
? ? 那么粥佐羅在這個課里除了講為什么要寫作外,還講了什么?
? ? 講了如何讓你開始寫,持續的寫。
? ? 寫作對一些人最難的是開始,還有中間過程日復一日的輸出。
? ? 開始的難是人心態上的難,難以接受自己寫得差、寫的平庸,難以公開表達自己的想法,怕熟人怕領導。中間的難,是難以接受自己寫了很久都沒有產出,利益。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你每天在寫的是什么?
? ? 粥佐羅在講寫作的本質的時候,講到其核心是思考。寫作其實看的是你的思考有多深,是否將他們表達出來了。思考第一,遣詞造句其次。在思考中你需要考慮你所掌握的知識與知識中間是否有聯系,他們有著怎樣內在的聯系與不同,你是否挖掘到了他們,你的見解是否比別人更深一層。
? ? 說的挺簡單,但是實操方面,其實是一個流程問題。很多人寫作靠興趣,靠熱情,但更為長久的可能是把寫作當任務,把它流程化。寫作看似詩意,其實不是什么詩意的事情,在美的情感、思想背后,往往是需要如工科班學生一樣按部就班做事。比如,流程上可以拆分三步,輸入、思考、輸出。每天將著三步融匯貫通起來。? 這個流程其實很像卡曼卡片筆記法里寫的。是需要每天在閱讀中有所思考,把自己的思考記錄下來,然后再不斷的去看之間的聯系,讓自己在輸入的過程就能夠有所產出。思考在這個流程里起到了關鍵的一環。
? ? 如何保證有效的輸入?保證閱讀量。多讀書總是沒錯,但也不是瞎讀,帶著問題,帶著目標去閱讀,選那些經過大眾認可的好書,每天讀上一個小時,寫下自己的感想,閱讀筆記,可應用的部分。每天都這樣持續去做,日積月累,復利的效益就顯現了。
? ? 另外,寫下的東西,一定要公開。因為公開寫作會讓你獲得一個很好的反饋機制,別人看到你的文章,在與別人的互動中,你可以修正,也可以得知哪些是對讀者有共鳴的。所以不能懼怕別人看到你,知道你是怎么想的,熟人看到這篇文章會怎樣?他們怎么想?其實,你在別人那里沒那么重要。所以,按照自己的心愿來做就好了。
? ? 誰會在意你的人生?who? care? you?只有你自己care自己將來會變成什么樣子。所以,那都不是事兒。
? ? 剛聽完這么幾課,我想了一下自己目前能夠做的幾件事情。
? ? 1、是開通哥各平臺的賬號,開始在上面公開寫作,不管自己寫的有多爛,先寫。
? ? 2、每天閱讀一小時,寫三張思考卡片,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 ? 3、把產出的內容發布在相應的平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