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樹,是生活中很平凡的存在,平凡到隨處可見它的身影。也正是這種平凡造就了它的偉大,無處不在的樹是歷史的見證者與訴說者,經歷時代變遷、人潮涌動,只有樹一直努力的扎根泥土最深層,默默的擴張自己的領地。即使沒有人的呵護,它也完全可以依賴自然的饋贈一點一點的生根、茁壯。
? ? ? ? 樹與人有很大的不同,有些人外柔內剛,有些人內柔外剛。在長大的過程中,人們總是會把自己的柔情隱藏起來,甚至刻意的打造堅硬無比的自己。而樹卻恰恰相反,它把自己最強壯的一面深深的隱藏于泥土之下,越是向上生長,最頂部的枝椏俞是柔軟。因為只有這種柔軟,才能抵御疾風的摧殘。仔細想來這何嘗不是一種生存的智慧,“高處不勝寒”的道理,或許樹比我們體會的更加深刻。沒有誰能改變自然規律,唯一可變的是不斷的改變自身,順應自然,以求不停歇的生長。
? ? ? ? 小的時候總覺得樹很可憐,它的命運掌握在人的手里。人們想讓它活就會悉心的照料它,人們不想讓它活就會殘忍的奪取它的生命。可看著被砍伐過后的殘根,在那一圈一圈的年輪中我仿佛懂得了,不是我們可憐樹,而是樹在憐惜我們。那些年輪似乎在無聲的訴說著過往的記憶,與其說這記憶是關乎樹的,不如承認這些都是樹在幫助我們銘記過往。人總是善于遺忘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物,可樹卻很真實,它會將歷史毫無遺漏的展現在世人面前。大小不一的年輪,便是世間善惡哀樂的象征。人們大多都是健忘的,可過去的一切總是需要被記住的,幸好有樹接過了記錄的筆尖。
? ? ? ? 年少時不懂,祖輩為何總是在新屋落成之后,在房前屋后植一棵小樹。逐漸長大后,看著身邊村舍房屋的變化,慢慢體會到了這種“植樹屋舍前”的情感。一是樹可以遮陰納涼;二是長成的木材可以用來制作生活用品;最重要的是樹可以記錄歷史。隨著時過境遷,過去的許多人、許多事漸漸的淡出人們的記憶,可那時栽種的樹或許是后人回憶前人最好的載體。樹的身份太多太多,多到我只想記憶它是訴說歷史的使者。樹的用途太廣太廣,廣到我只能記住它承載著新生的希望。
? ? ? ? 說起樹,不得不提及爺爺。我對樹的喜愛源于他的期望與寄托。從大城市回到農村的爺爺,自從開啟了自己的種樹之旅后就再未停止過。以至于給自己的孫女取名也要用到關于樹的部分,于是我的名字里就有了“枝”這個字。爺爺說這是對新生命最好的祝福,讓我像小樹一樣充滿希望,茁壯成長。花甲之年的爺爺種的樹早已無法數清,直到現在他依舊守著屋后的一畝三分地精心的照料著自己新種植的果樹。每一次在砍伐一棵樹前,他都會提前精心挑選一株新的小樹苗。一次一次的栽種、砍伐,每一次的重復都是記憶的再現與重塑。爺爺總說樹是會說話的,他能觀察出來樹什么時候是渴了、什么時候是餓了。看到他總是坐在樹旁,我忍不住問他:每天看樹不會煩嗎?他總是笑著說:“你不懂,我在和樹交流”。或許我真的不懂這種深入靈魂的交流,不過在不斷的耳融目染中,我漸漸的喜歡上了這種充滿儀式感的種樹之舉。仿佛栽種進土地里的,不僅僅是一株樹苗,更是新的希望與寄托。
? ? ? ? 望著屋后兩棵長滿新芽的老樹和一株株嫩綠的小樹苗,萬分慶幸,在經歷浮躁后,我還能靜心聆聽屬于自然獨特的聲音。世間萬物都是有生命的,心存敬畏,方能安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