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時間長了,就不太愿意說心事了,總是把心事藏在心底。
有個朋友找到我,跟我說,你最近怎么不發(fā)朋友圈了,也不怎么發(fā)微博了,都不知道你生活的怎么樣,都干些什么了。他半開玩笑,甚至有點責備的意思。被他這么一說,我倒是有點不太好意思了。
每個人都會懷舊,都會懷念進入生命中的人和故事。可是逐漸的發(fā)現(xiàn),我也越來越喜歡沉默,不太喜歡說太多了。以前可能嘰嘰喳喳,別人還嫌棄有點吵,現(xiàn)在朋友聚會,只是聽著別人在那里說,自己也很享受那種作為聽眾的感覺。
不知何時,我們身邊貌似走散了很多人,以前似乎無話不說的朋友們越來越少,能說的也越來越少,自己一個人靜靜地呆著,放空的日子越來越多,也就慢慢地習慣了沉默。可能在別人眼里,我們變的越來越冷漠,越來越孤獨。
誠然,我們越來越忙,生活的節(jié)奏越來越快,我們逐漸習慣于一個人做事,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待著,甚至在飯局中也可以安于一個人默默地放空,因而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關注別人發(fā)生了什么,周邊的人過的是不是很好,反過來,也很少有靜下來,花時間去聽我們嘮叨,說心底里的故事。
有的時候,我們選擇與別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是因為在我們心里我們冷漠不會去關心別人,而是因為我們清楚的知道,有些人只是我們生命中的過客,屬于我們記憶里的故事。他們不屬于我們,他們當中的有些人,也注定只能在各自的世界,各自精彩。
留不住的人都是故事。在這個身邊全是“我先睡了,你也早點睡”的時代,身邊總是很少幾個“你困了就睡吧,沒困我就陪著你”的人。
交友容易,交心難。能說的越來越少,心底里積攢的故事也越來越多,我們的心態(tài)也不再那么開放,我們越來越懂得明哲保身,懂得未裝好自己,懂得尊重別人的隱私,保護自己的地盤。于是給自己扎個籬笆,豎個圍欄,心事又有誰聽。
有的時候,我們不愿意跟別人多講自己心底的心事,也是因為我們自己內(nèi)心沒有安全感。
放眼望去,這個世界人人都在忙碌,似乎每一個人看自己都是永遠最忙碌的那個。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究竟這樣忙碌著,有什么意義。可能只是覺得,別人都這么忙碌,自己這么空,想一想其實也覺得挺不好意思的。若不忙碌,似乎就比別人差了。
有的時候回首,似乎十年光陰寥寥幾筆似乎就可以書寫完,又似乎每個字里行間少點什么,沒有完全表達出其中的些許滋味,不管是酸甜苦辣,還是辛酸悲喜。能給自己內(nèi)心安定和滿足的東西越來越少,我們甚至覺得越來越?jīng)]有安全感。
安全感這種事情說大也大,說小也小,就如同幸福和快樂一樣。內(nèi)心充盈,可能手中只有一百塊你也會覺得滿足,物質(zhì)匱乏,你可能手握百萬也覺得提心吊膽。
你的安全感應該來自于手機滿格的電量,過馬路時路口常亮的綠燈。出差在外沒有丟失的手機和身份證,還有不曾失聯(lián)的電話號碼。這種安全感是自己能夠做好手頭的工作,下雨天能夠提前收好曬出去的衣服和被子,生病的時候還能一個人照顧自己,吃藥看醫(yī)生,而不是心底里懷念著曾經(jīng)相似的故事,想著回不去的曾經(jīng)和故事里的那個人。
即便這樣,我們也不能氣餒,要相信,一輩子,長路漫漫,總會有一些恰到好處的陪伴和不期而遇的溫暖。即便有再多的心事,即便有再深的過往,我們總該要靜靜地承受,默默地舔傷。
這城市總是風很大,孤獨的人總是晚回家,外面不像你想的那么好,風雨都要自己擋,愿每個獨自走夜路的你都足夠堅強。
【作者:郁文堂主,知乎專欄作者,今日頭條原創(chuàng)簽約自媒體。作者原創(chuàng)微信公眾號:執(zhí)念浮生(zhinianfusheng)。原創(chuàng)文章,轉(zhuǎn)載請先聯(lián)系作者授權(quán)。你的分享,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