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源作品,點擊閱讀
感覺寫文章好像遇到了瓶頸,寫不出什么東西,所以為了公眾號的運營,最近寫了不少的攝影文章,甚至連壓箱底的老本都拿出來用了,簡書上的粉絲也是蹭蹭蹭地往上漲,當然我并不在乎能夠有多少人去喜歡這些文章或者是多少人關注我,我在乎的是我的文章是否對你有所幫助。
有不少的讀者私信我說“你寫的教程真好”“你拍的照片真好看”“你是攝影師嗎?”“你學攝影多少年了?”“你學攝影賺錢嗎?”“能教我如何學攝影嗎?”諸如此類的留言一大堆。
我只想說一句,我學習攝影,是因為認識到它不單單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我從來都沒有把它當做一種賺錢的門路,也沒有把它當做生存的本領。
我剛剛高三剛畢業,雖然寫的教程不少,雖然拍的照片不少,但是我自己滿意的并不多,和我同齡的,比我牛逼的人數不勝數,當然我不會去攀比他們的技術是否比我高,也不會去管攝影是否是他們以后賺錢的門路,更不會羨慕他們擁有多少粉絲。
我學攝影是為了記錄生活,為了記錄身邊的人和事,為了記錄這個世界,用一種更好的方式,通過自己的技術,把這個世界記錄下來,這就是我學攝影的初衷。
其實我感覺我像是從小就被攝影投了“毒”,在我的記憶里,從我開始接觸手機,我就開始拿著手機亂拍,因為我感覺好像拍照像是一種魔法,只要按下那個按鍵,就會記錄下你的笑容和微笑。
在我高一的時候,空間上看見一個學攝影的朋友發自己拍的照片時,那時候我就覺得,我中的毒“發作”了。
我開始利用課余的時間不斷研究手機的配置,攝影的技巧,攝影的專有名詞,那時候微信還沒有像現在這么火,但是一批公眾號已經開始不斷出現,于是我就通過閱讀文章來了解如何才能拍出一張好看的照片,如何才能讓自己的畫幅比例更加合理,如何讓色彩色調更加自然。
那時候我記得我每天放學放下書包后,第一件事就是踩單車去外面,拿著手機到處拍,當然很多次都是拍不好的。
但是這些都沒有關系,學好一件東西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需要不斷磨煉最終達到自己想要的。
當然在攝影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道具,什么微距鏡頭、什么長焦鏡頭、什么三腳架……還有一些比較熱門的玩具,例如什么紙盒人、什么小人國人物……一大堆,買的道具我自己都數不清了,其實我并不富裕,只是為了自己喜歡的東西,我愿意去付出。
或許你可以想象,有時候別人去買一個零食啥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我呢,買來是用來拍的,還不一定會吃。
我記得之前買了很多冰淇淋和雪糕,賣零食的店家都以為我要去逃荒,拿到家里,立刻就擺上背景布,然后就拍,天氣很熱,拍一會雪糕就化了,變成一碗濃濃的糕水,然后再拿去冰箱里凍一下,然后再吃。拍了上百張,最后選出來的也就那么幾張。
沒錯,有時候你看見一張照片,肯定不是一下子就拍出來的,背后是千千萬萬張照片不斷篩選過濾最后得出來的。
而最近也是一樣,像是中毒晚期,每天早上起來,吃完飯就想去拍拍照片,不管拍出來的照片好不好看,感覺不去拍幾張照片心里不自在,心里悶得慌。
前不久在網上買了幾米燈串,然后每天晚上就纏住拍照,當然照片并不好看,一方面場景不好,另一方面自己一個人拍,很多都不好控制。
我是一個比較獨來獨往的人,本來想在暑假的時候好好拍拍人像,但是有很多原因導致無法進行,例如有的朋友離我有點遠,有的也去了外面,有的呢又不喜歡拍照等等,所以我就只能自己拍咯,不過真心不容易,你可以想想,你弄一個三腳架,然后在不知道的情況下,站在手機前面,有時候角度過高,有時候角度過低,有時候曝光不足,有時候有曝光過度等等,所以拍到最后,基本都是以失敗告終。
當然我對這些其實并不在乎,能不能拍出好的作品不是一下子就能實現的,能夠好好享受這個過程才好。就像寫文章一樣,能夠寫出文章是一回事,能夠寫出好文章又是另一回事。
我們通過微距鏡頭,能夠看到平常肉眼比較難看見的東西。通過長曝光,我們可以看到日月星辰的變化。通過長焦鏡頭,我們能夠遠距離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性……
所以說,攝影對我而言,只是我記錄生活的一種方式,或者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其實我有一個簡單而又不簡單的夢想,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夠背著背包,然后扛著相機,走到哪拍到哪!
如果未來還有人問我攝影在我心里是什么位置,我想說它就是我生活的一種方式,猶如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樣是生活的配料,又猶如吃飯喝水呼吸不可缺少。
我不一定能拍出好看的片子,但是我一定能夠拍出我對過去的回憶、現在的感受、未來的期待,里面有我的思想,也有我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