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五月的第三天,理應日更的第三天。
南周的作業是半命題作文,去**,這次作業寫的成功與否關乎到是否可以得到名家的指點。也很謹慎,只是上午在書房不知不覺翻看自己朋友圈,也想從中找出點什么素材。
突發奇想,和秦小利去張家界賣雞可以是一個很好的素材,寫一個普通女子通過自身努力改變家庭狀況,并且帶動村民致富。想到塞壬寫打工車間,想到馬金蓮親愛的羊圈門,都是寫普通的民眾。基本定好主題思想,似乎需要再需要多一些對當事人的了解,我敲定下午她到我家我現場對她采訪,并邀約吃晚飯。
然而整個下午我都在晚餐所忙碌,根本沒有理清對她采訪的問題。大部分時間都在晚餐的忙碌里。仿佛把自己的事情本末倒置了。
吃罷飯,我跟她講要采訪她,她說,我做的是最低等的事情,沒有什么好分享的。我告訴她勞動不分貴賤。正好要到青年節了,你正是那種努力奮斗的青年。你是我們青年學習的榜樣。她很難為情的笑笑。笑里藏著苦澀,無奈。
一個小女人跑這么遠怕不怕被他們欺負?她這下笑容很明朗,要問那些男人們怕不怕我?她不經意的一個擼袖的動作讓我看到了她臂膀上的傷,她主動開口,瞧瞧我的身上的傷疤。老傷為愈又添新傷,很多時候在忙碌都不知道皮膚是什么時候被劃破的。
昨天有效的素材仿佛就收集了這些,也不足以構建起整個文章框架。送走她們仨,收拾下來已是晚九點了,寫作,健身,學習打卡一樣沒做,節奏也亂了。
回顧起來,我一天也是未停。內心里還是對自己不滿。健身也就是跑步可以趕一趕,索性沖出家門,邁入夜色。沒走出百米遠,天空落雨,回去拿傘。
撐著雨傘,耳機里播放著福克納的《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花》。
每天必做三件事,寫作500字,跑步5公里,學習或讀書或畫畫,這將是我的人生日常。怎么安排的合理,執行起來舒服,是目前我正在探尋的。
還有我需要和大家交流的是,南周的作業,去**,去張家界賣雞,這個題目如何?目前沒有更好的思路,或者大家有什么好的思路,歡迎大家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