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與富一直是客觀存在的,是很多人必須要面對的殘酷現(xiàn)實。尤其在當今的中國社會,貧富差距逐步擴大,窮與富的矛盾也變得突出。
人們羨慕于富人奢靡華麗的生活,感慨窮人溫飽不暖的艱辛,但是很少有人思考,為什么會有人富,有人窮?
經(jīng)常聽到的一個論調(diào)是:人家含著金鑰匙長大,出身名門貴族,當然富了,我出身不好,我一沒人脈,二沒教育機會,怎么跟別人比?
乍一聽,似乎有點道理,王思聰這種確實不愁吃不愁穿,李嘉誠的兒女也一樣。但仔細想想,卻又感覺不甚妥當。
很多人思考問題,容易陷入一種“先抱怨”而不是“先反思”的思維慣性里面。采取的是一刀切的做法,而不是去考慮富人的一些優(yōu)秀品質(zhì)。
李嘉誠的兒女確實不愁吃不愁穿,但李嘉誠當年是怎么白手起家的你了解嗎?
所以,當我們?nèi)ニ伎几蝗藶槭裁锤坏臅r候,應(yīng)該先界定“富一代”為什么富。“富一代”在成為富豪之前,其實也是屌絲出來的。如果你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那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如果你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就不得不面臨脫貧致富的問題。
而要脫貧致富并不那么容易,通常要你經(jīng)歷改變、努力和奮斗。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看到這樣一群人:遇事先抱怨,或者先設(shè)定別人成功的各種條件,然后說這些條件是自己沒有的,這顯然是一種思維惰性,好像自己理所應(yīng)當窮一樣。
有句話叫:觀念不改,結(jié)果不變。一直抱著窮人思維過日子,基本上難以脫貧,即使脫貧了也容易返貧。就像很多人所說的,出生貧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貧窮的環(huán)境中養(yǎng)成的貧窮思維。
因此,要想脫貧致富,最基本的一項工作就是要改變“窮”的思維。當然,并不是說只有窮得家徒四壁,才會有“窮”的思維。其實大多數(shù)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有一些貧窮思維。
窮人思維一:忽視時間成本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對于任何終將逝去的生命體來說,時間是非常寶貴的。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往往會輕視時間的價值。時間不值錢,不止是一種窮人思維,也是窮人現(xiàn)狀。富人用錢換時間,窮人用時間換錢。
大家想想,一般什么樣的人時間不值錢?
流水線上的工人、餐廳里的服務(wù)員、商場里的保安,每天工作很長時間,收入?yún)s很低,意味著他們的時間非常不值錢。認識到收入低不難,難的是改變時間不值錢的觀念。
去菜市場買菜,經(jīng)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個人可以因為買一斤白菜多花了一毛錢而氣惱不已,卻不為爭執(zhí)了大半個小時的時間而可惜。這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難道那一毛錢還不如你大半個小時的時間值錢嗎?
當然,對于不圖改變的窮人來說確實如此,他們從來沒覺得時間有多值錢,反而卻抱怨自己這么辛苦為什么還這么窮。不過,也先別急著嘲笑這些人,類似的錯誤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犯過:超市搞促銷活動,排上幾個小時的長龍就為了獲得便宜幾十塊錢的商品,用自己的幾個小時換幾十塊錢的優(yōu)惠。
錢沒了可以再掙,但是時間沒了就是沒了。
你在用時間換取蠅頭小利的時候,有人卻在用同樣的時間習(xí)知識、結(jié)交人脈、獲取資源,其結(jié)果不言而喻。如果你不能改變時間不值錢的觀念,提升自己的時間價值,那么就永遠只能當一個窮人。
有個詞叫“只爭朝夕”,千金難買寸光陰。
窮人思維二: 沒有主見
最近有篇文章很火,說你焦慮的根本原因是急于過“標配”的人生。
什么是“標配”?其實就是“隨大流”,別人怎么過我就怎么過,別人出任CEO贏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那我也以此為目標。換句話說,就是沒主見,思想懶惰。
思想懶惰的人,最希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沒有主見的人,只想要別人的建議。
你可以看看身邊的窮人,都是幾十年如一日的麻木生活,甘當生活的奴隸,從來沒想過做命運的主宰。就像投資,很多人不去研究收益方式、不去了解項目是否可靠、甚至不去了解投資的產(chǎn)品或者項目到底是干什么的,只求結(jié)果不問過程,很有可能上當受騙。
沒有主見的本質(zhì)是思想懶惰,思想懶惰的根源是不思進取。有句話說得好:真正打敗你的,從來不是殘酷的事實,而是你甘心落伍的內(nèi)心。
從這個角度看,當你問出“我為什么窮”的時候,你就活該窮!
窮人思維三:不敢冒險
大家都知道,屌絲逆襲需要一次資產(chǎn)泡沫。
對于相當多的人來說,賺錢要緊跟趨勢,并不是說泡沫就一定好,而是順勢而為,借機行事,看能否逆襲。既然是泡沫,當然有風(fēng)險,要想逆襲就需要冒險。很多人要說,我不需要逆襲,我只想要安穩(wěn)的生活就好。
“安穩(wěn)的生活”,聽上去多么舒適而又愜意字眼。但是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往往越是追求安穩(wěn)生活越不可得。因為很多人把“安穩(wěn)”等同于“安全”。
但事實上,做什么事情都是有風(fēng)險,大小的區(qū)別而已,沉溺于自己所謂安穩(wěn)生活的人,往往思想僵化、拒絕變化,總是以為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很安全,其實并不然。
一旦發(fā)生風(fēng)吹草動,這些“現(xiàn)世安穩(wěn)、歲月靜好”的人最容易垮掉。而那些真正能夠在平時去觀察風(fēng)險、認識風(fēng)險的人,反而更好地活著。
就像“危機”二字,其實“危”和“機”是孿生的。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不有人靠著做空房貸發(fā)大財嗎(建議去看看電影《大空頭》)。如果你還是一個窮人,就更沒有所謂的安穩(wěn)可言,不敢冒險就更沒出路。
最可怕的是,很多人自己不敢冒險,還要嘲笑那些敢于冒險的人。如果你冒險成功了,他只會說你運氣好;如果你冒險失敗了,他就會擺出一副“我早就知道”的優(yōu)越感。
當然,冒險并不是賭博,而是一種居安思危、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對風(fēng)險反復(fù)衡量之后深思熟慮的抉擇,是一種有別于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富人能夠換個方式去思考問題,然后行動起來;窮人則是先想到困難,然后給自己找借口。
這個世界,從來不會因為你窮就會對你好一點,如果你想改變命運,先改變自己的窮人思維。
最后,幾條改變“貧窮思維”,建立 “富人思維”的方法。希望你笑納。
1、建立“時間價值”的概念:減少做那些“時間花得多收益少”的事情;
2、牢記“沉沒成本”不可挽回:錢已經(jīng)花錯了,再浪費時間,就是錯上加錯;
3、培養(yǎng)“自主”的思維:大事小事養(yǎng)成自己拿主意的習(xí)慣;
4、減少無意義的頻繁決策:做到量力而行。比如說,我們可以在年初設(shè)立特殊預(yù)算基金,而不要每次反復(fù)權(quán)衡;再比如說,需要意志力的活動(學(xué)外語、健身等等)只挑最重要的完成。
5、拓展自己的視野,勇于冒險:適當做一些眼前無用的事,防止進入只關(guān)注當下的“管窺”狀態(tài),建立長遠規(guī)劃的戰(zhàn)略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