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趟澳洲,不去海釣一回,那絕對是太辜負了南太平洋遍地的魚。只要天氣允許出海,每逢周末,釣魚協會群里總有海釣魚汛。本來打算這一趟去抓抓螃蟹的,隨行的小女媛媛和外甥棒棒聽說要去抓螃蟹,無不歡呼雀躍。上次去釣青衣彩衣的時候,我就打聽到距離駐地兩小時車程的queenscliff附近有一江海交界的所在,那里魚蝦成群螃蟹成堆,特地去Kmart買了蟹籠
希望能自己動手體會一番異域抓螃蟹的風情。這個蟹籠真的很簡單,兩頭兩個洞,里面放上一些雞皮鴨骨,這個蠢貨拼了命擠進去束手就擒出不來了。法律規定每人每次最多可以抓30只,據說旺季時候兩小時即可滿倉,而且隨行的小孩不用釣魚證也能享受同等待遇,就是說我帶著兩個小孩可以抓九十只螃蟹,法律還規定自己吃不完可以免費送人分享,但絕不允許到市場出售!可是到魚協群里一打聽,現在是冬季,螃蟹都去了溫暖水深的外海,要等幾個月后暖秋來臨的時候才會回到這個江河入海口。現在也不是釣金槍魚的季節,這次出海只能釣上次一樣的青衣彩衣,這讓我著實犯難起來,重復同樣的題材炒冷飯好象興意闌珊,而且很難超越前一次的《南陽太公垂釣記》,但對我卻是又一個挑戰。在菲利普灣,這個青衣彩衣好象取之不盡 釣之不竭的,上次不到三小時就每人五條爆了倉,禁不住外甥棒棒一再央求,我還是在群里報了名,星期天中午十二點到queenscliff碼頭上船。規定是小孩與大人同工同酬,就是也要付100刀的船票,可以享受平分的魚獲,優待是可以與我共用一張釣魚證。可是兩天后魚協海釣部長ken通知說星期天風大浪急海況惡劣,改到周五上午十點出海,我一大早去機場送走了大女兒,就和棒棒駕車興匆匆地出發了。
上次是大女兒帶路好象有根拐杖底氣十足,這次單獨行動兩眼一抹黑忐忑不安,上午九點半匆匆趕到碼頭,找不到地兒去買暈船藥,找 Chris的海釣船又大費周折了一番,快十點的時候終于聯系上了鬼佬船長Chris上了船,這是一艘雙引擎大馬路寬體還釣船,據說駕駛室前部船艙里還有一個衛生間
啟航了,我們出發去菲利普灣的鷹嘴口另一端的Portsea接另一組釣友。交了200刀的船票,船長Chris說了一大通,意思大概是我們是魚協會員享受優惠政策,等下不要對釣友說價格,好象對外要收130刀每個人。
到了對岸,接上了從墨爾本東南區來的兩對年輕人菜鳥和ken等三人,Chris的船好象定員十人,現在連棒棒變成了十一個人,會不會超載了?沒吃過暈船藥,會不會吐呢?幾個釣友中最大的七十多最小的棒棒只有十歲,更糟的是還有兩個女孩,過去漁民常說,女人上船魚跑光要倒霉,看樣子這趟海釣有點懸。在這樣滿腹狐疑中,我們開工了。
十余分鐘后,Chris駕船停在一處二十余米水深的所在,指著探魚器說:too much fish。航行的途中,另一個老外已將魚竿釣上沉沉的鉛墜,并且穿上了早已切好的墨魚塊,一停船,我就迫不及待地把魚線放下去。果然是魚多人傻,不一會兒,魚竿就像打擺子一樣抖動不已,用力一拎手感沉重顫動,著魚啦!連忙搖線,一條碩大的青衣浮出水面,在水里的時候這個魚還拼命掙扎,一出水面就一動不動聽天由命。
青衣彩衣就像是魚類中的模范夫妻,好象繁殖能力極強,已成為菲利普灣最多的魚,公的青衣個大肉嫩,渾身華麗斑斕,母的彩衣個小,通體咋紫嫣紅,都是蔥油清蒸的好食材。這邊廂,其他釣友也都各有暫獲,連小棒棒都拎魚下鉤忙得不亦樂乎
一時間我們此起彼伏,兩個老外忙著幫我們掛餌卸魚分身無術。瞧見棒棒身后這位仁兄沒有?魚的毛也沒釣到一根就開始翻江倒海大呼小叫地吐將起來。最可愛的是一只巨大的海鷗,總是跟在我們船后面,好象是Chris船長的好朋友,Chris一有機會,就會將不滿27公分的青衣彩衣扔回大海,這些蠢貨大都驚嚇過度,暈過去在海面上漂浮,于是就成了海鷗的美餐
拉魚拉得手抽筋!兩小時過去了,七旬老翁已斬獲不下二十條,我也中了十幾條,最難得的是起獲一條剝皮魚
棒棒也釣了七八條
爆倉了爆倉了,法律規定每人每次只能釣五條青衣彩衣,其他魚類可以另算。這兩對菜鳥年輕人釣得最少,撿了一個大便宜,可以不勞而獲地平分魚獲,七旬老翁說到:其實也是因為他們釣得少,我們才有機會過多一點釣癮,否則早就爆倉打道回府了!反正也不能多拿魚,這樣一想也就心平氣和了。
最后,由魚協領導ken做娘舅,每人分得七八條魚滿載而歸
這趟更快爆倉的垂釣青衣彩衣之行圓滿結束了,每人十幾二十斤魚可是物有所值的,這個魚市場價三十刀每公斤,我們每人只付了一百刀的船票,不像在國內去海釣每次都虧本,到澳洲來釣魚每次都是賺的!當然海釣活動重在享受拉魚博弈的過程,漁獲多更是錦上添花啦!可惜這個釣到的魚不準賣,要不然在這里做個漁翁,每天開工三兩小時,把魚賣了又能過癮又能賺錢一舉兩得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