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款二維碼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曬收款二維碼,就是證明有人轉(zhuǎn)賬或付款,有收入,總比被人掃支付款好。
屏蔽功能
屏蔽功能實在是太體面了,就是生活中沒有交集,但又要發(fā)朋友圈,只能選擇性分組屏蔽。
我想,誰的朋友圈都會有個分組,父母親戚一組,同事一組,朋友一組,選擇只給誰見就給誰見,所以聊天的時候千萬要注意,不要不小心地曝露別人的朋友圈,以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煩。
人與人之間是有階段的,我就曾試過有時候發(fā)朋友圈,換來不必要的私信打擾。
比如問我吃飯沒?今天吃了什么等等。
這種沒技術(shù)含量的搭訕真的很惹人討厭好嘛,后來我發(fā)什么,干脆將這些人分成一個小組屏蔽了,就是不想被人發(fā)現(xiàn)我又發(fā)朋友圈。
這種別人一發(fā)圈就私信的,不回你吧,又不好意思,回吧,又不是工作或非回不可的私人問題,真的純粹是浪費時間,所以微信似乎又變成了工作工具?
還有交往過的人,不舍得刪,也會選擇屏蔽。
再也沒交集了,不想別人偷窺自己的生活,無論好與不好。
其實我們的微信,90%的人都是沒必要聯(lián)系的,可能當時加好友,是人脈積累,也有可能是某段時間工作需要加的同事,總之,一旦離開了那個圈子,就真的連點贊都覺得費勁。
我不太喜歡用始亂終棄這個詞來形容好友,但加的時候有多潦草,關(guān)系結(jié)束的時候就有多潦草倒是真的。
發(fā)美食的時候大多數(shù)都會點贊,但如果你發(fā)一條朋友圈是加完班,空蕩的馬路,寂寞的深夜,配上傷感的文字,可能很少有人能感同身受。
有人說,那么拼干嘛?要注意休息。(那就算是關(guān)心的問候)
(更多的人會說我早就睡了,也沒見你賺的錢比我多啊)
是不是很扎心?一條朋友圈炸出一堆道不同不相為謀的人也挺好的,以后可以把他/她拉到設(shè)定的分組里,再也不需要看到你的朋友圈了。
另一個分組可能是父母&親戚。
不想讓長輩過分地關(guān)注自己的私生活,所以選擇了屏蔽。
這個不難理解,畢竟上一輩的生活觀與年輕一輩的有天淵之別,所以也別想指點我們的生活,我們也不想為了迎合他們而改變自己的生活,所以選擇了屏蔽。
朋友圈是照妖鏡,以前QQ有分組,把好友拉一個組,親戚一個組,同事一個組,現(xiàn)在也一樣。
被屏蔽的朋友看不到你的朋友圈,所以連朋友都不算。
有些屏蔽是減少不必要的負擔,有些是給予對方的保護,不想讓他們擔心。
每一種屏蔽都有一個理由,故事開始與故事結(jié)尾見證了聚散無常。
我一般不會主動屏蔽一個人,但如果對方的朋友圈是一條線,那我也會屏蔽他。
更多的是分組,我愛發(fā)朋友圈是一回事,但誰也別想“奸”視我的生活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