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課的這堂高效閱讀課,一共分為4節。邏輯清晰,內容詳實,但是理解其內容需要反復琢磨,并結合實踐的操作,所以需要時間和耐心。我在看了第n遍之后,終于縷清其中邏輯,理解其內容。又經過幾次反復實踐,理解更為深刻。所以現在是分享的好時機。
我喜歡閱讀,目標是看遍世界上眾所周知或者奇奇怪怪的書籍,但是人生短短幾十年,怎么能夠實現這夢想。最近開始研究高效閱讀的技巧,通過最近學習小課,結合看遍了我能找的所有關于快速閱讀的方式的書籍,我覺得,努努力,這個效率還是可以拼一拼的。相較于之前一周一本書,現在3天1本也可以,結合開始做筆記并且輸出,書中的內容也會記的更扎實。
先說周源老師的高效閱讀入門,一共4節課,分為4天講完。課程主題包括刷新高效閱讀的認知,讀書前,讀書中,讀書后3個階段。讀書前利用工具精準確認讀書目標,讀書中怎樣做到過目不忘,讀書后用卡片實現學以致用。每一節課內容非常厚實。下面每一節關鍵點分享給大家。
1、刷新對高效閱讀的認知
我們讀完一本書與真正學習到知識,這其實是2個概念的。而學習到知識并反復應用到生活中,逐漸建立自己多維度的知識體系,又是讀書以后的另外一件需要特別努力的事情。
那么,我們看完書以后,如何能做到,看完了并且段時間記住,通過反復利用,變成我們的深層記憶,成為深層記憶后,能夠把從東一點兒,西一點兒,學習到的知識,建立一個大的體系,幫助我們稱為某一領域的牛人呢?
首先,我們要建立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知識才能夠從不相關變成可利用。興趣讓我們在看書的時候,保持持久專注度,也就是持續性。半途而廢常常發生,也是我們讀書路上的絆腳石。而且有興趣,才會專注,當知識通過各種途徑進入到大腦中以后,知識就從感覺記憶,變成了短時記憶。
所以先建立起對于正在學習的知識的興趣。那么怎么建立呢?
我們需要一張興趣記錄表-工具
如上圖。我自己畫的。。隨時隨地記錄自己的興趣,現在手機里面還有便利貼,備忘錄之類,也可以利用起來記錄就好。只要包括時間,興趣點,并且加以描述,興趣產生的原因,興趣的詳細模樣就行。
然后有了興趣,終于有了堅持下去的理由,注意身邊知識的目的,可是要去哪兒找到這些知識呢?這時候,我們需要另外一張。
由興趣記錄表衍生的目標記錄表。
把興趣記錄下來以后,就可以找到目標了,比如,我的興趣是:想要讀完我感有興趣的以及未來會有興趣的很多書,但是時間不夠,所以想要掌握高效快速閱讀的方式。
那么我的目標就是掌握掌握高效快速閱讀的方式。通過學習市面上所有的高效閱讀的方式指導的書籍。這是一個目標。描述清晰些,設定時間1個月,讀完所有這些類別的書籍并且輸出。如我現在所做。
2、開始找合適的書籍
插播(工具類別的書籍,我一般只看電子版版,除非晦澀難懂的專業書籍,會買回來紙質書籍仔細研究,或者文學類書籍,要買回來享受閱讀的美好。其他就電子書啦,省空間,又可以隨時調取。有1個kindle,但是最近發現更佳省力氣的-微信閱讀,書籍蠻全,就用這個了)
搜索關鍵詞,高效,速讀,讀書,閱讀法,這幾個關鍵詞,找到了7本書。嗯,那么就從這7本書著手就好了。
依然是興趣優先原則,要保證我的興趣一直在,這很寶貴。
從喜歡的封面到排版。從目錄著手,先看自己喜歡的。時時提醒自己,我的目標是,要掌握高效閱讀的方法,所以一邊記筆記,一邊學以致用,把學到的方法放在閱讀別的書籍上試一試。所以這期間,我不僅僅讀著一本書,還有其他的高效閱讀防范,并且會把在上一本書中學習到的方法,用到這本書中,畢竟都是工具類的書籍,可以速讀。當然還有我喜歡的漫畫啦,調節興趣嘛。
建立興趣,找到書籍開始學習時候,會遇到一個問題。因為都是工具類書籍,涉及知識點會很多,常常看了這章忘記上一章,打擊我們的興趣不說,投入其中的時間精力可真的是不成正比。
所以為了能夠印象更加深刻,也為了回去復習上一章內容時,省時省力。教給大家一種作筆記的簡單方法-速讀劃線法&一元筆記法
我說的可不是這種考試重點,整本書。
拿到一本工具書,打開之前,先想想我的讀書目標:掌握高效閱讀的方法。然后打開書。用5分鐘瀏覽一遍目錄。
看了一遍目錄,結合我的讀書目標,可以跳過第一章,第二章的啰嗦,從第三章開始簡單了解。
這時候打開到第三章,給自己定個時間,10分鐘看完本章內容,心里自然緊張起來。
瀏覽一下第三章。發現沒有什么快速閱讀的方法。貌似講了我們不同的閱讀目的,瀏覽和深度閱讀所應用的不同場景,以及讀書的重要性。
電子書還有個好處,可以看到別人讀完本帳的思考,瀏覽一下,嗯!再次印證了我的想法,那么這一張先過掉,我們找一下書中涉及的高效閱讀的更具體的方法。
去看下一章之前,為了不讓我剛剛的閱讀白白浪費,在本章,做一下筆記,總結下本章內容,方便日后回來的時候,可以快速查看,省時省力。
第4,5,6講述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可能從姿勢,環境,讀物上,這些也不是我本次閱讀的目的。以后需要可以再回來看。同樣做一下本三章總結,方便日后查看。
第7章打開,誒?開篇提到一個思路,我覺得很受啟發。要留下來。
每換一個主題,我就需要重新換個思路。舉一反三,每被外界環境打斷一次,我就要重新銜接。影響我的專注度和效率,這一段我得收藏起來,作為以后談資或者寫作的素材,思考問題的啟發點。用橫線畫下來,標記一個?。代表書中觀點性的內容,這樣下次翻書時候能夠更好的找到標記點。
電子書有寫筆記的地方,用這樣的標記,下次你找的時候,可以統一找到標記?的地方有哪些。
讀了一會,腦袋有點混醬醬的,下面這段話什么意思。不懂。。畫上?吧。同樣找筆記的時候,也可以看到不懂的地方有哪些。
看一下我們書中的記錄吧
好啦,以上做好的筆記,如果想吸收的更好,可以謄抄到筆記本上,當然也可以像我一樣,在電子設備上輸出紀錄。
那么剛剛我們學習了速讀化線法。大家還記得還有一個方法-一元筆記法。
一元筆記法很簡單,就是書中化?的,代表書中的觀點,我們把自己的觀點寫上用正方形代替。其實“一元”的意思就是,書中所有的筆記都放在一個筆記本上,但是現代社會,帶筆記本不方便,你可以使用一個讀書軟件就好。
好處就是,你可以把這些書中讀到的觀點整理出來,同時能夠封存自己的觀點,并且輸出紀錄永久保存。
最后,最關鍵的一步,學會了發現自己的興趣,轉化為目標,并且找到相關書籍,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并且記錄下書中觀點和自己觀點,學會整理筆記,把知識變成自己的。
那么,所有這些精華,我們如何應用到生活中,反復實踐,同時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呢?
3、有一個卡片法的方式,有趣且實用
首先拿出幾張卡片,設定自己的每日目標,每周目標,每月目標。
比如我:周目標如下,每周來一張,抽到哪個算哪個。我也是個頂頂無趣的人了,一周周就知道看書。。
以下是我的每日目標,每天抽一張,神清氣爽。看自己運氣了
如果大早晨抽到一張要輸出一篇文章的卡片,估計我這一天都覺得好辛苦
以上卡片我們叫做趣味行動卡,趣味行動卡還有一種,叫做情景卡。自己設定情景就好,比如看電影,讀書學習,陪伴爸媽。。等等。
然后我們需要真正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啦。
行動卡搭配上功能查詢卡一起使用,體系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功能查詢卡分為:清單卡,素材卡,方法卡,模板卡。
如果以后還需要什么卡片,自己加進去就行,但是這幾類基本夠用了。小課還提到了模型卡,但是我總是搞混,所以先保留這種卡片。
使用規則:
我抽到了一張情景卡:讀書學習。好的,配合功能查詢卡,記的之前有學習的方法卡,創造舒適學習環境的清單卡,都拿出來,然后編上序號123,把屬于功能卡的序號寫在情景卡上面。方便以后查詢使用。
這樣就實現了我們學習到的方法,在每天的目標中不斷重復利用,形成我們自己的知識,同時不同書中的知識,放在一起,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好啦。今天的總結分享就到這里。下面大家做個小復習題目:
1、制作1張興趣記錄卡,嘗試尋找下自己的興趣吧。
2、找到根據自己制定的目標,所涉及的書籍。看看一功能有多少本,其中又有多少是你感興趣的呢。找到最感興趣的那本嘗試瀏覽一下吧。
這是蘑菇燉豆角2018年10月2日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