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是理解風險。第二步是識別風險。最后的關鍵性一步,是控制風險。
更高風險的產品必須要帶來更高收益的預期,但是不是“高風險必然帶來高收益”,如果這是確定的,那么高風險也就不再是高風險而是低風險了。
更高的風險意味著收益波動率更高,意味著可能的收益,同時可能的損失也更高。
更高的風險不必然帶來更高的收益
所謂風險,就是損失的可能性。
單調的、被忽視的、可能遭到冷落和打壓的證券—通常正因為它們的表現不好而成為低價證券—往往成為價值投資者青睞的高收益證券。
未來是不確定性的,過去是確定性的,但是過去的確定性,并不意味著發生的事情就是確定的,在它們發生之前,也是不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