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給孩子整理衣柜時候,發現孩子又在“清算”他的財產了。我們孩子從小就喜歡存錢,而且從來不亂花一分錢,所以我們就叫他是“守財奴”,是“葛朗臺”。
孩子4歲時候,我們就給他買了一個特別漂亮的儲蓄罐,我們告訴他:“孩子,錢是來之不易的,你可千萬別亂花錢啊。以后你如果有錢了,就把錢放在里面,這樣別人就拿不到你的錢了!”
本來只是想培養孩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沒曾想無意中居然就造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守財奴。
儲蓄罐買回來不久后,孩子就一天幾次地數他的那些硬幣和角票,一遍又一遍,真的是不厭其煩,看得我們一家人都哈哈大笑:“你看,你看,這完全是現實版的葛朗臺啊!孩子別算了,這錢要是沒有去賺,一天算一百遍它也不會多出來的!”
聽我們這么說,孩子就很認真地問我們:“爸爸媽媽,那你們說我怎么樣才可以賺錢呢?”于是我們就告訴他做一些家務就可以賺取適當的勞務費,于是那陣子孩子瘋狂地迷戀上做家務,那陣勢比《家有兒女》里的孩子們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慢慢地,孩子有了一些錢,于是我們就慫恿他:“LT,你不是很愛吃包子嗎?明天你請我們吃包子,咋樣?”
孩子一聽說要他請客,馬上就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不要,不要,我沒有錢!”
我笑道:“你那儲蓄罐不是有不少錢嗎我們吃一頓早餐只有4塊呢,一點兒也不多。LT,你就請客吧!如果你不請我們吃包子,那我們明天就吃稀飯,而且還要你自己起來煮稀飯,好嗎?”
孩子滿口答應:“好,好,明天我起來煮稀飯,只要不讓我出錢買包子就好!”
有時候我們晚上去城里玩,這時候我們又打孩子的主意:“LT,你現在有很多錢了吧?你不是很愛喝冰嗎,今天就請我們喝冰,咋樣?今天的天氣很熱的,喝冰可有意思了!”
這時候孩子的第一反應一定是搖頭:“不要,冰太貴了,一份就要好幾塊,一請客我就沒有錢了!”其實他并不是沒有錢,而是他舍不得花他自己的錢。
但是要是我們說今晚去喝冰,他一定笑得比誰都開心:“媽媽,其實這冰也不算太貴哦!你看,8塊錢可以慢慢慢、慢地喝很久呢!”好一個狡猾、狡猾的小家伙!
這就是我們的孩子,一毛不拔的摳門孩子!其實他非常愛吃包子,一次可以吃3個甚至更多的包子;其實在夏天,他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去冰廳喝冰,但是他為了守住他那些心肝寶貝的“錢”而寧可舍棄他的最愛!
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的錢越來越多了,大概有100多了,但是他依然不改他清算的習慣,還是經常把錢倒在床上,然后真的像一個守財奴一樣一遍遍地整理、歸類他的錢財。
但他依然死死地守著他的財產,只有在非常稀罕的情況下才請我們吃一次包子,喝冰他就掏過一次10塊錢!
總以為孩子真的就是這樣一毛不拔的吝嗇鬼,從來不會輕易把他的錢拿來花,但是后來發生的2件事,讓我們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在2010年3月26日那天,也就是我們搬房子的前一天早上,孩子又開始清點他的財產。
我發現孩子儲蓄罐里大大小小的面額的錢幣小有規模,于是我就不懷好意地說:“LT,你不是一直很盼望住進新房子嗎?明天我們就可以搬進去了。你看你現在有這么多錢,你不要表示表示嗎?”
孩子馬上說:“搬房子你們不是有錢嗎?怎么還要我出錢啊?”
我說道:“我們是有錢,可是那些錢都是借來的呀!再說了,你作為家庭的一分子,你也應該為我們這個家做點貢獻吧?”孩子還在猶豫:“可是我沒有多少錢,我一個小孩子能有多少錢啊?”
我繼續說服:“我們也不是要你出多少錢,就是希望你有所表示就行。你看,以后我們搬過去,我們要給你買新床,買衣柜,這些都需要錢啊,不是嗎?”
孩子馬上說:“我不要新床,我就睡現在的這個架子床,我也不要衣柜!”
我繼續攻堅:“那么漂亮的新房子放一張架子床多難看啊,再說了,不買衣柜,那你衣服用什么裝啊,而且你自己也要學會整理衣服了!”孩子說:“沒有東西裝衣服,那我就把衣服放在床上或者用一個紙箱裝就可以了!”
經過好一番的軟磨硬泡,孩子總算答應“做貢獻”了——42元,也就是他所有財產的零頭,哦,不對,他爸爸那里還有85呢!
這是我們第一次從“守財奴”的嘴里摳出來的最大數目的一筆錢!總以為孩子也就是這次“大出血”,沒想到還會有第二次!
玉樹大地震時,學校要求他們捐款,孩子回來問我:“媽媽,老師叫我們捐款給災區的小朋友,老師說最少要1塊,你說要捐多少錢?”
我答道:“你說我們要捐多少呢?他們都很可憐的!你說我們捐1塊夠嗎?”
孩子說:“不夠,有的同學捐5塊,但是我不知道要捐多少錢才好?”(一般捐款我們都捐5塊,汶川大地震時候我們捐了20)我隨口說道:“孩子,你捐多少我也給你多少,以后捐款我們都這樣,好嗎?反正你自己也有零花錢,不是嗎?”
我一直以為這個鐵公雞一定會強烈反對我從他身上“放血”的這種行為,但我沒有想到這次我居然錯了,而且錯得離譜!
孩子很干脆地回答:“媽媽,那我捐20,你出20嗎?”
有幾秒鐘的時間,我都在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毛病了:“孩子,真的嗎?你捐20?你舍得嗎?那我當然也捐20了,我說過的啊!”
孩子脆生生地說:“我當然舍得了,我昨天不是看電視了嗎?那些小朋友真的很可憐,我想多捐一點兒錢!”事后,他爸爸也不相信他的這種“反常”行為,而后他又加了10元,等于孩子總共捐了50元!
這下真的是輪到我吃驚不已了:怪不得昨天孩子看了《朝聞天下》以后神情就不太對勁兒,原來小家伙有他自己的想法呢!
我真看不出這小小年紀的人兒居然這么有愛心,而且一出手就這么大方,要知道往常要從他那里拿出一毛錢來,他都要心疼的呀!
每次我沒有零錢,讓他拿自己儲蓄罐里的錢去買礦泉水喝,他都說那他不要買了,學校里有自來水,他帶個瓶子去就可以了!要知道這20塊可是無償地捐獻啊,20塊錢對他來說是不小數額的財產啊!
兒子,看來我們還真是不了解你。
這么多年來,我們一直以為你是個一毛不拔的鐵公雞,我們一直以為你就是巴爾扎克筆下那個視財如命的“歐也妮.葛朗臺”!看來小小年紀的你已經領會了你外公教導我一輩子的理財觀念了——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能少花;不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能多花!而且你在這基礎上還進行了開拓進取——幫助別人的錢更是一分也不能少!
兒子,你真的很棒、很棒!我們真不該再叫你“守財奴”了,因為你比誰都有愛心,因為你比誰都知道如何使用自己手中的財產,哪怕你的財產是那樣的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