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帶著兒子參加了他人生中第一場機器人比賽。
我前一天睡的晚,義不容辭早早爬起做早飯、準備東西、約車,帶著他趕到場地與隊伍匯合。他緊張混合著興奮,看見教練隊友開心的一蹦老高。
夏天的蟬很早就開始叫。科技大學體育館外是一片空地。一邊是安詳的老者或舞劍或打拳,一邊是熱鬧的孩子們,追逐打鬧。熱氣騰騰的生活,靜謐美好。
每當隔著人群遠遠望著他,心里就兀自生出一股溫情。想起好多個春游秋游回來他小臉曬得紅紅的在人群中找我,想起幼兒園下學去接他的時候他手里舉著舍不得吃的橘子,想起他剛出生的時候在醫院里住了那么久,我第一次見到他時,小小的,被帶了一個粉紅色的毛線帽。
他在比賽場中遠遠看見我,小大人一樣點頭然后揮揮手。突然覺得我們好久沒有親親熱熱的聊嗨了或者玩嗨了。我總是有很多事,大多時間為了工作和生活而焦慮,越來越不耐煩聽他講話,覺得他做的錯事越來越多。
不知不覺中,他已經是個小小少年了。穿著整潔的隊服,和隊員一起認真的調試著自己的機器,真想在他的小臉上親一下啊(自從三年級之后這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了)。
焦慮并不會因為我的焦慮而減少。孩子卻仿佛在焦慮中一夜之間就長大了。時光是如此寶貴。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更重要的?不斷反思,懂得調整,才能讓我們在紛繁中保持清明。
教育孩子是個體力活、耐力活和腦力活。就像比賽的結果既重要也不重要,就看參賽的人的選擇。有的家長拍拍肩膀:比成什么樣沒事兒,咱們就是來開開眼界。有的家長怒目相向:你給我好好比!大老遠來必須拿名次!聽到了沒?!
教育的路上誠惶誠恐,總覺功力不夠。每次選擇往往既是我的也是你的第一次。發脾氣后常常自責。看到你一日日長大又欣慰無比。四年級后,你的腳步快了起來,我時時提醒自己努力保持一顆“少年之心”,才能跟得上你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