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除了部分抵觸感
我的英語水平屬于過了四六級的水平,以前我對自己的認知是,如果硬是讓我看英文文章和英文書的話,我也是能在詞典的幫助下閱讀下去的。但對我來講這一過程是非常耗時,甚至痛苦的。因此,過去的我還是傾向于看翻譯過的內容。但是在完成這本原版書的閱讀后,我的感覺是:“ 我能繼續看下一本英文書了,那些所謂的麻煩和苦痛其實也沒什么”,且按書里的觀點是
The pain of your weakness and mistakes is a chance to improve yourself. don't allow them make you upset.
2.克制了查單詞的沖動
以前我在非考試時間,看英文時,是邊看變查詞的。但在做了一些功課和咨詢了一些高手的建議后,我開始克制閱讀時,想把每個單詞的意思都弄懂的沖動,因為這個行為會嚴重影響對整個段落的理解速度,影響閱讀的連貫性,最后會帶來閱讀挫敗感,帶來負面情緒。
當然也不是完全不查,我的原則是
查那些非常非常非常影響理解的詞,或者是反復反復反復出現的詞。
最后,整本書閱讀下來,我只查了10次左右的單詞。
3.學會了跳讀和選讀
可能是學生時代考試養成的習慣,以前,我總是希望能把書的每個章節,每個句子至少都看一遍。但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學會了跳著段落看,選擇性的看那些和我相關度高的內容。
自己想想,看中文書的時候,自己也會這么做,為什么讀英文書時不這么做呢?
4.為什么開始讀英文原版
英文很重要,這個大家都知道。我也知道,只是自己一直執行力不強,動力不足。而現在,我也不是什么突然受到什么刺激,要開始提高英文水平,而只是自己處于職業gap期,有一段時間能好好正視英文水平問題。
但是,我的確沒有忘記,那些刺激和雞血們:
1.上學打工時,因為能和老外聊兩句,就得到同事們的稱贊。
2.自己所在的領域的前沿的相關資料,很多都是英文的,因為自己沒有用英文的習慣,進而養成了等待中文版的喂食的節奏。
3.出國旅行時,因為英語只會蹦幾個句子,因此只能用著手語+google進行著別扭的交流。
4.看到一個人,就是翻譯國外的文章放到自己的blog上,竟然慢慢的也形成自己的圈子影響力。
……
對我而言,讀英文原版書,是一個養成英文輸入的必然和自然過程而已,而我也剛好有時間和精力而已。當然我也希望,以后忙起來時,也能繼續。
5.推薦這本書
書是讀不完的,當你進入功利性的看書狀態時,肯定就是要看有用,有興趣,寫的好的好書,《principles》正是這一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對沖基金創始人,雷·達里奧(Ray Dalio)。這本書總結了他60多年的人生中,自己實踐和觀察周圍其他優秀的人的行為原則。
內容很贊,我就不吹了。另外,我感到贊嘆的是,書中內容所用的詞匯,我感覺就是高中到大學四級之間水平,但是他卻用這些簡單的詞匯,寫出了一個個抽象和深刻的道理。
另外推薦李笑來的知筆墨上的電子版:
http://www.zhibimo.com/books/wang-miao/yuan-ze
這個版本是中英文對照版,有些句子比較難懂時,可以參考中文翻譯。
6.推薦部分摘抄和簡評
我摘錄了部分和我相關的原則,并附上我的簡評。相信這些對即將畢業,和工作1~3年的人會有幫助。
http://www.lxweimin.com/p/d0a1b6b1e1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