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個前奏——正兒八經搞個笑
“叮咚!”
門一開,我尾隨四小只從電梯里出來。腳剛踩到地板上,我就緊走兩步占了個第二的位置:“我們比比誰先到教室。”
剛說完,前面的洲腳步間發出的哧啦哧啦的聲響頻率增強了。康“誒”的一聲從我身邊飄過。煊一向是比較淡定的,她就哼著歌,“沒事兒人”一樣往前走。最有意思的是冬,一般我話音剛落,她就會猛地加速,毫不留情地把我這位老人家甩到最后,嘴里還發出特有的笑聲:“穆老師要墊底了。哈哈……”然后,就快速扭著小屁股,消失在拐角處……
果然,冬仙就是冬仙,沒掐指也算對了。
還沒走到教室,就聽到他們各自報著自己的成果。
“我第一。”一般是洲 ,不過也可能是康。喊完之后,如果先彈一陣自創藍調的就是洲,彈一陣自創鄉村音樂是康。
“哈哈哈,穆老師最后。”我每次一進去,總能得到冬這樣的問候。煊的順序大多時候是猜出來的,這時,從她的位置傳來最近剛學的曲子。
二,臺下每天功里的故事
琴音響起的時候,最先吸引我的是洲。只見他皺著眉頭,靠著墻站著,手指撥動琴弦,一股子強拉過去但又很和諧的憂郁氣質就撲面而來。也許是為了加強效果,他的整個身體都在隨著彈奏搖動。彈著彈著,有時他還會閉了眼睛。那感覺就像是,正站在上萬人的會場舞臺上,聚光燈正打在他身上。
旁邊的冬呢?做起事情來,一貫細致,練琴也不例外。她總是一個音一個音的摳。目光往后一飄,康正低著頭。他結束了鄉村音樂,開始了最近曲子的練習。只見他彈彈停停,思考一小會兒,接著彈,儼然像是一個正在創作新曲子的音樂人。煊,這個時候,是我們的彈唱主力,一邊彈一邊唱。一個學期,天天如是。
歲月寧好,大抵也可以把這個舉成例子了。不過,有時也會發生些小插曲,給故事加點料。
記得剛開學的時候,因為是剛開始學習小尤,孩子們還不習慣,就會出現手指磨紅甚至是磨出泡的現象。這個學過弦樂器的都有點感受。剛開始的一段時間,教室里除了初學者慢慢進步的琴音,還夾著一個孩子的聲音……
“我的手指好疼呀!都要起水泡了。”
“不行了,我不能彈了。”
“哎呀,哎呀”
……
每次聽到這樣的話,都會有些糾結,一方面孩子小,手指嫩,很容易起惻隱之心。
“我干啥呢?TA手疼了。”
另一方面想著,磨手是跨不過去的階段,停下來只會以后重新磨起,還有……
“很疼嗎?疼的話建議你先休息一下,然后緩過來再接著練!”好吧,我心里怕ta往后退。退這種事情,只有主動性起點……
“哎呀哎呀!手疼。”
“那你也可以用撥片替換一會兒嗎?不過,建議你多堅持,不要退回去。”
忍住了沒說:什么彈小尤,磨手指是繞不開的階段。不過……哎呀哎呀……
其實,面臨這樣的問題,思想上多少會打幾次架。一方面覺得,孩子還小,一定是需要情緒照顧的。一方面,想要TA可以借此培養挑戰精神和意志力。不過,最后不會冒進,也不會冒退,一邊照顧ta情緒——ta就是手疼了,慢點吧!邊彈邊想辦法。一方面,鼓勵TA彈,暫時換成撥片彈;彈會兒歇兒地彈,只要不停下。ta只要彈,一定看得見,然后讓全班看見,慢慢的……
“我覺得你比昨天好多了,多練習了一分鐘呢!”
……
“我今天手指好多了,沒有那么疼了,所以中間休息了三次。”
……
“我覺得,你進步真是太大了。你看上一周,彈的時候還要停下來休息呢?這一周你幾乎是一直在練習。”
“我今天用撥片彈了一半,用手指彈了一半。”
……
“我會彈小星星了。”
“肯定是你堅持練習起效果了,恭喜你挑戰成功。”
慢慢的,從剛開始,抱著琴坐一早上,到能練習五分鐘,再到七分鐘,再到十分鐘,最后到十五分鐘,到20分鐘。從剛開始,休息好幾次,到最后,彈完,對照譜子接著練習。教室里,再也沒有“哎呀哎呀”的聲音,只有琴音。甚至有時,還會提醒他們樂隊的其他成員;
“這一段,你的節奏需要再慢點。”
“我們亂了。”
“我來起拍子吧。”
最終,小尤沒有成為她的攔路虎。反而給她帶來了樂趣。
三,琴音……不只清晨
這樣一日日的練習,讓他們每一天的清晨都能與音樂相伴,也迎來了小橋舞臺上一次次更加華麗的綻放。每一次小橋都是他們不斷練習之后的慶典。
不過,更讓我為他們感到高興的是——他們對小尤的熱愛。這個是這門學科以及其背后滿心熱愛的老師帶給他們最好的禮物和祝福。
早進教室的一小會兒,撲過去練;吃飯的人太多,等候的時候回來彈一會兒;課下抱著相互切磋;小尤下課了,圍著馬老師求教探索……坐著彈,躺著彈……
很多時候,我已經看不到這個學科了。我只看到了音樂,看到了學生在一個心有熱愛的老師的引領下,圍繞在音樂這一偉大事物的周圍——探知,舞蹈,吟唱。一個領域就這樣經由一個老師,敞開了它富有寶藏的世界的大門,給愿意走近它的人們帶來享受和歡樂。
四,如果它能帶給你快樂和探知的愿望
有人會有一些疑問吧——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音樂家呀!天天搞這些有什么意義呢?
是呀!不是所有現在上學音樂的孩子都要成為音樂家,就算是那個現在最沉醉的,彈得最好的孩子。最后也不一定會選擇或者真的成為一個音樂家,但是,當他彈起來的時候,總讓人感覺她在飛翔。他愿意在自己的時間內,在自己的生活中,特地留出時間做這樣的飛翔,并且,無比享受和快樂。此時此刻,不就夠了。
也許未來他就選擇在這個領域練習飛行,自由翱翔。也許,這片天空只是他的暫時停留,終要路過,這里最后也只是他偶會回來,稍作停歇的寧靜之地……誰都無法真的說準。不過,那個此刻在一個領域感受過“飛”的孩子,生命因此一天天豐盈的孩子。有一天他會更想要尋找自己最熱愛的領域,在那片天空練習飛行吧?
音樂如是,其他也如是。就像是美好的清晨喚醒美好的一天。一次這樣深受祝福的體驗,肯定也會喚醒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