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高中畢業(yè)的時候大家都很瘋。
學(xué)校的走廊燈光昏昏暗暗,成堆的卷子書本被扔進垃圾桶,像是一場盛大的告別慶祝儀式,慶祝我們熬過了這三年,即將有一個新的開始。
于是那個假期玩得很嗨,和同學(xué)逛街吃飯旅游聊天,直到時間追著到了八月的尾巴,我們被一張張車票寄往不同的地方才發(fā)現(xiàn),我們,是真的要各奔前程了。
八月中旬送別高中好友,方式很簡單,兩個人一起吃了頓飯,隨便聊聊天,然后在岔路口分開。回來的路上我一直在聽那首老歌《祝你一路順風(fēng)》,心里突然就有了離愁。
好友是一個熱情豪爽的典型東北妹子,卻一路南向瀟湘,到了湖南。我有時在想,從沈陽到長沙到底有多遠?是一天一夜的火車?還是三個小時的飛機?這一路太遠,一別就難相見。曾經(jīng)坐在教室一回頭就能看到的人,如今登高臨遠也再難望見。
我離開之前一直想和一個朋友見一面,卻忙忘了時間,離開的前一天晚上收到她發(fā)來的祝福視頻,一下子就濕了眼眶,我們都要分離,山高水遠,彼此懷念。
就這樣,在某個沒有課的下午,看書時無意中看到這句詩——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xiāng)。當(dāng)時心底的感情一下子就被勾了起來,這句詩寫得那樣真實,感同身受。遠鄉(xiāng)便罷了,一句“遠遠鄉(xiāng)”,一下子就勾起了離愁。
于是我看地圖的時候目光無意識的就在找尋那些城市,那些散落在天南地北的城市,都是我的“遠遠鄉(xiāng)”。我也在想,有沒有人和我一樣,會用手指撫過地圖上的山川河流,最后停留在我所在的城市?
可是我們終究要一個人長大。
我們終究要各奔東西,去追求自己的夢想,然后在某個春光正好的地方,想起某個人昔年的模樣。
在通信科技發(fā)達的如今,我們和“遠遠鄉(xiāng)”的朋友見面也非難事,心里卻依舊想抱抱那個人,想拍著ta的肩說一句,還好嗎?
我們應(yīng)當(dāng)就這樣長大,這樣放手,把所念人存在心里。畢竟,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我倒覺得,那句詩應(yīng)該改一下了,這樣能給人以溫暖,以釋懷。
于遠遠鄉(xiāng)處,有我所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