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訪劉伶古臺

? ? (本人原創,文責自負)? ? ? ? ? ? ? ? ? ? ?

? ? ? ? ? ? ? 兩訪劉伶古臺

? ? ? ? ? ? ? ? ? ? 徐民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劉伶古臺位于棗莊市市中區西王莊鎮陳劉耀村東南,為古嶧縣八大景之一。此地三面環山,原先有一大一小兩個土臺,當地人稱之為“大臺子”、“小臺子”。傳說晉代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曾醉酒于此,故得“劉伶古臺”之名。后來由于修了水庫,“小臺子”淹沒于水中,而“大臺子”則因為高出水面四、五米,現在仍能依稀可見。

古嶧縣八大景多為以山水風光著稱的自然景觀,以先賢遺跡聞名的相對較少,僅有“許池綠波”和“劉伶古臺”兩處。而劉伶又是一位放浪形骸,樂酒豪飲之人,杜康造酒醉劉伶的傳說廣為流傳,其撰寫的《酒德頌》為千古名篇。這樣一位以酒聞名的“酒仙”,何以會在古嶧縣留下遺跡,其遺跡又何以會被列入古嶧縣八大景之一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曾兩次尋訪過劉伶古臺。也許是年代久遠、水庫淹沒的原故吧,第一次的尋訪頗不順利,雖幾番問詢,多處找尋,但終究未能分清哪是土崗,哪是古臺,只好無功而返。然而心里卻總是覺著有點遺憾,于是便又有了第二次的尋訪,不曾想,這第二次的尋訪卻有了意外的收獲,不僅看到了劉伶古臺,而且還聽到了一些有趣的故事,感受了此地曾經的地域風貌和人文古韻,可以說是令人驚喜,收獲頗豐,盡興而歸。

此地有三個相臨且皆含有“劉耀”二字的村莊,分別是傅劉耀、馮劉耀、陳劉耀。通過與當地人的交流,在第二次尋訪中,我意外且驚喜地尋訪到了流傳于此地的一首打油詩,其詩云“對門兩座廟,一步碑孔橋,五路三江水,一樹兩個繚。”這首打油詩之所以讓我意外且驚喜,是因為從當地的幾位老者那里,讓我弄明白了詩中的含義,原來這首看似簡單平實的打油詩,其內涵卻很是豐富,別有趣味。所謂的“對門兩座廟”,是指此地有兩座古廟,一座名為觀音廟,另一座名為結義廟,兩座廟隔橋相對,并且恰巧門對門。結義廟中的兩棵銀杏樹粗達數圍,據說樹齡已有二千余年。而中間的古橋則是用石碑鋪成的三孔橋,橋孔不大,一步一孔,故名“一步碑孔橋”。棗莊一帶的地方方言中,“百”和“碑”發音相同,“一步碑孔橋”乍聽起好像是有上百個橋孔似的大橋,因而特別有趣。尤其讓我驚喜的是,古嶧縣原來不僅有“八大景”之說,還有“八小景”之說,這“八小景”之中的一個小景,其名就為“一步碑孔橋”。不知此橋是否就是彼橋,如果是,那么,此地不僅有“八大景”中的一景,還有“八小景”中的一景,“一地具兩景”,此地真可謂是風水寶地、風景獨具了。至于“五路三江水”那也是別有趣味的,所謂的“五路”指得是此地附近有五條水溝,水溝大多三至五米寬,溝深也就兩米左右,平時水淺,一般不足一米,夏天發水時水才深些。聽老人們講,原先的溝水非常清澈,水底下都是細沙,小時候他們常在水溝里洗澡。而所謂的“三江水”就更奇葩了,指的竟然是橋面之下三個橋孔的流水,每個橋孔的流水代指一江之水,那么三個橋孔的流水,不就是“三江水”了嘛。講到這里,老人們都忍不住“哈哈”地笑了起來。對于“一樹兩個繚”,老人們介紹道,“一樹”指的是結義廟中的銀杏古樹:“兩個繚”中的繚,指的是古樹枝上向下生長的樹疙瘩,也叫樹瘤子。傳說“樹長千年生一繚”,這棵銀杏樹上生了兩個繚,由此可見其樹齡之長了。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詩中所寫的風物,現在除了銀杏古樹尚存外,其它的皆已面目全非、蹤跡難尋了。盡管如此,這首打油詩,卻依然猶如此地昔日風貌的導游圖,循著它,可以讓我們通過想象,去品味、感受那曾經的古風古韻和地方風情了。

這首打油詩機巧幽默、詼諧有趣,其風格頗具劉伶之風,其中似乎也隱隱地帶有些劉伶微熏的酒意,既平白如話,又巧妙機智,句句有數字,處處現風物,精妙概括,生動活潑,幽默風趣。與劉伶古臺相互呼應,大有異曲同工的意味。

不僅于此,此處與劉伶相關的遺跡眾多,諸如劉伶墓、劉伶河、劉伶古臺等等。據《嶧縣志》記載,“劉曜村在城北十余里,即劉伶莊。以晉劉參軍墓在此,故名。今云劉曜者,蓋音謬也。按《金史》,天會九年夏,撻懶之眾自淮東歸淮北,休兵于宿遷駱馬湖。至七月北歸,以劉豫請兵戍邊,留太乙孛堇屯劉伶莊。訛里也,屯淮陽,所云劉伶莊即此。蓋地與淮陽毗連,勢援相接,故應爾也。村左山麓有土臺二方,廣數畝,土人往往得遺鏃其上,疑即當時屯兵之所。而今人則以即參軍釃酒處,遂成韻事。”

關于劉伶古臺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上述《嶧縣志》中所言的“村左山麓有土臺二方,廣數畝,土人往往得遺鏃其上,疑即當時屯兵之所。”這種說法是說古臺是古代的軍事設施,是人為夯筑而成的土臺。另一種說法是當地的民間傳說,傳說“劉伶醉酒于此,酒醒后歪歪扭扭地爬起,踉踉蹌蹌地行走,可是沒走幾步,就覺著右腳硌得慌,于是脫下鞋來一看,鞋里竟有塊小石子,就把小石子從鞋里磕了出來。不曾想,這小石子一磕出來就變成了大臺子。接著就向前再走了幾步,又覺著左腳也硌得慌,脫下鞋來再一看,發現里面也有塊小石子,就把小石子又磕了出來,磕出來的小石子也變成了個土臺子,這就是小臺子。”當然這是民間的戲說,雖為戲說,但更有趣,讓酒仙劉伶更有了仙氣,讓此地更多了傳奇。正如《嶧縣志》中所言的那樣,“遂成韻事”。

對于劉伶及其在當地所留的遺跡,明朝時期嶧縣名士賈三近撰寫的《晉建威參軍劉伶墓記》寫得最為清楚,因碑文較長,僅摘錄部分,其文曰:“按《晉書》,劉公名伶,字伯倫,沛國人也。容貌甚陋,放情肆志,常以細字宙、齊萬物為心。與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攜手入林,更益以山濤、向秀、王戎、阮咸為竹林之游,世所稱竹林七賢也。”賈三近在這里簡介了劉伶及其并列七賢之事。接下來他又寫道,劉伶“嘗為建威參軍。以壽終于嶧東北劉曜村,有公墓在焉。嶧在晉為蘭陵郡,距沛僅百里,城東北多佳山水,公數往來游眺,樂而忘歸,此其置鍤處也。冢東南山麓有兩臺對峙,下有河水一曲,混白類酒,皆以公名命之,謂其臺曰伶臺,謂其水曰伶河,土人相傳皆公釃酒處也。”以上是賈三近較為詳細地寫了劉伶終葬于此地及劉伶古臺的來歷。在碑文中,賈三近對劉伶的評價寫得最準確、最精彩、最傳神。他這樣寫道,“世以公倘徉泉石,流連杯酌,謂公‘酒人’也。然公豈酒人哉,王室陸沉,忠臣灑涕,廣陵調絕,義士興嗟。公于時事重有慨焉,蓋托于酒而逃焉者也。公豈酒人哉!公于文翰未嘗厝意,然即其對婦禁酒語,讀之令人當食噴飯,諧謔跌宕,即東方生且奴視之。至酒德一頌,‘以天地為一朝,萬期為須臾,日月為扃牖,八荒為庭衢’,氣排山河,襟麾宇宙,漆園老吏,且當北面。公固達人,非酒人也。當其驅車東游,穿林藉草,登高臺,臨清流,左攜阮步兵,右拉嵇中散,挈盒提壺,操卮捧罌,吞吐煙霞,沈酣風月,掀髯長嘯,云谷應聲,寧知乾坤為何物,塵世之幾時哉,茲固一代人豪也”。賈三近對劉伶的評價很高,他評價劉伶的諧謔幽默、機智乖巧勝過東方朔;其超然灑脫、胸襟開闊不次于莊子。并明確地指明劉伶不是酒人,是達人、是人豪。賈三近真不愧為古嶧縣的一代文宗,其對劉伶的評價真可謂慧眼獨具,高屋建瓴,深刻精到。而其文辭之優美,文筆之精妙,文風之老辣,更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賈三近真可謂是劉伶的千古知音。

賈三近對劉伶的認識理解和評價,確乎是精到而深刻的。劉伶的酗酒、放浪、怪誕等行為,是對當時社會動蕩、朝政陰暗、世風兇險的反映,表現了竹林七賢之類士人的一種特殊心態和行為狀態。他們面對迫害,不得不借酒澆愁,以酒避禍。但是,他們飄逸灑脫、卓然不群、笑傲人生的才情和不媚權貴、不懼奸侫、蔑視宵小的風骨,卻是令人肅然起敬的。也許,這就是“劉伶古臺”之所以能夠名列古嶧縣八大景之一的原故吧。

“一代高風野水邊”,這是明朝詩人王瑛所寫的《劉伶臺》中的一句詩。冬日里,站在水庫之旁,面對雜樹叢生,殘存于水濱之中的“劉伶古臺”,我不由地心生感慨,想起了這句詩。于是乃步其詩韻,并集采賈三近所撰碑文中的部分辭句,草成“古韻”一首,書錄于此,以期與大家分享。

? ? 詠劉伶古臺

一代高風野水邊,

才情飄逸尚依然。

操卮捧罌酣日月,

掀髯長嘯吐霞煙。

穿林藉草登高臺,

挈盒提壺游河山。

七賢竹林留佳話,

酒德頌賦千古傳。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030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310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951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796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566評論 6 40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055評論 1 322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142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303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99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83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899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409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35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520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757評論 1 282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528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844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