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有一位才貌雙全的才女,姓郭。她有一個當官的父親,名叫郭宣,她經常會將自己在閨閣中寫的文章交給父親審閱。郭宣沒想到女兒胸懷大志,從她的文章中能看出堪比男兒剛強的性格,如為男子必定在官場上有一番作為。大喜過望的郭父將女兒的文章交給同僚翻閱,被同僚們稱之為奇文。就這樣,郭小姐才女的名聲就傳播了出去。
郭父有一同僚叫徐突,他們都在金陵做官,也就是現在的南京。徐突仰慕郭小姐的才華,便請求父親向郭府求親。徐家家風廉潔正直,與郭父不謀而合,對徐突也十分欣賞,于是同意了這門親事。
徐突和郭小姐成親后,一連生了四個兒子,一家人生活和順,十分幸福。但好景不長,幾年后徐家受到權臣的陷害,家中無故遭遇大火,一時間生活陷入困境,只能返回原籍江蘇省,幾經周折又來到山東某地,成立了大徐村。
徐突經歷了這一番波折后變得悲觀抑郁,厭棄世人,在某一日夜晚悄悄的離家出走了。當郭小姐發現后徐突已經不知去向,為此只能自己獨自挑起持家教子的重擔。但一個女人少有收入,期間辛苦不言而喻,可郭小姐非一般女子,她自幼翻閱古籍,知道古有孟母三遷為孟子,現在她自信可以教好孩子,擔起一個家的重任。索性四個孩子都懂事聽話,從小就懂得勤奮好學,幫母親分擔家務。
十年后,長子科舉考中進士,之后幾年,剩下三個孩子也相繼考中進士,朝廷開始重新重用徐家的四位公子,后來皆提升為尚書。郭夫人也因教子有方被傳為佳話,后來上報朝廷后被賜為"尚書"之號。
又過來二十年,一位年邁的游僧在徐家門前徘徊,這人正是當初離家出走的徐突。原來他離家出走后就到寺廟出家了,多年來云游四海,早已放下當初厭世的情緒,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有些想念親人,這次回來就是想偷偷看看他們,但沒想到曾經破敗的徐家早已變成闊綽的徐府。就在徐突不敢上前時,一位老人家卻認出這是自己原來的主子,立馬進府稟報老婦人。
正巧四個兒子都在家,郭夫人聽聞后立即和四個兒子出門迎接,但是徐突已經離開了。郭夫人急忙派仆人四處尋找,終于在一座破廟中找到徐突,但是徐突始終拒絕與郭夫人和孩子們見面。當初他拋妻棄子,實在非男子漢所為,現在孩子在郭夫人的培育下已經成才,徐家也被朝廷重新重視,他一個沒有擔當的人有何面目見他們,他不僅不是一個好丈夫,更不是一個好父親。
郭夫人心地善良,早已不計前嫌,對徐突寬容相待,立即讓四個兒子前來拜見父親,徐突感動不已。三十年后,這一家人終于得以合家團圓。
母親,不僅孩子的啟蒙老師,更是未來路上的引路人。現代家長們總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有時你該問問你自己,你是否做到一個好母親、好父親該做的了?是否讓孩子在父母這一關就已經輸了呢?
物質的充實比不上精神,愿孩子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