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理清思路
前言
1、找一個別人無法代替的身份
建立自己的風格和專業(yè),把自己當作一項事業(yè),當成個人品牌在經(jīng)營,幫自己建一個別人拿不走的身份,而不是社會價值下的職位。
書單:李欣頻《十四堂人生創(chuàng)意課》?
2、10000小時理論:時間累積不代表成果累積
10000小時理論成功的前提是,你的每1個小時,都非常專注,非常高效率的投入。
注意:10年的工作經(jīng)驗不等于1年的工作經(jīng)驗重復10年
書單:《異類》
3、當前社會的發(fā)展方向
高學歷
高創(chuàng)意
高執(zhí)行力
高效率
高表達力
高洞察力
4、卓有成效的職場人
做正確的事 (方向第一)
正確地做事?(努力第二)
一、課程概括
1、認清自己,趕走壓力:理清思路->捕捉、趕走壓力->知識管理
清楚自己的時間花費在哪里,才可以理清思路。?
2、完善系統(tǒng):清單->行動->復雜任務
清單的整理,行動的規(guī)劃,管理復雜任務,如何克服拖延。
3、方法論:提升專注力->總結(jié)和計劃->習慣與培養(yǎng)
二、吸干時間和精力的水蛭
浪費時間的項目:電視,游戲,電話,社交網(wǎng)站,新聞……
每個人都會犯的錯誤:找東西,不停回應對方的來電
完美主義者:永遠要更好的東西——取自己所需就好,less is more
有多少時間,在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呢?
三、解決方案:時間日志
1、一定要寫下來!!!
每個人對時間的感覺不同:例如說我回家大約需要10公里的路程,20分鐘的時間,那么下一次我要去其他地方,20公里路程我又需要多少時間?
????時間段 ???+ ??事件 ??+ ??消耗時間
??9:00-10:00 ????英語閱讀 ????60分鐘
堅持最少7天,記錄從起床到睡覺的時間開銷。分析自己時間到底消耗在哪里!
2、如何做?
(1)只要做了就進行一個如實的記錄,就像記賬一樣
(2)不要把應該做的事情和實際做了的事情混為一談:例如你上課沒有聽講但是你應該要聽講
3、 這樣做的好處?
(1)主動節(jié)省自己的時間
(2)可以對時間的開銷進行一個良好的復盤
四、怎么過一天,就怎么過一生
你要的是重復365天的昨天的日子么?如果你就這樣,像你今天記錄得一樣,度過365天,你愿意嗎?你的人生會變成什么樣子?
要——堅持
不要——改變——如何改變?先進行分析
五、分析時間的開銷
時間方面
1、什么活動占用時間?
2、誰在占用你的時間?
3、哪些時間是被浪費的?
4、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是什么?
事件方面
5、哪些事情可不做?
6、哪些事情可以委托別人做?
7、哪些事情是在浪費別人時間?
8、哪些是有貢獻的事情?
六、計劃時間
通過時間日志培養(yǎng)對時間的感覺
有的放矢的做計劃
形成較為規(guī)律的時間表
注意:日程表安排上要留有余地,從容面對任何突發(fā)的事件。
練習:時間日志的建立
第2章:清空大腦,趕走壓力——GTD工作法
一、大腦是用來思考的,不是用來記事情的。
1、尋找自己的收集箱
找到自己合適的收集箱,把事情分類收集,讓事情做起來有條不紊。
盡量減少收集箱的個數(shù),合適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2、清空大腦:要求:100%收集,清空大腦。
最簡單的工具—— 紙筆,記錄需要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隨時到來的靈感。例如短信、電話、待處理文件、事情、郵件、想閱讀的書籍、想看的電影、網(wǎng)頁信息、圖片、想做的事情、隨時的靈感……
二、高效秘訣: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三、工具推薦
1、便簽或便利貼:隨時記錄下想做的事情或要做的事情。
2、印象筆記Evernote(等等類似的軟件):收集信息,保證多平臺數(shù)據(jù)同步。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記錄的任何筆記。
3、收納盒:一定是實體的收納盒或者抽屜。放在里面的實物都是待辦的。
4、雙層文件盒:分成兩層的文件盒。上層的稱為in,放準備處理的文件。下層的稱為out:放已經(jīng)處理好的文件。
四、記錄的目的是為了復盤
第3章:明確意義,建立清單?
一、整理大師的“整理秘籍”
推薦書籍:《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1、丟棄
只要令你怦然心動的東西就把它留下,如果不是,就把它“扔掉”。需要做減法,可以建立一個物品清單,購入消耗等等需要及時更新,只要看清單就知道還有什么?
2、各居其位
所有的東西都放在各自的位置。在清單上面予以體現(xiàn)。
3、完璧歸趙
東西從哪拿的,放回哪里去。我的桌子一般是比較亂的,原因就在于我很多時候沒有做到這一步。
二、原則一:Less is more 少就是多,極簡主義
人生就是要不停的做減法,不能什么事情都做,什么事情都親力親為。你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時時刻刻教自己做人!專注于那些你所要做的,所要達成的目標。
三、原則二:2分鐘原則
戰(zhàn)勝“拖延癥”,如果一件事2分鐘就可以做到,就直接做完,不用收集下來稍后處理。
四、明確意義,建立清單——必須很熟悉
把所有需要處理的事情各歸各類,建立梳理一個清單,按照清單來做事情。
1、等待清單 (委派、授權(quán)、外包——及時跟進督促)
委派、授權(quán)、外包,不用什么事情都自己處理,把事情交給團隊合作伙伴或者最擅長的人去做,要及時跟進督促,了解事件的完成情況。
靠大家的力量,永遠比自己的力量要強!
2、日程表——必須做
(1)有明確事件限制的事件,列入日程表。規(guī)劃你的檔期。
XX點 做什么事情 ……
(2)合理規(guī)劃:知道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情。
(3)團隊分享:一個團隊的成員,可以分享出自己的日程表。這樣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可以清楚的知道對方現(xiàn)在是不是正在忙。
3、暫緩執(zhí)行 Someday/maybe,想做但時間不確定
雖然不知道會不會做這件事,但只要記錄下來,就有實現(xiàn)的可能。
4、項目 Project,即刻要做的,已經(jīng)提上日程的事情。
5、盡快做 To Do List,必須做,但不是即刻要做的事情。
6、參考資料
以項目為核心的資料
以知識體系為核心的資料
做過的工作項目、新朋友聯(lián)系過的電話號碼、客戶的地址……等等,必要的話,都需要記錄下來,以便下次需要這些資料的時候,找不到。
7、每日梳理
如果是之前事情太多,可以把之前的文件都放到一個文件夾里面。之后用到什么就搜索什么,另外標注名字很重要,很快就能在電腦上面搜索!
五、零態(tài)清爽 Inbox Zero——GTD《搞定》(我用的滴答清單)
1、收集
“清空大腦,趕走壓力”是把大腦清空,把所有的事情都放進收集箱。
? ?最簡單的工具—— 紙筆,記錄需要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隨時到來的靈感。
2、分類
“零態(tài)清爽”的概念,是把收集箱內(nèi)的所有事情,都各歸各類。需要及時處理的、暫緩執(zhí)行的項目都一一歸類好。
3、清空
把收集箱“清空”放到上述清單。
4、做事
下一步再按照輕重緩急,去按照你的清單處理事情。
六、工具推薦要點
跨平臺支持
清單支持:今日待辦、下一步行動、明日待辦、日程……
情景支持
項目支持
練習:1、逐個清空收件箱2、將事件加工成清單
第4章:管理行動?
一、事情遲遲不能啟動的原因是什么?
1、定義太模糊,找不到第一步行動。
萬丈高樓平地起。思考:你能為別人做什么?如果不能就要找到提升的方向,問行業(yè)里的扛鼎之人!
2、行動加工公式:動詞+場景+人物=行動
在 手機上 設置一個提醒 參加 公開課
打電話 給 某同學咨詢 TOEFL考試
3、多項工作先按照地點情景
切換任務帶來的額外開銷,避免因為地點不同,來回奔波造成的額外開銷,專注帶來高效率
如果有多項任務等待你去處理,應該按照地點情景先分類,把在一個地點的多項工作統(tǒng)一處理完了,再處理另一個地點的工作。
二、情景清單
電話清單、郵件清單、購物清單、外出清單、上網(wǎng)清單 ……
1、上網(wǎng)
書單《哈姆雷特的黑莓》
(1)不知道上網(wǎng)干什么,所以在網(wǎng)上閑逛(成本低)。
(2)應對方法:1、拔掉網(wǎng)線 ?2、制定上網(wǎng)清單
(3)上網(wǎng)清單
在上網(wǎng)之前,仔細想想看自己要做些什么,然后記下來。
如果想要上微博、豆瓣、人人等社交網(wǎng)站,可以借助“計時器”。在手機上設定一個時間,比如20分鐘。時間一到,就立刻關(guān)閉瀏覽器。
郵件清單:郵件1、郵件2……
微博(人人、豆瓣、其他)清單:事件1、事件2……
其他清單(自定義)
2、時間計劃
今日待辦、明日待辦、本周、本月、季度、年度、暫緩
有的事情一直拖延,是因為時間定義的太模糊。
如果一件事要在一段時間內(nèi)完成,必須給自己定一個明確的時間目標。
三、收集欄——風琴夾工作法
需要工具:風琴夾(可代替)、便簽、筆
在做一件事的時候,遇到的任何不緊急的事情,都把他們一個一個記在便簽上,然后放在inbox(風琴夾)中,不中斷手中的工作。
風琴夾一般分為12層,每一層都可看作一個收集事件的盒子。
12層大致可分:收集欄、今日待辦、明日待辦、本周、本月、馬上做、等待、項目1、項目2、項目3、項目4、想法……
“收集欄”是隨時記錄下的任何事件。每天空閑時,要整理收集欄,把所有時間分類。該今日做的今日做,該放在明日做的,本周做的,都放在相應的格子中。每天要清空“收集欄”中的事件。
案例分析
當收到以下郵件,如何處理
會議通知:周四下午3點出席會議 —— (會議放入日程表)
某部門經(jīng)理要求協(xié)助組織一場培訓?—— 設置一個項目
垃圾郵件?—— 刪除
某網(wǎng)站年度總結(jié)文章?—— 放入?yún)⒖假Y料
正在進行一項工作,接到電話
下周五下午3點召開部門會議
請通知部門其他同事準備好周總結(jié)參會
1、寫下來一件事:周五下午召開部門會議,要求部門同時準備好周總結(jié)
2、當前工作完成后,發(fā)郵件(或其他方式)通知同事相關(guān)事宜
3、將會議日程寫入日程表,如果可能做定時提醒
4、To Do List 放入“完成工作總結(jié)”,時間 周五前
第5章:項目管理?
一、項目的定義(不是一步能完成的)
發(fā)一封郵件、打一個電話,這種一步就可以完成的事,不稱之為“項目”
想考托福、準備一場培訓、學習一門課程,這些不是一步能完成的時間,稱之為“項目”。
項目的定義:多于2步的事情為“項目”。項目可以分解為“行動”。“項目”一般需要多人合作。
二、項目處理方法
1、設定目標:SMART原則
一個項目需要設定一個目標,目標達成了,項目也就結(jié)束了。具體的 Specific → 可衡量的 Measurable?→ 可達到的 Attainable?→ 結(jié)果導向Relevant?→ 時間限制 Time-bound
目標設定舉例
早睡早起 (不可衡量)
6:30起床,23:00前睡覺,以早晨微博簽到為標準(可衡量)
多讀書豐富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不可衡量)
每年48本書,平均每周讀一本書(可衡量)
每本書寫一篇讀書筆記或做書摘發(fā)布,或保存在筆記本里為標準(可衡量)
定目標時,要根據(jù)自己的能力范圍,不可過高。如果目標過于困難,就會慢慢失去堅持的勇氣。
2、目標分解:從長期到短期 → 截止時間 → 階段時間 → 關(guān)鍵人物
(1)一個項目不可能一次性做完,需要把項目進行分解。把一個大的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的短期目標,會使人覺得目標并沒有那么苦難,避免因為目標太過困難而造成拖延。
讀一本書 → 讀完第一章
寫博客一篇 → 寫一段
背單詞 → 背單詞50個
(2)目標需要設定一個截止時間,在截止時間之前,還需要把時間進行分解成為階段時間。
如果你有一個目標,你應該想想,你每年,每個月,每天,都為你的目標做了些什么?
(3)關(guān)鍵人物
每一個時間階段都有一個關(guān)鍵人物,團隊智慧,善用人所長。
3、下一步行動:第一步行動?→?時間計劃
正確的定義問題!!!一個項目要啟動,第一步行動非常重要。第一步行動可能會很簡單,但是很多人卻不會去做,這是解決拖延的第一步。
4、項目常規(guī)化:總結(jié)規(guī)律?→?制作清單?→?回顧與分享
做每件都是都有規(guī)律可言,要及時總結(jié)規(guī)律,才能在下次有更好的成長。例如去圖書館,多久,怎么去,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書單《清單革命》
第6章:個人知識管理?
一、知識誤區(qū)
1、信息 ≠ 知識、收藏?≠?學習、閱讀?≠?思考、存儲?≠?掌握
2、知識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快速找到信息——清單化,整理化
找到專家團體——關(guān)鍵人物
應用與傳承——老人帶新人,自己改進工作沉淀成清單
持續(xù)學習——更新迭代
3、信息收集與篩選
(1)項目資料庫:
項目時間信息
聯(lián)絡人信息
地點信息
競爭對手信息
背景資料
(2)知識體系資料庫:
個人知識結(jié)構(gòu)
閱讀寫作
音樂電影
知識沉淀
經(jīng)驗積累
(3)以項目為核心的信息
隨時收集
便于查詢
隨時可以找到
(4)項目信息管理——項目支持風琴夾
按進行中的項目將相關(guān)資料放入風琴夾的一個格子內(nèi)
可以用獨立文件夾+Post帖進行收納
項目總結(jié)
從量變到質(zhì)變:知識的應用沉淀
手忙腳亂是因為知道的不夠多,事情做在前面!!!
項目信息:
信息存儲
總結(jié)與創(chuàng)新
標準化與傳承
工具與方法:
印象筆記或電腦資源管理器
博客、總結(jié)會、內(nèi)部信息分享會
制定標準化流程SOP
書單:李欣頻《10堂量子創(chuàng)意課》
以知識體系為核心的信息
關(guān)注點:明確關(guān)注點、興趣愛好、10000小時
知識庫:建議分類、利用“標簽”、方便查詢、資料電子化
工具:印象筆記、風琴夾
從量變到質(zhì)變:知識的應用沉淀
知識信息:
日常信息手機
分類、標簽、搜索
只是靈活運用
工具與方法:
印象筆記及剪藏、悅讀插件
定期對信息進行加工
案例:李敖的靈感從哪里來(真正的撕書分類)
練習:1、收集正在進行中的項目資料2、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分類3、選擇適合自己的知識管理工具
第7章:時間管理法則?
一、分析時間日志
1、你一天的24小時
5-7 起床時間(大多數(shù)人起床時間)
7-9 上班路上
9-11 工作時間
11-12 工作時間(大多數(shù)人考慮中午吃什么做什么,這段時間工作效率不太高)
12-14 午休時間
上午真正的工作時間只有2-3小時
屬于自己的時間:起床時間、上班路上、午休時間
14-16 工作時間
16-17 工作時間(接近下班時間,大多數(shù)人工作效率不太高)
17-19 加班?下班?路上?
19-20 吃飯休息
20-22 自由時間
下午真正的工作時間只有3小時
其余時間都是屬于自己的時間
(畫自己的時間軸,分析自己的時間段)
2、兩類事情
查看之前做的“時間日志”,分析一下:
時間浪費在哪里?
一天的高效時段在哪里?
思考類:(高效時段)
任務相對復雜困難
相對整塊時間
相對不被打擾
事務類:(其他時段)
流程相對熟悉
可能需要和他人溝通
對整塊時間要求不高
二、要事第一原則(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情)
什么是“重要的事情”:有成果有成效的事情
(要判斷清楚,是自己覺得重要的事,還是團隊、領(lǐng)導覺得重要的事)
“績效考核布置什么,員工就是做什么!”
高效時間做重要的事情
高效時間段做創(chuàng)造的事情
創(chuàng)造的事情:精力高度集中,凝結(jié)自身智慧的事情
三、碎片化的時間利用
等待、途中、排隊、間歇……
重點不是哪些碎片時間,而是我們能為這些碎片時間?做什么準備?
碎片時間的準備
清單:電話清單、微博回復清單、郵件清單、今日待辦
資料:英文單詞、帶閱讀的博客文章、書籍、其他
做好這些準備,就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時間
四、每日計劃
日程表:(每天第一件事先看自己的日程表)
繁忙時間
空閑時間
其他人的日程表
看看今天哪些時段有會議,哪些時段需要拜訪客戶,哪些時段是屬于自己的時間
今日待辦:(再把自己今天需要做的事情列清單)
按重要程度排序
找出最重要的意見
等待清單:
需要和關(guān)鍵人物溝通的任務
項目清單:
待辦事項
授權(quán)與委托
看看待辦清單里面有什么事情是可以拿出來當天做的,再看看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委托別人做的
五、計劃安排原則
1、尋找高效時間:
了解自己的日程表
了解他人的日程表
盡可能不被打擾的時間
2、專注工作:
盡可能關(guān)閉即時軟件
不查收
注重收集(一次只做一件事)
3、其他時間:
化整為零
按情景批次處理事情(電話、郵件等)
六、另外8小時
工作時間8小時、睡覺時間8小時、另外8小時
可以用于?學習?和?成長?的8小時,做你認為有價值的事情
專業(yè)研習、閱讀寫作、運動健身、家庭關(guān)系、心靈成長……
這8小時,就是拉開你與別人差距的8小時!
案例:老師的8小時補充:上班前:閱讀、寫作、健身
???????上下班路上:聽有聲書、聽外語
???????到家時間:讀書、陪父母聊天
???????晚上8-10點:2小時閱讀、健身你會有所收獲,而上網(wǎng)、淘寶時間不夠且會無所收獲
找志同道合的伙伴
練習1:分析自己的24小時(整塊的時間、零碎的時間、可做什么準備、實踐)
練習2:規(guī)劃屬于自己的8小時(時間段——行動計劃)
第8章:提升專注度?
一、注意力缺乏癥候群
1、起點-目標中間很多干擾
有些來自別人,有些來自自己,易走岔路
2、解決方法:一次只做一件事
遇到干擾用便簽紙寫下來收集
3、創(chuàng)造專注力的環(huán)境
火車上的閱讀體驗——周圍沒有認識的人,怕手機沒電或信號不好不玩手機,所以看書可以很專注,效率高。
二、主觀時間和客觀時間
1、每個人對時間感覺不一樣,時間顆粒度
25分鐘:等人、跑步、刷微博
2、專注能力不同
你能不能“專注”10分鐘?(禪,打坐)
三、番茄工作法
1、番茄工作法能做什么?
面對復雜任務,無從開始(分解任務,找到第一步,25分鐘,能做多少有多少——破窗理論,心理暗示集中注意力);
各種瑣事,一地雞毛;
拖延癥:越拖越久
2、番茄工作法:
25分鐘--休息5分鐘--25分鐘--休息五分鐘……
專注作用,建立節(jié)奏,保持高效。
協(xié)議“專注一項工作”+節(jié)奏=高效
3、各時間段的番茄工作法:
5-7番茄閱讀,番茄鍛煉;
7-9番茄閱讀、番茄英語;
9-11高效番茄時段;
11-12番茄上網(wǎng)清單(專注力比較差,可收郵件、找人溝通);
12-14番茄休息(休息40分鐘足夠)
四、番茄工作法+清單——吃青蛙+專注一件事
每天先吃掉那只青蛙——最重要的事情和項目,用番茄工作法專注做
——再做其他事務性工作(分情景,列清單)
五、番茄時間+時間日志——培養(yǎng)對于時間的感覺
時間段+事件+消耗時間+番茄
高效時段的時間消耗更有參考價值
六、間歇時間做什么
微運動(如俯臥撐、辦公室瑜伽)
補充水分(25分鐘一停馬上喝水)
其他(勞逸結(jié)合,讓自己狀態(tài)更好)
練習:實踐番茄工作法
1、列出今日待辦清單
2、將重要的事情分配至高效時間
3、按番茄工作法節(jié)奏工作(要是被打斷——先收集)
4、記錄時間日志
5、評估效果
第9章:總結(jié)和計劃(晨間日記)?
一、時間日志(總結(jié)和回顧的方法)
1、以天為單位,精確到小時:記錄時間--修正--培養(yǎng)時間感
2、時間日志放大:天-周-月-年-3年-5年-10年
二、日記
美好是因為無視美好的逝去(優(yōu)秀的人都有記日志的習慣)
1、晨間日記
2、九宮格(曼陀羅思考法,填滿)
每天5--10分鐘
三、五年后你會成為怎么樣的人取決于五年內(nèi)你結(jié)識的朋友和你看的書
結(jié)交和你志同道合或和你不一樣的人(微博關(guān)注)保存好聯(lián)絡方式
堅持比天賦更重要
投資健康比投資任何東西都重要
九宮格晨間日記——圖文并茂
使用軟件:印象筆記
格式豐富:可在下方增加圖片、超鏈接
日記最上方可以寫下年度目標,加深印象!
四、周回顧
1、零態(tài)清爽:清空各種收件箱;歸零
2、檢視進度:檢視項目進度;配合清單檢視
3、回顧清單:日程表;項目清單、下一步行動清單、等單清單
4、提高層面:月計劃;年度計劃;長期規(guī)劃
5、給自己一個進度條:
eg:本月完成4本書閱讀:
進度條: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目標達成
五、制定目標
1、寫下目標
2、回顧
3、做出一個行動
4、橫向來說(制定):收集捕捉--明確意義--計劃組織--檢視回顧--行動
5、縱向來說(幾萬公里):下一步行動--項目清單--短期目標--長期目標--角色責任--愿景/價值觀
寫下目標然后行動,你的人生才會在可控范圍
eg:托福考試--打電話咨詢托福備考經(jīng)驗
???????半程馬拉松--買一雙跑鞋
練習:1、對自己的時間日志做出評價2、嘗試制定自己的日記模板3、嘗試做每周回顧,制定自己的周回顧模板4、寫下自己的101目標5、每周為長期目標做出一個行動
第10章:高效工作的密碼?
一、原則:
收集捕捉——
明確意義(刪除/2分鐘/清單/項目/資料/暫緩實行/日程表)——
計劃組織(24小時,看日程表-最重要的事情,其他清單化)——
檢視回顧(時間日志、晨間日志、周回顧)——
行動(第一步行動,行動要分動詞,行動是可以執(zhí)行的,行動可分批次;一次只做一件事,番茄工作法)——收集捕捉
二、打造高效辦公區(qū)(高效原則)
右邊——收集區(qū)(筆筒、便簽、筆-“筆筒的筆絕對能使用,保持絕對不動,開會的筆包中另外準備”、實體收集箱)
左邊——番茄工作區(qū)(番茄定時器/手機定時、今日待辦清單-用便簽即可、時間日志)
左后——項目資料區(qū)(單頁文件夾、大風琴夾、便簽-寫項目名字)項目完成后歸檔,建議拍下來放入印象筆記歸檔
最右邊——工具區(qū)(衛(wèi)生紙筒-收集數(shù)據(jù)線、post貼、藍牙耳機“可以解放雙手”、手機、表、小風琴夾-可放名片)
三、打造自己的資料庫
信息收集(郵件、相片-手機照片一周傳金山快盤、短信、紙質(zhì)資料-名片、網(wǎng)頁信息);
資料加工(項目支持、知識體系、信息分類、標簽、工具);
數(shù)據(jù)同步(同步是高效的前提、電腦vs電腦、平板、手機;手機vs手機)
四、個人成長與群體學習:人脈管理--群體學習--實踐社群。
1、人脈管理
名片(紙質(zhì)名片的缺點,名片電子化,便于搜索,備注信息);
通訊錄(統(tǒng)一存放在通訊錄、云端存儲、便于識別搜索、隨時同步);
郵件列表(弱鏈接,仔細對待郵件列表,善于利用“密送功能”,誤區(qū)與雷區(qū))
人脈管理工具:
印象筆記人脈、QQ同步助手、微信備注
2、群體學習與實踐社群
共享資源--協(xié)同工作--習慣培養(yǎng)(隨時收集習慣、清單習慣、日程表習慣、要事第一習慣、人脈管理習慣、知識管理習慣)
五、工作與生活習慣
早起(unbroken time、錯開高峰、健康高效)
清單(日程表、清單)
工具(紙筆、風琴夾、筆記軟件、清單軟件)
應用方法,養(yǎng)成習慣。
練習:
整理自己的辦公桌;
選擇適合自己的效率工具,并開始使用;
加入實踐社群
分享:面對現(xiàn)實、忠于理想、腳踏實地、來日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