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昨天晚上十一點了小寶同志突然想起來要吃蛋糕,一臉期待的說“媽媽,你去給我做蛋糕吧。”我告訴他太晚了做不了了,小同志就崩潰了,“媽媽,我想吃蛋糕啊”“你不給我做蛋糕怎么行啊?”
話說,最近他好像很愛說“怎么行啊”
比如“我想看佩琪啊,你不讓我看佩琪怎么行啊?”
“我要跟奶奶睡,你不抱我過去怎么行啊?”
“我想……你不……怎么行啊?!”句型頻繁自如運用。
這是心情不好時帶著哭腔的常用句,高興講故事跟你描述一件事情時就是“然后……”“然后……”一堆然后。不得不說,他們兩個的語言表達能力很是不錯。
扯遠了
話說蛋糕,在我明確表示太晚了做不了蛋糕,明天再做,太晚了蛋糕店也關門了,或者明天直接去蛋糕店買一個時,兩個家伙跑到陽臺,然后一本正經的說“媽媽,蛋糕店沒有關門,還亮燈呢,你去買吧。”
原本只是小寶心血來潮要蛋糕,大寶坐等收漁翁之利,哭鬧中間,大寶也加入鬧騰。
我只好哄他們,“我們給爸爸打電話吧,讓他回來的時候給我們帶回來。”暫時安撫住兩位情緒。
撥電話的過程,兩位已經決定,哥哥要草莓
味道蛋糕,弟弟要橘子顏色蛋糕(他真的真的超愛橘色)。電話接通,我讓他們自己跟爸爸講,弟弟拿著手機,“爸爸,你回來給我們買蛋糕,哥哥要草莓蛋糕,我要褲子顏色蛋糕。”然后,還不忘再重復一遍,得到爸爸答應,再重復確認一次。是個執著的人。事實上,爸爸出差了,明天半夜才能到家。可是哄孩子,誰不撒個善意(求清凈)的小謊?
原本以為這樣就哄住了,于是不敢耽誤趕緊弄上床睡覺,一邊說“爸爸馬上帶蛋糕回來了”一邊在心里呼喊“求求你,趕緊睡吧”。
事實證明,靠騙真的是不管用的,你撒一個謊之后,就要用更多的謊話來圓這個謊話。
弟弟跟我睡的,十一點多點上床,一點多才睡著。無法統計我回答了他多少個問題。
“媽媽,我想吃蛋糕”
“不是給爸爸打電話了嗎,他回來就帶回來了”
“媽媽,爸爸怎么還不回來”
“爸爸加班啊,一會兒就回來了”
“媽媽,爸爸什么時候回來”
“太晚了,沒車了,爸爸走回來的,要走好久好久,蛋糕在路上”
“媽媽,蛋糕呢”
“爸爸帶回來了,你先睡吧,爸爸回來我喊你”
“媽媽,我吃不到蛋糕好可憐啊”《原諒我聽到他這句話差點笑噴了,可憐我的寶貝真的是一臉委屈一臉傷心說的這話》
“那我們給爸爸發語音吧”
發完語音話題成功繞回蛋糕……
最后真的是不知道怎么睡著的了,倒是我被折磨的失眠了,兩三點還瞪著眼睛。
哥哥跟奶奶睡,哄睡過程也是狀態百出,一直跟奶奶強調
“我要吃草莓蛋糕啊”
“我還沒吃草莓蛋糕,為什么讓我睡覺”
“我不能睡覺啊,我還沒吃蛋糕啊”
平平靜靜過了今天上午,我都忘了昨天的茬了,吃完午飯,哥哥突然問“爸爸買蛋糕了嗎?我要草莓蛋糕”弟弟在旁邊接話“我要橘子顏色蛋糕”
“買了,爸爸回來就拿回來了”
“媽媽,你看蛋糕店沒關門”弟弟指著外面大馬路說,好家伙,這吃貨的記性真不賴!還記得我昨天給自己挖的坑。
已經想不起來中間說了多少話了,只知道,我被我兒子萌的不行不行的,我深刻懺悔自己的過錯,主動出去給他們買了小蛋糕回來。
可惜,兩個家伙開心吃蛋糕的照片沒拍。現在覺得他們成長每一刻都是想記錄下來刻在心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