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開會前接到供應商送椅子的電話,由于不在辦公室開會,就打電話給同事幫忙代收。交代清楚事情,說明要幫的忙,最后表示感謝。掛完電話,一旁聽到全過程的90后前臺MM不屑地說:說那么多廢話干嘛,直接說事不就完了。要是別人跟我說那么多,我可沒耐心聽完,直接打斷:有話直說!“哈哈”,我笑著說,“可人家不是你啊。”
想起早上總經理開工作會議的時候提到的問題。年前兩個員工因口角發生打架事件,具體細則不議,總經理之所以拿到會議上來說,是想探討一下,對于這兩個95后甚至馬上可能碰到的00后,我們的管理方式是否還和以前一樣,一旦打架,雙方就做辭退處理?會議中未進行討論,會后我就一直在思考:是辭退還是給次機會?這是管理方式的因人而異還是用人形式的妥協?
再說回下午的HR專題會議,老板在說他對于HR的理解以及對HR工作方向的要求。做招聘、做培訓、做規劃,要做到和應聘者和員工沒有代溝,做員工真正想要的、喜歡的培訓,做為員工考慮的規劃。舉了去年校招實習生的例子。
先把收到的簡歷篩選過初試的人集中起來,每個人做自我介紹,然后自由組隊。自薦、評選小隊長。布置一項專業作業(如給一副平面圖,限定時間內給出一套設計方案),完成后每組推選兩人上臺介紹作品,觀看的小伙伴打分。分數最低的隊長說明問題在哪里,指出是誰拖了團隊的后腿,并趕出該隊伍。
你看過這樣的招聘形式嗎?但在這過程中,其實已經地考察了應聘者的表達能力、應變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 團隊合作以及評判能力等等。還讓應聘者覺得好玩而印象深刻。
不管是形式、方式,還是理念、想法,我們不得不配合著時代而改變,不得不配合著職場新力量而改變。不是90、95、00后們不懂得職場該有的潛規則,而是我們還沒意識到對于接下來要進入職場的大軍,我們不能再像對待當年的我們自己一樣,更不能像對待我們的長輩那樣。
因人而異,因地制宜。真正貫徹執行,可不要讓真口號假把式蒙蔽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