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看孕育詞典上說,今天你該長出“鰭”了,慢慢地會變成小手。媽媽這時候聽著胎教音樂,看了幾章柴靜的《看見》。
這是我第一次給你寫信,沖動來自于看幾頁書后,總是有想寫的沖動,你可以理解為這是媽媽的職業病。
還記得上個周六,看到驗孕棒兩道杠的時候,我和你爸爸激動地懶覺都不睡了。雖然之前好多預兆都說你要來,可我們一直不太相信。畢竟我們才剛剛備孕第一個月,而且中途還顛到內蒙古玩了一趟。
好了,言歸正傳。總而言之,從知道你存在的那一天起,媽媽就想為你寫點什么(又是職業病!)直到今天看幾頁書,便有了提筆的沖動。好了,那這封信的主題就叫——人生只道是尋常吧!
01 笑著去面對這個世間的一切
媽媽一直都特別羨慕一位高中同學,且叫她小露阿姨吧。小露阿姨出生在一個特別樂觀的家庭,在她的朋友圈,都是她和小明小麗(她的爸爸媽媽)的故事。小明小麗經常當著小露阿姨的面秀恩愛,比如小麗聚餐完,小明是一定要去接的。
其實,一開始,媽媽并不直到小露阿姨的家庭這么幸福,就覺得這個同學這么每天沒心沒肺,樂呵呵的呢!記得高中早自習,小露阿姨總是睡過頭,會被班主任罰跑樓梯。總共7層呢!小露阿姨跑上跑下,有些男同學還趁著吃早飯的時間笑她。可她每次都傻傻地笑著。
前幾天,我看到小露阿姨的朋友圈,才知道她的人生真是開了掛啊。莫名其妙地考了高中的奧賽班,高考失利,但陰差陽錯地填了提前批,恰巧報考的人很少,所以她如愿去了上海。本科以后,她還有很多無意為之的幸運,讓媽媽不得不感嘆:愛笑的女人最好命啊!
反思媽媽自身,其實一直都挺有壓力的。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你外婆也習慣了告訴媽媽很多壞情緒。以至于現在媽媽都有點怕接外婆的電話了。直到看到小露阿姨的故事,我才發現,樂觀是多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去實踐它。
寶寶,等你來到這個世界上,慢慢長大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很多事情并不是像想象中的發展。作為凡人的我們,唯有樂觀看待一切。
人生只道是平常,樂觀是陪伴你在平常中找到快樂的重要因素。
02 選擇你想要的,并且堅持下去
是啊,人生只道是尋常,我們該如何有意義地度過這一生呢?
上面提到的《看見》,于媽媽的意義很重大。在媽媽還是一個學臨床的學生的時候,是這本書支持媽媽跨考了新聞傳播的研究生。
如今看,還是有很多原始沖動在,也喚起自己的初心。媽媽畢業三年了,雖然成功地轉了行,但還沒有達到自己心中想要的樣子。而工作三年,真的是很容易自我懈怠的時候。可以說,重看這本書正是時候。
寶寶,雖然你現在還只有葵花籽兒那么大,但等你降臨這個世界后,會發現人的一輩子其實很短。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在這么短的時間里,真的能夠做好一件事情就好了。做哪件事情好呢?做你最想做的那件事!
那什么才是你最想做的那件事?我沒太想好,不過結合自己過去的經驗,應該是這樣一件事情吧:沒有人給你給錢,你依然愿意做;總是有原始沖動想去做這件事情,不做會有些難受;即使這件事情沒有別人為你鼓掌,你還是愿意堅持做下去。
也許你會跟很多人一樣,在很年輕的時候不知道自己“一生的事業”是什么,我想做好手中的事情是一條捷徑。實際上,最難的不是尋找最喜歡的事,最難的是堅持。
比如媽媽好早就堅定了自己的路,可是在實踐中還是自我懷疑了。如今,總共實踐三年才又重新確定。反觀媽媽這幾年的嘗試,你自己不喜歡的,堅持下來是沒有成就感的。那就只是苦撐,所以堅持也是自己確認喜歡的一種方式。
好了,這是第二條,人生只道是尋常,我們讓生命豐富的方法就是找到你的所愛,這意味著你找到了自己的坐標。
03 做一個獨立且獨特的人
還是跟你說說《看見》吧,這本書的作者叫柴靜,雖然媽媽一直很喜歡她。但自從我入行以后,就經歷了幾次信念的崩塌。
第一次是在研究生討論課上,媽媽的室友說她采訪矯揉造作,做的不是新聞。在媽媽備考研究生的時候,她有一個同名欄目,我幾乎撐不下去的時候就看一集。在媽媽的心目中,那就是新聞啊,可是她卻在課堂上受到了討論和批判。
第二次,更為厲害。這位柴靜奶奶后來做了一部片子,是說空氣污染的。據說起因是她剛出生的寶寶身體狀態不怎么好。但這部片子引來了巨大的爭論,從專家的權威到數據的解讀。
經歷了這些,為什么媽媽說是信念的崩塌呢?就感覺你曾經特別仰仗的一個人,轟然倒下了,你開始自我懷疑,茫然不知歸處 。
剛開始發生這些的時候,媽媽確實特別茫然,但后來這種事情多了,我就淡然了。比如某個新媒體人有一天突然說她離婚了,可是在她過去的書里文章里,她和丈夫都是很相愛的。比如媽媽同樣特別尊敬的一位校友老師,讓這個世界的黑暗面曝光,不惜自己和家人受到黑惡勢力的威脅。
你曾經特別相信的,特別篤定的,突然有一天受到沖擊了,怎么辦?答案是:總是要信點什么。
前段時間媽媽看了另外一本書,名叫《婚姻的意義》。這本書里很多關于婚姻的說法讓媽媽茅塞頓開。可是這本書卻是建立在基督教義之上的。媽媽不信任何宗教,但是暫時卻沒有發現任何一本書說的有它透徹。為什么呢?或許是這位作者信了點什么,從他的角度出發,發現了人生核心的東西。
這里并不是說我們要去選擇一個教派去信奉,而是我們要有自己的準則。說到底,是要做那個獨立的人!何以獨立?去看更多的書,走更多的路,見更多的人,形成你身上獨特的氣質。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獨立就是獨特了。
是不是聽起來特別漫無邊際,媽媽跟你說一個接地氣的,好不?
自從直到有了你之后,媽媽就特別嬌氣。以前都是媽媽買菜做飯爸爸洗碗的,這個星期媽媽可是什么都不做了。看孕期寶典說,懷孕初期的媽媽會嗜睡,會有點難受。所以本來就很能睡的媽媽,就有了一個睡更多懶覺的理由。
可是這一切,我今天發現其實并沒有媽媽想象中的那么嚴重啊。今天爸爸加班,媽媽自己回來做晚飯,吃完飯了看書,還有聽胎教音樂,一切都很充實。
所以,何以獨立?從這些小事情開始做起。畢竟,做好小事,才是最大的道理呢!
寶寶,這是我寫給你的第一封信,此時的你還沒有六周。人生只道是尋常,在媽媽的信念里,平常的人生的三個基本就是這樣了。你在媽媽肚子里慢慢地長,媽媽也要有自己的孕期小目標。等見面的時候,但愿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此文寫于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