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結婚的時候,我就跟我爸說,以后我結婚了,還是要回家過年。
“我才不要你回來過年,你在你自己家過年。”
他用假裝嫌棄的語氣說著真心又違心的話。
圖片
我知道他這里所謂的“你自己家”是指婆家。
01
如果說網絡是流言蜚語第一生產地,那么農村就是排第二。
今年結婚后,我也總是把“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的話放在嘴上,我媽總是拿白眼翻我。
“哪有嫁出去的女兒第一年結婚就自己回家過年的!”
圖片
我是獨生女,我知道他們比任何人都不習慣我的不在,也比任何人誰都想要我回家過年。
但是他們不想讓我被流言蜚語濺上一滴唾沫,所以選擇忍住思念,改變習慣。
父母的愛,有謊言有克制。
02
我和陳先生常年在外上班,故鄉也成了遠方。
與彼此父母見面的次數,都是可以靠回憶數得清的數字。
爸媽都是善解人意的人,接受我的時間注定是要被分割的事實。
最重要的是,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來為我維護與婆家的關系。
所以才會在我提出要回家過年的時候,會說出“回來也把你趕回去”這樣的話。
圖片
父母的愛有犧牲有成全,還有為子女之計深遠。
03
很久之前就看過papi醬關于婚姻觀的采訪,我無比認同。
對于男方的父母來說,他們的兒子是最重要的,對于女方的父母來說,他們的女兒是最重要的。
所以其實女婿要不要帶回來,兒媳要不要帶回來都是次要的,我們先去陪各自的父母才是最好的方式。
我最理想的婚姻只是兩個人的事,不再牽扯家庭,雙方一起過自己的小日子,但是想回家的時候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彼此融合,卻又彼此獨立。
不過,在這個年代應該是很難了。
幸運的是,我們的家離的不遠,幾十分鐘的車距,這是個讓我在婚禮上少流很多眼淚的距離。
我都不敢猜想那些遠嫁的姑娘,需要多大的勇氣。祝你們都幸福,不負遠離家鄉的距離。
圖片
結婚第一年,我會顧全大局在“自己家”過年,但是我也會驅車回“我家”吃爸媽做的飯。
預祝所有父母都新年快樂,健康幸福!
喜歡記得點贊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