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彎灣
今天刷視頻,刷到了一個街拍視頻,視頻的內容非常完整,是一個漂亮的小姐姐說的一段話:
“現在需要說服自己的一個觀點是,你可能需要單身一輩子、孤獨終老,我覺得這個才是普遍的大多數人的狀態,你認清這個你才能苦不盡、甘常在。”
“其實,你就算跟一個人在一起了,你還是孤獨終老,你不可能找到一個人,完全理解你所有的想法,在這個意義上來說,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其實遇到真愛,或者說能夠遇到一個相伴一生、白頭偕老的一個人,是非常不容易的、概率是很低很低的。”
“所以你不要把你遇到一個人跟你白頭偕老這回事,當作是你人生的必然或者說是100%能遇到的,真的是可遇不可求。我覺得這是上天給你的禮物,你首先要做到一個孤獨終老的準備吧,你可能才會更加珍惜你遇到的每一段戀情。”
真的,我覺得他說的這段話,可以給滿分100分。
我們很多人,之所以不幸福,就是在對自己、對感情、對婚姻的認知上,出現了根本性的錯誤。比如:
1、對結婚的認知就有問題
你遇到一個許久未曾謀面的朋友,你問她,“你什么時候結婚啊”,我們總覺得,結婚是人生必然,不管怎么樣,結婚都是早晚的事,最起碼它是一個人生必須完成的任務。
其實,在“你什么時候結婚”這個問題之前,還有很多基礎性的問題:你有沒有打算結婚?你有沒有找到那個你真正想跟他共度一生的人?你有沒有做好結婚的準備?
應該是先回答完了這些問題,最后才是“什么時候結婚”,結婚它本來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成就成,不成我先一個人過著。但對于很多人來講,“年紀到了”,就必須得完成這個任務。
然而,在生活中,大多數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去完成的任務,基本上都不會完成得很好。加上我們奇怪的應試教育、奇怪的家庭教育,導致了我們很多人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愛、如何去愛、怎么被愛。讀中學、讀大學都不讓談戀愛,一到大學畢業,就被趕著去相親,很快就結婚了,婚姻好不好,完全靠運氣。當然,這種運氣能夠保障的東西,實在是太少太少了,所以很多人的婚姻根本談不上幸福,基本上都在湊合過。
2、對自己的認知就有問題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誰,幾乎沒不懂得個人的世界,所以在描述兩性關系中,經常使用的詞是“擁有”。
當她有了一個男朋友,男朋友就成了她生活的重心,天天圍著男朋友轉,辛辛苦苦、戰戰兢兢去維系一段關系,殊不知自己成了“關系”的奴仆。
當她結婚后,老公就成了她的重心,天天擔心老公在外面有人,天天要查手機,要刨根問底、要監管、要跟蹤老公到底去哪兒了、跟誰去了,她會理解為這是她在愛她老公,殊不知這是最愚蠢的侵占、霸占,因為你沒有了自己的空間,于是你就會霸占別人的空間。
用馬云的話來講就是,“你如果你不想讓老婆管你,那你就得讓你老婆忙起來,當她開始忙自己的事了,她哪有那么多閑工夫來管你”。
所以,家庭主婦是最容易失去自我的人,她們忙著帶小孩、忙著應付婆婆、忙著擔心老公,最后自己都會失控。
所以,不管男人還是女人,你明白“人根本上是孤獨的”這一點非常重要,你最需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你需要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那個世界里,就算只有你一個人,你也能活得還不錯。
3、對伴侶的認知問題
就像那位小姐姐講的一樣,你需要明白,找到一個跟你很契合、能夠朝著白頭偕老那個方向發展的人,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
而不是像我們大多數人,一戀愛了,除了長相之外,啥也不了解,動不動就要跟人家白頭偕老。等分手了還在網上發什么“我不愛你了是真的,當初想跟你白頭偕老也是真的”——真的是把白頭偕老想得太隨便、太容易了——朋友們啊,兩個人要一起共度五六十年甚至是七八十年的光陰,那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
而且,很多人一有了對象,就覺得很多事都是對方應做的、自己得到什么,都是自己應得的。
據我的觀察,我發現很少有人真的打心底覺得他能和他的另一半相遇、相識、相知是一種上天的恩賜,自己應該感激。其實,如果你經常都想一件事——對方是上天賜給你的禮物,那你還會有那么多抱怨、嫌棄嗎?你還會不知足嗎?你還會不珍惜嗎?
所以啊,再回過頭去看那位小姐姐的話,就發現接下來的人生豁然開朗了。假如我失戀了、離婚了,我也不會沉迷于悲傷無法自拔,因為我意識到了人生來孤獨、一直孤獨、終將孤獨,孤獨是人生常態。人來人往,我覺得正常,當我愛一個人的時候,我心甘情愿的去愛,當他要離開,我也坦然接受。
“你可能需要單身一輩子、孤獨終老,我覺得這個才是普遍的大多數人的狀態,你認清這個你才能苦不盡、甘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