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這個評論可能會讓蘇粉虐死我
水龍吟 ·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宋)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愚子歪評】
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講,步韻都是最無聊的事,不只是因為同韻限制了思維,而是因為步韻怎么看也有步人后塵的意味(步人后塵多多少少會讓人感覺到是附庸風雅,不會寫欣賞也挺好的,附庸風雅最失斯文)。但是我不反對初學者步韻,初學者步韻是迅速掌握格律用韻的一條捷徑。因此從上面兩個方面來講,步韻詩只能算是習作,而不能算是作品(事實上步韻詩也極少有佳作)。然而,蘇大學士的詞被王國維先生稱為“和韻而勝原唱,章質夫詞原唱而似和韻”,這個評價就很高了,在我看來就相當于老師寫了篇下水作文,沒學生打的分高。當然章與蘇是朋友而非師生。
其實章的詞也寫得非常好,只不過是就楊花而寫楊花了,但是也把楊花描寫的儀態萬千,而蘇大學士從起句“似花還似非花”就為后面的比喻埋下了伏筆,后面的“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鶯呼起”一連串的似人寫法,思婦的形象在上闋已經呼之欲出了,到了下闋一切都自然而然了。
最后,我說一句可能會讓蘇粉虐死我的話,大家都忍住不要罵我啊。蘇學士整首詞都寫得挺好,但最后一句“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成了敗筆,您從第一句就沒把楊花當楊花寫,愚鈍如我也早看出來了,還非得最后蛇足這么一句呀?就如同反問句不需要寫答案一樣,他最后把答案給交代出來了。況且之前首句您已經說了“非花”了呀?還有,本來“空中紛紛揚揚的楊花”經過蘇學士的妙手描摹,已經在讀者心中形成了各種意象,或是離人的心緒、或是離人的愁思、或是離人的幽怨,可是一句“點點是離人淚”把大家的思維都限制到“淚”上了。總之,蘇軾寫這首詞就像是在打牌,本來一把好牌,前面每一步都打得相當精妙,最后兩步出錯牌了,雖然沒輸了局,但也沒打出最好的水平。
我交代,我也是蘇粉,如果上天能讓我活1000年,我就粉他1000年。“吾愛蘇學士,吾更愛真理”,正因為粉他,才要提出他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