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你怎么過一天,就怎么過一生?”
如果你每天幾乎過的都差不多,每年勢必過的也差不多,自然不會有什么變化,道理就這么簡單。
電影《偷天情緣》中,主人公被困在2月2日,一直走不出來,他嘗試自殺,搶劫,入獄。。。結果第二天還是回到2月2日遇到同樣的人,所有人說著同樣的話,他知道幾點幾分,這里會發生什么狀況,那里會有什么危險,直到有一天他很好的利用了這種不斷的重復,學了寫詩,彈鋼琴,雕刻冰雕,并且在一天中他救了很多人,周圍的人都那么喜歡他,日子被他過的豐富多彩,好的不像話。他才走進2月3日。。。
如果你想第二天有所不同,就要把今天過的淋漓盡致,你的一生才會精彩!
昨天讀《認知突圍》中剛好有也講到了類似的內容。我們換一種角度來看人生:在同樣的時間單位里,你做了更多類型的事,對自己對別人創造更多的價值,你的人生在另一個意義上才更長久,你才算是過了新的一天。
如何把一天過的更精彩
1.學會用兩個維度理解時間
自從我們人類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探索出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后,人類就開始了對時光的探索。
當人運動的速度“無限接近光速時”,周圍的時間就會放慢。會出現“山中僅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情況。其實那個英國科學家赫胥黎的名言,還有后半句:時間也是最偏私的,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
這個世界是相對的,時間也不例外。
要想得到相對于別人來說更多的時間,你就得先學會從兩個維度來理解時間:
①單位時間內做事的數量
②單位時間完成事物的類型
我的理解是,當我們在單位時間內容思考和行動力變快的時候,你的時間就變多了,你用它來做各種各樣的嘗試體驗,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到最好,把每一天過的精彩,把每一年過的不同。
2.我是這樣實踐的
以前的我每天基本是7點半醒,刷手機,賴床到10點半起,吃早餐后繼續看手機,跟朋友聊天,12點半該出門的時候,其實啥也沒做。
從去年開始我一直試圖“賺取”更多的時間,我嘗試每天做更多的事情:
這是我的理想時間表
我如果勻速完成以上事情其實是需要9.5小時的,但我早上只有8小時,我得想辦法把9.5小時放進8小時里面。唯一的方法就是將某些事情加快速度,比如提升寫文章的效率,從4小時提升為3小時。還可以把回復信息統一挪到中午上班路上來做。
就在這樣的時間管理實踐中,我學會了視覺筆記,開了我的在線課程,結交了更多同頻的朋友,現在的我與一年以前來比,簡直就是截然不同的另一個我。我會繼續踐行,嘗試更多可能。
我根本沒有時間,如何過好一天?
以下3個時間誤區,造成了大多數人都會說自己沒時間,我們的時間都去那兒了呢?!
1.做事專注度不高
每天加班,有可能是你在正常工作的時候沒有專注,或者你的方法不正確,導致你做事效率低,所用時間長。那么提升你的專注度和做事的方法應該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2.操心別人的事
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管別人怎樣怎樣。當你總去翻看朋友圈,看看有啥事情發生,刷刷微博,有什么爆料,你的時間就在你手下溜走了。
3.不舍得用錢買時間
能用錢來解決的事情,盡量用錢解決,不要花費時間做些低價值的事情。衡量一下你每小時工資是多少,就可以知道,你每個小時價值多錢。這樣可以幫你更好的判斷,你需要做的事情能不能付費讓別人去做?
這就是為什么高效率的人會寧愿花錢,能讓別人代他完成的事情盡量讓別人做的原因。
比如我的課件PPT就會找人來完成,她比我更專業,費用也合理,我以前做一個PPT至少花3—4天的時間,現在我可以用這3—4天做我擅長的事情。
八個法則幫你賺取時間
幫你賺取更多的時間,《認知突圍》中提供了8個法則,我結合我自己管理時間的經驗,簡單“轉譯”一下,幫助大家更好理解:
1.列出事物條目——養成記錄時間的習慣,養成列清單的習慣。你可以簡單的用紙筆,也可以用“滴答清單”,“Do IT”。關于記錄時間,在《奇特的一生》和李笑來老師《時間的朋友》中都有提到過,這種方法極其簡單,你只需記錄下來自己做了什么,用時情況即可。這種方法,能逐漸讓你對時間有個正確的感知。
2.尋找高效時間段——早上6:30到9:00是我的高效時段,我會把最重要的事情,需要思考的事情放在這個時段來完成。
3.遠離噪音干擾——當我們做事情時可以使用番茄鐘,在25分鐘之內,要求自己絕對不要碰手機,或者你可以直接把手機放的離你遠一點,再或者直接關機。
4.用碎片時間——當你開始記錄時間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小的時間,比如你等車的10分鐘時間,你乘車的25分鐘時間,我通常把在淘寶上買東西放在這些小時段。
5.減少后臺運行——如果你面臨復雜的事情,可以把他們拆分成小的行動清單,盡量將一個完整的行動完成后再去干另一件事。不要在小的行動間再穿插其他事。
6.降低切換頻率——管理時間其實就是自律的過程,學會管好自己,不要反復的在事物與事物間跳來跳去。
7.明確任務主次——面對多個事件,先別急著做,觀察分析事情的主次,可以用“重要緊急四象限”來進行衡量。
8.擠時間——魯迅先生說:時間就像海綿,擠一擠總是有的。觀察你的時間記錄清單,把其中無意義的浪費行為。
學會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代表一切專注用心去做的事情,試想《偷天情緣》的男主角,一直停在2月22號,如果他不用心去學鋼琴,學雕刻,去救人那么他只能永遠渾渾噩噩的停留在22號里。
那種渾渾噩噩的做事態度,我們叫它“浮淺工作”,這是《深度工作》這本書告訴我們的道理。比如我們一邊刷手機一邊上班,一邊陪父母一邊和朋友煲電話粥,這些都是些看似做了,又不起任何作用的事情。
我們需要學會“賺取時間”,更需要學會,把這些賺取的時間好好利用,用它們創造出價值。
小結
誰都不愿讓自己永遠過的都是同一天,我們如何能自己的人生不同呢?
1.換一個角度看待你的時間,學會以單位時間內做事的多少來衡量你所擁有的時間。
2.避免3個誤區,因為你一旦陷入,必定會成為沒有時間的人。
3.用8個切實可用的法則,它們能讓你賺取更多的時間
4.好好利用這賺到的時間去深度工作,專注用心的成就自己,并為他人創造價值,讓你的人生更有意義!
好了,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