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了全球化的時代,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協同運作。世界變得一體化,人人之間相互依賴越來越深,互動越來越多。
正因為如此,我們需要一種新的全球性語言,看清彼此的互動與聯系。這種語言就是系統思考。
《系統思考》這本書已經為我們整理出了一條學習系統思考的快捷方式。
整本書向我們重點介紹了系統思考的方法以及工具,旨在教會讀者利用工具系統循環圖以及系統動力學模型,站在系統的視角上,簡化復雜的現實問題,并解決之。
1.什么是系統思考
系統思考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它能幫助我們理解并解決復雜現實問題。
系統不是系統化的意思,而是一群相互連接的實體。系統思考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整體思考。
舉個簡單的栗子,如果你希望一個系統,并預測它的行為,你就必須將其作為整體來研究。而一旦分割,系統思考將會失去意義,就像一頭被切成兩半的大象。
2.為什么我們需要系統思考(好處)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受到化整為零、各個擊破的科學研究方法的影響,因此缺少系統的視角。
于是,常常會出現視角狹隘、“頭痛醫頭,腳痛治腳”而不能根除病灶的普遍現象。
另外,人類天性使然,喜歡處于簡單的世界,喜歡簡單的問題。這也導致了人們排斥復雜的問題。
而系統思考恰恰能夠幫助我們簡化復雜現實問題,看清事件背后的聯系和發展趨勢,方能起到“四兩拔千斤”而又“標本兼治”的效果。
除此之外,系統思考還能使人們的心智模式浮現,這對于構建高效團隊大有裨益。
3.如何使用系統循環圖
本書以系統循環圖作為線索向讀者介紹了系統思考的方法。因此必須掌握系統循環圖的使用方法。
系統循環圖的通用結構由兩種常見的因果回路組成,也就是增強回路與調節回路,統稱為反饋回路。
常見的系統循環圖由因果關系詞與連接O或S組成,其中O型連接表示減弱作用,S型連接表示增強的作用。
以上圖的增強回路為例,當工作負荷增大時,這會直接導致部門壓力變大;部門壓力越大,越容易在工作中發生錯誤;錯誤發生率越高,管理的壓力就越大;管理壓力越大,工作壓力也會隨之增強。
這就是一個增強回路,類似地,調節回路也是同樣的邏輯。到這里,你會發現,每一個環節都是相互聯系的結果,每兩個環節又構成了一個因果關系。特別注意的是,每個環節的名稱都要寫出名詞。
當你看到圖中的系統循環圖時,你就能站在一個系統的視角上思考問題了。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遇到的復雜問題也是通過這樣的方法來畫出每一個環節的因果關系,最后找出能解決問題的秘鑰。
又如上圖的調節回路,我們的目標是得到目標的咖啡水位。若目標水位高于實際水位,那么我們可以加大肢體動作;若目標水位低于實際水位,反之,應較小肢體動作,直到兩者相等,便可以達到目標。
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系統思考來解決。只是我們還沒真正學會站在系統的視角上看待問題。想學會系統思考,就先學著畫一個系統循環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