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投資基金還是股票,我們都需要用最合理的指標去判定這個標的值不值得我們入手。
什么樣的公司才是好公司?股票我們可以直接閱讀該公司的詳細資,而基金我們更多是去關注基金經理的賺錢能力。
但我們也需要去了解基金的持倉股的好壞,因為并不是每個基金經理都會認真負責去挑選符合本基金投資理念的標的。
那怎樣去判定這些股票是不是“好”?
ROE是最好的度量指標
股神巴菲特對于長期投資的箴言,提及的為數不多的衡量指標就是ROE。
一個公司是否優秀,如果只用一個財務指標,那就是 ROE。ROE 體現了企業內在的增長潛力,決定了長期復利增長的極限速度。
茅臺指標分析
ROE中文名稱為:凈資產收益率,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指利潤額與平均股東權益的比值,該指標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凈資產利潤率越低,說明企業所有者權益的獲利能力越弱。
這里我直接告訴大家幾個關于ROE的指標,當前A股中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的ROE分別為11.1%、9.7%和7.2%,可以認為如果一家企業長期ROE保持在15%以上,那就可以說是非常優秀的了。
PB可以衡量除了“好”是否還“便宜”。
通常ROE高的公司,理論上 PB 一般也較高。較難出現 ROE 較高而 PB 長時間處于低位的情況。
有時較高的 PB 并不一定意味著貴了,需要結合盈利質量來看,典型的比如白酒和白電長期ROE 在 20?上下,PB 在 4-5 倍。
高 ROE 的個股如果以過高的 PB 買入,可能較難實現盈利。低 ROE 個股如果以足夠低的 PB 買入,也可能因不成長而長期處于低 PB 狀態。理論上以低價買入高ROE+低 PB”組合最好,可認為是“便宜的好公司。
所以要選出優質的好且便宜的公司我們可以構建起一組策略:
PB-ROE策略,即從個股的PB與ROE指標來綜合判定這家公司的長期盈利能力。
具體到細分行業的運用,我們可以在如下行業中運用PB-ROE 策略:
(1)ROE>15%且 PE<30 倍的二級行業有:
白電、飲料制造、食品加工、金屬非金屬材料,這些行業盈利水平較高且估值較低,性價比較好。
(2)ROE<15%且 PE>40 倍的二級行業有:
醫療服務、船舶制造、通信運營、計算機設備、生物制品和半導體,這些行業估值相對較高,性價比不如以上。
理論上,越往右下方的行業性價比越高,但不同行業的估值體系不盡相同,不能一概而論。
比如,周期行業在 PE 或 PB 很低的時候,可能面臨著一輪周期繁榮的結束。
而 TMT 行業由于有大量的研收開支,處于成長期,ROE 水平通常較低,估值也較高。
但有個行業需要特別提醒,那就是消費行業。
消費股長期 ROE 普遍較高,且能穿越周期,易出長期牛股,2017 年伯克希爾哈撒韋的重倉股中,蘋果 ROE 達 37%,卡夫亨氏 18%,可口可樂長期 ROE 在 25%附近,如果不是17 年主要受稅改和非經常損益影響ROE還會更高。
最后附上PB-ROE 策略入選次數前 50 的標的名單:
原創:關注讀財社,獲取更多理財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