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旭東
一:為什么偏要學習
? ? ?很多同學跟我一樣,都不是很喜歡學習,甚至抱著一種混日子的心理,直到上了初二以后,我才真正的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認識。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曾經有一次老師布置了很多作業,本來放假高興的我突然心里很煩,本來是一個非常舒服的假期,可都讓作業給占據了,心里有一點抵觸,甚至有時認為學習是給老師、家長學的,沒有正確認清自己的價值觀,就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沒有一點想法。認為混過一天是一天。可到了初二的時候,我卻轉變了學習的態度,我認清了學習的重要性。初二的語文老師跟我們講過,他的學生已經上高中,曾經他的學生找過他,跟他說訴說了高中的學習情況,那里的學習十分緊張,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學習,一點閑余的時間也沒有,甚至在吃飯的時候也在學習,忙忙碌碌,心想:不就是學習嗎,干嘛把自己累壞了,真不值得。但我錯了,他們的學習生活非常累,再想一想我們現在的學習生活就感覺像神仙一樣輕松,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其實也就是在享受生活給予我們的樂趣。
還有一次,我們正在準備最后的期末考試,進行著緊張的復習,我們的語文老師走了進來,跟我們說道:“努力拼這十天,換來一年的快樂。”我們的歷史老師也說道:“現在進行復習,是為了初三的學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心想:他們說的話似乎還是有道理的,現在的學習是為了將來的高考(因為高考考的是全冊的內容)。我更加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我的父親告訴我,學習其實是為了來自己的將來,現在的社會人才濟濟,到處都是大學生,誰要是落后者,就要被這個社會無情地淘汰。沒辦法,社會就是這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有人說:“大不了以后就去搬磚!”現在有的大學生都去當服務員,何況你的學歷比他們的要低得多,你還能有美好的將來嗎?現在唯一的出路就只有學習來挽救,幾十年后的今天無法預料,但今天我們可以掌握。為自己一拼,爭當社會的強者!
二:活著就要學習
人活著就要學習,學習能改變人的命運!這句話大家都聽了無數遍了,但有幾個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呢?有的人認為成績差就不學了,其實學習何以任何時候學,在于你的態度,我初一的語文老師說過:“只有你態度端正了,做事才有可能成功。”沒錯,學習主要是靠一個態度,態度決定一切。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于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后,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有的人則認為自己學的非常踏實,認為沒有問題。其實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有一次上語文課,我們正在背《名著閱讀》,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幅八國聯軍侵華的對聯“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單戈能戰。”“偽為人,襲龍衣,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合手并拿。”當時我們讀“魑魅魍魎”(chī mèi wǎng liǎng)讀成了“Li Kui Wang Liang”老師告訴我們,中國五千多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學習是永遠沒有止境的,只有不斷的學習、探索、求知。因此,活著就要學習,“活到老,學到老”繼承文化、傳承文化、發揚文化!
三:做最好的自己
? ?每個人的的才智、能力和基礎不一樣,因此沒必要跟別人比。跟自己相比,做最好的自己!
? ?我的小學語文老師說過:“沒必要跟別人比較,跟自己相比,只要自己有進步,就是最優秀的。”的確是這樣的,只有超越自己,才能事有所成。如果連自己都超越不了,那就超越不了任何人。
名人故事:
1832年,林肯失業了,這顯然使他很傷心,但他下定決心要當政治家,當州議員。糟糕的是,他 競選失敗了。在一年里遭受兩次打擊,這對他來說無疑是痛苦的。 接著,林肯著手自己開辦企業,可一年不到,這家企業又倒閉了。在以后的17年間,他不得不為 償還企業倒閉時所欠的債務而到處奔波,歷經磨難。 隨后,林肯再一次決定參加競選州議員,這次他成功了。他內心萌發了一絲希望。認為自己的生 活有了轉機:“可能我可以成功了!” 1835年,他訂婚了。但離結婚的日子還差幾個月的時候,未婚妻不幸去世。這對他精神上的打擊 實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數月臥床不起。1836年,他得了精神衰弱癥。 1838年,林肯覺得身體良好,于是決定競選州議會議長,可他失敗了。1843年,他又參加競選美 國國會議員,但這次仍然沒有成功。 林肯雖然一次次地嘗試,但卻是一次次地遭受失敗:企業倒閉、情人去世,競選敗北。要是你碰 到這一切,你會不會放棄?放棄這些對你來說是重要的事情? 林肯沒有放棄,他也沒有說:“要是失敗會怎樣?”1846年,他又一次參加競選國會議員,他又 一次參加競選國會議員,最后終于當選了。 兩年任期很快過去了,他決定要爭取連任。他認為自己作為國會議員表現是出色的,相信選民會 繼續選舉他。但結果很遺憾,他落選了。 因為這次競選他賠了一大筆錢,林肯申請當本州的土地官員。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請退了回來,上 面指出:“做本州的土地官員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請未能滿足這些要求。” 接連又是兩次失敗。在這種情況下你會堅持繼續努力嗎?你會不會說“我失敗了”? 然而,林肯沒有服輸。1854年,他競選參議員,但失敗了;兩年后他競選美國副總統提名,結果 被對手擊敗;又過了兩年,他再一次競選參議員,還是失敗了。 林肯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1860年,他當選為美國總統。
? ?林肯的故事證實了這句話,我們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超越自我、創新自我。在學習中也是這樣,只要這次的成績比上一次的有進步,這就是成功,這才是成功的動力,不管是進步多少分,哪怕是0.5分,這也算得上是進步。有些家長總是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這樣就造成了孩子的自卑心理,心理抑郁,甚至厭煩學習,到最后變得一無所成。所以我一直認為人生的最大敵人就是自己。所以,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