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想知道,你為什么離開了,或許是為了生活。)
文/menyio沛沛
祖母說:有人陪伴總是好的。
而我卻說:陪伴是最奢侈的旅行。
記得高中的時候,語文老師以“當你老了”作為題目,讓大家寫一篇作文。當時,我氣急敗壞的咒罵老師,那么狗血淋頭的題目都能想的出來,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東邊落下,否則我絕對是不會去寫的。就是這樣,太陽依舊東起西落。當老師問我為什么不寫這篇作文的時候,我說:十八歲的青春里只有日出沒有日落,我又何必去當真呢!大家一哄而笑,也許,我很癡傻。同樣,我是班級里第一個敢忤逆老師的學生,這頂帽子我足足戴滿了高中時代。一個人孤獨終老是何等滋味?我不想知道。當你老了,陪伴是不可或缺的,正如祖母總說:又剩下我一個人了。
從前,一個人的旅行是故事,兩個人的旅行是牽絆,三個人的旅行是歡樂。而如今,旅行不再是故事,牽絆和歡樂而是另一種方式的陪伴。我不喜歡窩在家里,同樣不喜歡被別人稱作宅男,能出去走走是多么值得讓人興奮、受益的事情。大學時代,我的一個同學就是典型的宅男,他把自己裝進一個套子里,自己出不去,別人也進不來。偶爾有一天,我問他:你應該多交一些朋友,或者出去看看外邊的風景,何必在自己的小圈里一動不動呢!他驚訝地看著我,滿臉迷惑不解的說:你知道旅行要花多少錢嗎?交朋友同樣奢侈,我現在一個人過得很好啊!我的快樂和痛苦又不需要別人來承擔,干嘛非要去參與這些復雜的交際呢!這樣的活法我不贊同也不反對,卻對不上我的胃口。正如:別人的風景里自己只不過是個過客而已,又何必對他的故事耿耿于懷呢!
我堅持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早晨,在日出中跑步的時候怎又會想到日落后又在另一個城市呢!記得在北京一個郊區,雖然那里異常空曠,但是景色美極了。我沿著一汪水潭慢悠悠的不知要去哪里,那時候心情無比糟糕,一個人的北漂讓我的生活陷入谷底,都說北上廣不相信眼淚。可是,我在這么美的景色里依舊很煽情,眼淚不停的在眼里打圈兒,就在風吹過的一剎那,淚珠滾落,這真是一部電影故事?北漂是自己選擇的,怨不得任何人。倘若有人能夠陪在我身邊,不需要過多的安慰和鼓勵,那一刻,我該是何等的榮耀啊!人類真是個奇怪的動物,而我更加離奇的不靠譜,成天一起陪伴的人不理不睬,因為,我們彼此誰也離不開誰。可是,一旦離開,總會想著老天又給我講了個故事,開了個玩笑,最后,把我丟給了自己,享受著不緊不慢卻沒有任何理由再堅持下去的生活,這也許是絕望吧!日落后的蘆葦里穿插著夜空即將到來的黑色氣息,我不甘心,一直往前走,追逐著太陽。乃至一瞬間,我覺得自己是夸父,可惜追不到光明。即使沿途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也追不到。我抬頭看一看遠方,只愿帶走天邊最后一朵云彩。令我驚喜的是,一對老夫婦竟然漫步在夕陽下,他們手挽手向我迎面而來。我停下腳步,不再患得患失。夕陽下,一對歷經人生滄桑的老人,他們用生命中最璀璨的色彩詮釋了陪伴,詮釋了我所有的恐慌和孤獨,的確,最美不過夕陽紅。
史鐵生在《秋天的懷念》里道出了母親生前陪伴他的一些故事,書中的史鐵生后知后覺。他說:您活著的時候,為我操碎了心,那時的我太自私了,只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人,經常向您發脾氣。直到您的突然離世,我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為時已晚。生命如此不幸,陪伴不是責任,不是義務。當有人不求回報愿意陪伴你的時候,你是幸運的,因為你享受了人世間最無價的愛。
在旅行這條路上,我做的不夠。總是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別人,能夠陪在身邊已非易事,又何必去刻意追求根本就不存在的十全十美呢!會開花的樹不一定結果,結果的樹也并非真要開花。多陪伴,就是多了份旅行,那樣心才不會孤獨更不會老去。
誰讓我們一生下來就在陪伴中度過呢!所以,沒得選擇。
(尊重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