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最近讀了凱瑞·派特森等人所寫的《關鍵對話》一書,這本書在人際溝通方面算得上一本非常不錯的著作。該書詳細剖析了人們在溝通上常見的盲點,并提供了許多立竿見影的談話、傾聽、行動技巧,輔以豐富的對話情境和輕松幽默的小故事,幫助讀者以最迅速的方式掌握這些技巧。在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書的精華所在。
? ? 什么才是關鍵對話?作者描述了16種關鍵對話場景,其共同點是:第一,雙方意見完全不同 ;第二,容易傷害彼此甚至造成更嚴重的后果,例如指出上級的錯誤; 第三,對話中情緒容易激烈,有人可能會翻臉,或者摔門而去。如果要給關鍵對話下一個定義,其具體所指那些觀點迥異、充滿風險、雙方表現出強烈情緒的對話。
? ? 如何識別關鍵對話?當你發現對話從正常的討論變成激烈的爭執時,你就得留意了,這很有可能就是一場關鍵對話。此外,還有一些行為方式的變化,比如提高嗓門兒,指手劃腳,或者變得異常安靜,這些都可能是關鍵對話的信號。
? ? ? 怎么處理關鍵對話?四個辦法:明確對話的目的、營造安全的對話氛圍、從事實入手、了解對方的真實動機。
1. 明確對話的目的
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要讓對話回歸目的,很多問題也就自動消解了。如果對方對你有誤會,可以用對比說明法來消除誤會。對比說明法,就是先說你的真正目的,然后說你不想實現的目的,最后把兩者結合起來,找一個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案例】
公司CEO召開專門會議,試圖問責成本縮減計劃為何未能如愿推進。經理直陳在縮減成本方面遇到的困難,“你又讓我們雙面打印,又放棄設備升級投資,但你自己卻修建了新的辦公樓,據說光是家具就花了15萬美元”……CEO 如果把經理懟回去,一句話把對方噎死,這樣做的后果很可能就是讓對話脫離目的,變成一次毫無意義的爭吵。CEO當時氣得發抖,其他人都嚇得不敢作聲,但她很快調整了差點失控的身體表現,回應:“嗯,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們必須討論一下。我很高興你提出這樣的問題,謝謝你這樣做,這說明你對我非常信任。”然后,她承認自己表現確實虛偽,并詳盡解釋了背景事實。與會人員都開誠布公表達了看法,并最后通過了縮減成本計劃。回溯這場關鍵對話,CEO為什么在面臨挑戰的時候,能忘掉尷尬和憤怒,轉而向對方表達感激之情呢?CEO一開始確實覺得受到了攻擊,很想馬上回擊,但一想到自己真正的目的,不是為了打壓員工,而是試圖鼓勵經理們積極投入成本削減計劃,并帶動員工們參與,她立刻平靜下來,直接面對事實。
2. 營造安全的對話氛圍
一般我們會認為,想要別人接受你的想法,首先道理要硬,邏輯一定要嚴密,讓對方無法反駁,但作者說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我們在對話中先考慮的應該是安全的對話氣氛,其次才是對話的內容。
所謂安全的對話氛圍,就是讓對方感受到這次對話你們是有共同目標的,是要解決問題的,而不是你輸我贏的辯論。只有在安全的對話氛圍中,人們才可以暢所欲言,達成共識。
如何重建安全的對話氛圍?三種方法:道歉、對比說明、創建共同目標。
【案例】
因為突發情況,你忘記通知下屬領導不來視察工廠了,員工們白忙活了一場,感到很失望,就和你抱怨了幾句。你和員工之間的對話,逐漸變成了爭吵,這時候對話已經失去了安全的氛圍,再這樣下去只能激化矛盾,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你要想辦法來重建安全感。
第一步,是道歉。你可以這樣說:沒有及時通知你們取消視察活動,對此我感到非常抱歉,你們連夜努力,本來是有機會展示工作成果的,但是領導沒看見,而且對于這件事,我也沒有做出解釋,對不起大家。
第二步,用對比說明。我不希望你們認為我不重視你們的工作,認為我不想向領導匯報。正相反,我認為你們的工作非常突出。之所以出現現在這種情況,是因為在我安排視察工作的時候,領導突然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非常緊急,必須當場解決,要不然會給公司的業務帶來巨大影響。你們看這樣好不好,我問一下領導明天有沒有時間,讓他明天過來視察你們的工作,到時候我一定會向領導匯報你們的成績,絕不會讓你們的努力白費的。
第三步,創建共同目的。團隊因為希望的加班時間不一致而產生了沖突,需要協商加班時間,在這場關鍵對話中,最好的方法不是互相爭吵,互相妥協,而是在清楚雙方訴求的情況下,找到一個對雙方都有利的方案。
3. 從事實入手
在我們情緒化的時候,不管別人說什么,都會被我們過度解讀,覺得對方在針對我們,挖苦我們。值得注意的是,情緒來源于我們的主觀判斷,而不是事實本身。有三種錯誤的思維模式會讓我們失去對情緒的控制權,分別是:受害者心理、大反派假想和這事我也沒辦法。在開展關鍵對話的時候,不要帶著情緒,用觀點開場,從事實入手,這樣能避免無謂的爭議。
【案例】
乙趁甲上廁所的功夫,和老板匯報了大部分的工作。這件事讓甲非常惱火,他覺得乙就是個齷齪小人,自己的功勞都被他占去了。但“乙是齷齪小人”這是一個判斷,并不是一個事實。事實是,乙在甲上廁所這段時間給老板匯報了大部分工作。造成這個事實有很多種可能性,并不一定就是因為乙想搶功勞。如果甲想和乙溝通解決這個問題,開頭第一句就不應該是指責對方,而是要從事實入手,然后再說自己的判斷。
4. 了解對方的真實動機
在很多對話中,不是我們不愿意開誠布公地交流,而是對方不愿意敞開心扉,這樣也會讓溝通陷入僵局,所以想要成為溝通高手,不僅自己要會溝通,還需要幫助和引導對方積極參與對話。你可以用詢問觀點、確認感受、重新描述和主動引導這四種方法,來讓對方對你敞開心扉。
【案例】
和處在青春期比較叛逆的孩子溝通,要綜合運用詢問觀點、確認感受、重新描述、主動引導這四種方法來開展對話,讓孩子說出他的真實動機,根據這個真實的動機,你們的對話才能深入,找到新的突破口。
母:能和你聊聊嗎?女:隨便。母:很抱歉剛才讓你難堪了,我的做法太粗暴了。(通過道歉建立安全感)女:你老是這么做,就好像我的生活全是你說了算。母:那我們能談談這件事嗎?(詢問觀點)女:沒啥好談的,誰叫你是我媽呢!母:從你說話的語氣來看,這事很嚴重(確認感受)。我真的很想聽聽你是怎么想的,為什么覺得我在控制你的生活?(詢問觀點)女:你不就想說我不聽話嗎?好不容易有人喜歡我,現在你偏偏要分開我們!母:你覺得我不同意你的做法,你的朋友事事都關心你,是這樣嗎?(重新描述)女:問題也不全是你,我的朋友都有好多男生追求,可只有道格給我打電話,唉,我也說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母:我明白了,別人都有男生關注而你沒有,這件事讓你很煩惱,對吧?要是我的話,也會產生這種感覺。(重新描述)
女:那你還讓我在他面前出丑?母:親愛的,你看我的想法對不對。你穿成這樣,和不同的朋友出去玩,是因為你覺得無法從男生那里、從父母這里或是從其他人那里得到關注和重視,是這樣嗎?(主動引導)女:(沉默很久)為什么我這么難看呢?我很努力地改變自己的外觀,可是……
這場關鍵對話開始真正進入主題,對方終于卸下負擔,坦誠相待。回看母親在這段對話中所采用的這四種方式:
詢問觀點:表明你很有興趣了解對方的看法。
確認感受:通過表示高度理解對方的感受增強安全感。
重新描述:當對方說出自己的看法時,你應當重述他們的表達,表明自己不但理解其觀點,而且鼓勵他們分享內心的想法。
主動引導:如果對方還是遲疑退縮,你應當“先發制人”,對他們的想法或感受做出最符合情況的猜測。
有一點需要提醒,千萬不要急著表達自己的看法,多傾聽,用確認感受的方法,多了解對方的觀點,在確保對話處于安全氛圍的前提下,再進行下一步的主動引導。
? ? 來,讓我們迎接一場關鍵對話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