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老師和同學朋友眼中,小A是公認的優等生:名牌大學畢業后保送研究生,師從知名教授,曾作為交換生到英國進修一年,還未畢業就拿到了某前500強企業的offer。但作為小A的leader,Lisa卻并不認為他是一個優秀的員工。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公司邀請名人為自己品牌做采訪,并雇傭了專業攝影團隊,由Lisa帶隊到外地執行拍攝。十幾個人的伙食問題便交給小A打理。小A早早的在外賣app上訂了餐,可眼看著要到午飯時間,外賣還"一直在路上"——這可真不是給外賣軟件抹黑。
"那就披薩漢堡快餐好了。"Lisa當機立斷。
小A剛拿出手機,Lisa再次制止他。
"現在訂外賣,下午行程就來不及了。你直接打車到附近快餐店去買。"
可是當小A呼哧呼哧扛了一紙箱漢堡回來,訂餐份量又出了問題。團隊臨時增加了幾個助理,加上男生一般飯量大,箱子都見底兒了,可還有好幾個人來問有多余的漢堡嗎?Lisa臉色難看了,小A連忙小聲解釋預算有限。Lisa揮揮手示意不必多講,一轉身,她臉色立刻恢復如常,讓出自己的漢堡,對大家道:"這次項目時間緊,辛苦大家了。收工后,我請大家吃海鮮。"
事后,Lisa雖然沒有說什么,但小A卻一肚子委屈和不快。求學這么多年,又不是為了訂外賣。原本以為進了公司,可以大展拳腳,誰知淪落為復印資料、貼發票、訂酒店機票打雜。其實小A的困惑,大部分職場新人都有。
《老友記》里瑞秋端了將近3年的盤子,終于進入了時尚公司。她洋洋自得的表示今后再也不用端咖啡了。可入職第一天,她接受培訓的第一個技能,就是記住manager們的咖啡喜好。無獨有偶,在電影《穿prada的女王》中,咖啡的溫度、濃度和速度,都是女魔頭考察助理的必備技能。
如果說咖啡代表了西方職場文化,那么最具中國特色的職場考量就是訂外賣了。千萬別小瞧訂外賣這件小事,其中卻包含了工作能力的各個要素:
首先,做計劃和預算能力。
出差作業本來就辛苦,用餐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工作完成效率。因此訂餐前,要反復確認人數,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問清楚食物的偏好和禁忌。另外,預算分配要有彈性以備不時之需。如此,即使像上文中臨時增加人手,場面也不會尷尬。
其次,時間把控能力。
根據訂餐app和叫餐電話預估的送餐時間,同時留出彈性緩沖時間。期間根據送餐節點,打電話督促。一旦發現情況不對,就要當機立斷采用其他措施。
第三,應變能力。
臨場應變能力一方面仰仗的是經驗,比如Lisa讓小A直接去餐廳采購,但另一方面考察的也是細心程度。如果小A提前留意沿途餐廳,那么當訂餐出現意外時,也不會束手無策。
第四,溝通能力。
領導眼里的好員工不是悶頭苦干的人,而是時常和他保持溝通的人。項目進度,遇到了什么困難,如何解決,需要領導做哪些支持等等。
最后,要懂得凡事無小事。
一封郵件的措辭,一份帶有公司logo的ppt,代表的不再是個人,而是整個公司的形象。Lisa表示,如果換做她來訂餐,還會準備零食、水果和點心。因為預算有限的"里子"問題,可以追加費用解決,但公司對外的形象"面子"問題,卻有可能因為一頓不愉快的午餐受損。
每個公司都有二五八萬的職場爛人,或多或少的內斗,但終歸沒有誰是執意要跟別人過不去。公司雇傭你,是想你解決問題,而不是制造問題。最后,希望每一個職場人捫心自問:
"dear,你真的會訂餐嗎?"
(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八妹咖啡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