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題目所給人的感覺,這是一本心理自助類書籍。作者斯蒂芬妮·斯蒂爾是德國著名心理醫生,暢銷書作家。在書中作者探討了童年生活經歷對成年后性格、感知和行為等重要影響。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書的內容和自己的體會。
內心的小孩是誰?
“內心的小孩”是對童年印記的比喻,用來描述性格當中由潛意識控制的那一部分。內心的小孩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它們分別被稱為陽光小孩和陰影小孩,統稱為內心的小孩。
面對內心的小孩,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去了解它,和它好好相處。不了解內心的小孩,就無法控制他們;無法控制他們,就會被他們控制。
那么如何了解內心的小孩呢?首先我們要知道內心的小孩是怎樣形成的。
陽光或陰影,取決于有沒有原始信任。而原始信任的形成就在一個人發展的早期階段。如果一個孩子在早期階段的壓力過大,缺乏關愛,他成年后的性格會變得比較敏感、抗壓力會變弱,受內心的陰影小孩影響較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陽光小孩和陰影小孩,因為即使童年過得再不錯,也總會有一部分是受過傷害的。
越長大越容易回憶起童年的經歷,那些經歷會形成一種信念,積淀在潛意識里,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感受、感知和行為。
看到這里,我聯想到了自己。我的陽光小孩還好嗎?我的陰影小孩是怎樣形成的?
我不是一個樂觀積極向上的人,因為我常常感到很孤寂,像一個隨處飄散的蒲公英?,F在,我開始回憶自己的童年。我的童年是不快樂的,因為我總是被身邊的人忽視。因為比較倔強任性而被父母忽視,因為成績平平而被老師忽視,因為性格內向不擅言談常而同學忽視。童年的我是低沉、失落、不安的,這些情緒和經歷構成了我的陰影小孩。
但是,我有一個很好的優點。那就是內省,正如書中作者所說的,內省是解決問題的捷徑。我從小就養成了一個很好的習慣,寫日記。不擅言談、不愛和他人交流的我,喜歡和自己對話。我把自己每天的經歷、感受、心情都寫在一個本本上,會去反思和鼓勵。
寫下來,是對發生過的事件、有過的情緒的一種反思,也是對陽光小孩的一種鼓勵。鼓勵自己的陽光小孩,我的方式就是通過內省增加自信,用文字給自己力量。
你的想法決定你的感受
不管是陽光小孩,還是陰影小孩,他們都會用過去童年的經歷解讀今天遇到的事情。
對于陰影小孩來說,他們的問題是內心充滿了不安全感,對現實的恐懼和焦慮;對于陽光小孩來說,他們的問題則是戴著童年天真爛漫的眼睛看待當下發生的事情,很多時候,他們正面的童年形象會讓他們變得天真,容易輕信他人。
信念,銘刻在潛意識中,就像過濾器一樣篩選著我們的感受。
我們曾有過的信念讓我們變成了今天的樣子,我們感知到的世界都是內心的投射。懂得了這些,那么當我們再遇到問題,產生不良的反應和情緒時,我們就該明白原因,然后一點點克服,避免陰影小孩對內心的霸占,鼓勵自己的陽光小孩。
這讓我想到了自己的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每當我和家人或朋友發生矛盾時,我特別喜歡冷戰。無論別人怎么跟我說,我都保持沉默,不理睬。因為我總是覺得,解釋是沒用的,傷害已經造成了。我也很害怕跟別人爭吵,所以每次發生問題時,我都會選擇回避,選擇一個人待著。
我不知道這個習慣是從童年的哪件事引起的,我很小的時候就是這樣子。每次跟弟弟打架,被媽媽兇后,我就不說話,不吃飯,用這種方法對抗著。直到他們都承認自己錯了,我才會原諒。
童年的這種不合理的處理問題的信念,對我現在的人際交往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讓很多人覺得我高冷,難相處?,F在,我意識到了自己的這種不合理想法,并努力去克服,積極去溝通,表達自己。
不要讓你的陰影小孩被過去的經歷束縛,不要讓它影響你現在的思維、感受和行為。
你的想法決定你的感受,努力給自己一個樂觀積極向上的好心情吧!了解并學會安放自己的陰影小孩。
回家,是解決所有心理問題的路
回家的路,是一條拋棄保護策略,運用價值策略的路,是一條尋找內心支持的路,是一條允許自己成為自己,也允許別人成為別人的路。
你有沒有價值,不取決于別人。
任何人被一種或幾種負面情緒淹沒的時候,大腦都會被僵住,很難發現情緒背后隱藏著的負面信念。我們總是太在意別人的眼光、想法和說法,我們總是輕易地懷疑自己。
一個女孩和男孩分手了,最傷心痛苦放不下的往往是女孩。而且,女孩總是習慣性自我懷疑,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
事實上,即使這個男人真的不喜歡你了,拋棄你了,只能說明他是一個渣男,也不能說明你自己沒有價值。你有沒有價值,不取決于別人。
你可以讓別人失望。
很多人擔心錯誤,害怕失敗,不敢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承擔責任,他們習慣了去跟隨別人,聽別人的話,按照別人的眼色行事。這是受陰影小孩的影響。
如果因為害怕失敗而把決定權轉交給父母或者伴侶,那么你也就失去了獨立成長的機會。失敗是生活的一部分,告訴你的陰影小孩,人生唯一的失敗是因為害怕失敗而放棄嘗試,依賴他人。
告訴自己的陰影小孩,不要害怕別人的失望,作為一個獨立成長的人,你完全可以讓別人失望。擺脫對外在的束縛,成為獨立的自己,這樣才能真正長大。
允許自己成為自己。
你就是你,獨一無二的你。
我們必須接受自己的缺陷、傷疤、錯誤和隱痛,剔除對完美的幻想和追求。接受一些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
這就要求我們去理解自己的陰影小孩,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勇敢面對生活的挑戰,努力讓自己保持在陽光小孩的狀態中。
你就是你自己,不管好壞,這就是全部!
成為自己,是你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