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漢字 規律 研究 部件
研究漢字的規律,傳承前人的智慧,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讓漢字易懂易記易推廣。
—*—*—*—*—
語文教師經常會遇到學生書寫錯誤,常見的錯誤有:會讀不會寫、缺少筆畫、不明白漢字的意義、容易遺忘、提筆忘字等。還有,有些孩子理解能力稍差,長于死知識,短于靈活題,不會活學活用。
怎樣才能使學生記得快、記得牢呢?怎樣才能使學生不容易遺忘、不多筆少筆呢?怎樣才能使學生深刻理解漢字的意思呢?
我們的思路依然是:研究規律——按規律辦事。
1、把漢字中經常出現的部份,作為部件。
2、找出最常用的漢字部件,弄明白這些部件的意思,通過這些部件的意思,再來理解組成的新字的意思。
3、把部件分為一級部件和二級部件,一級部件就是一個獨體字。二級部件就是非獨體字部件,可以由一個獨體字和其他筆畫組成,也可以由兩個或兩以上一級部件組成。
4、每個部件都表示一個場景,不是單一的意思,含義很豐富。
5、理解漢字的本義,需要把漢字放到古代的環境中去理解。
6、因為簡體字變化較大,理解漢字本義,要參照小篆。
—*—*—*—*—
上次說了和“兼”相關的字,這次說說和“爰”相關的漢字
爰:會意。象兩手相援引,表示臣下(太監?還是宮女?)攙扶皇帝上臺階。
古代帝王被尊為天子,他的手一般是不能讓臣下接觸的,當皇帝上臺階時,臣下要扶著他,只能用“大孔的玉”作中間物,這個“大孔的玉”就是“瑗”。
從以上場景可以看出,爰字的內涵很豐富,包含了“牽引,攙扶,援助,瑗玉”等等。即然皇帝上臺階時,還有臣下攙扶,那肯定不是匆匆忙忙的狀態,所以,爰還包含了“慢行”的意思。凡是包含這個部件的漢字均與這些含義有關。
援:手爰,爰本身就有幫助的意思,再加一個手,是強調手的作用。援就是伸手幫助。
暖:日爰,可以理解為在太陽的幫助下,感到溫度適宜,不冷也不熱。
媛:女爰,女子如玉,即美女是也。
瑗:玉爰,特指中間“大孔的玉”。因為臣下要借助“瑗”來攙扶皇帝,所以,“瑗”中間的孔一定要大。《荀子?大略》:“召人以瑗”,皇帝召見臣屬,可以用“瑗”作為憑證。
諼:言爰,口頭援助。言下之意,只是嘴上說一說,不見實際行動,這個字表示的意思當然就是“欺詐”。
緩:纟爰,細絲穿瑗玉,本義為:寬大、寬松。
湲:水爰,水慢行,形容水慢慢流動。
可以看出,關于“形聲字中,形旁(義符)表義,聲旁(聲符)表聲”的說法并不準確,不論形旁或聲旁均與漢字的本義有關。漢字確實屬于表意文字,讀音不影響對漢字的理解。
—*—*—*—*—
如何通過漢字本義來提高學生的文本能力呢?先來看兩個例子。
如,冀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10課《古井》中,有“晨光熹微”一詞,其中“熹”不常見,不容易理解,如果能弄明白這個字的意思,這個詞的意義自然就明白了。
熹:喜火,另人喜悅的的火。什么樣的火另人喜悅呢?取暖之火,做飯之火。所以,熹字本義是“烤炙”,亦可理解為“取暖、做飯的爐火”。如此,再來看“晨光熹微”一詞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
晨光熹微:晨,早晨。光,陽光。熹,爐火。微,微弱。早晨的陽光像爐火一樣微弱。意思是說早晨太陽剛出來,光線很微弱,即指天剛亮的時間。
再如,冀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18課《將軍與孤女》中,有“干戈化玉帛”一詞。其中“干戈”和“玉帛”較難理解。
干:本義是指盾牌,引申為防御武器。
戈:古代的一種兵器,引申為攻擊武器。
干戈,包含了防御和攻擊武器,泛指武器,引申為戰爭。
玉,玉器;帛,絲織品。此二者皆為進貢之上品,表示禮尚往來的意思,引申為和平、友好。
干戈化玉帛:戰爭變為和平、友好。
漢字是不是很有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