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試問自己,今天你學習了嗎?
這里不單指你寫了幾張字,做了幾道題,而是你真的增長了人生的智慧嗎?
比如說今天,看到孩子爺爺給孩子帶回來的自己種的桃,我就感受到了長輩對晚輩的那種關愛。
認認真真用鹽搓掉毛桃上的毛,細細品味已經成熟的桃的味道甜甜的。
這種桃兒比春天的桃成熟期晚了整整兩個多月。如果說你看不見春天,別人家的桃兒成熟了,你就責怪自己種的這個秋桃為什么還沒有成熟,恐怕你不會可是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看見別人家的孩子會背詩了,看見別人家的孩子會背乘法口訣表了,你就著急了,你就開始責怪你的孩子。
是不是有點兒感悟?是不是要等一等孩子成熟。
再有一點就是我覺得,我嘗到了這種桃的甜,受到了長輩的關心。那我如何讓我的孩子也享受到一種食物的美好,也感受到我對他的關心呢?
這也是一種學習,比背一首詩,做一道題寫一張卷子更實際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