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次在國外過年,人生的第一次總是值得紀念。
2016年,大年初一在馬來西亞沙巴州亞庇,居然讓我感受到了比在家更濃的年味。
除夕夜,我們從文萊飛到沙巴,入住酒店時就感受到了濃濃的中國年味。酒店處于唐人街,繁華地段。酒店張燈結彩,大紅燈籠高高掛,到處貼著恭喜發財,Happy Chinese New Year 的橫幅。
晚上我們通過微信和國內的親朋好友拜年、搶紅包玩得不亦樂乎,和在國內沒什么不同,網絡通訊的發達使得天涯若比鄰。
2.
大年初一早上,為品嘗街頭美食,我們放棄了酒店包含的自助早餐,外出覓食。只見唐人街各種小吃店鱗次櫛比,什么海南雞飯、肉骨茶、面條、應有盡有,好不熱鬧。正如國內的春節期間一樣,這里也有很多商鋪,餐館關門了。這樣就導致了幾乎每一家餐館人都很多,大多是國內來的游客。
餐館的菜單都是中文、英文、馬來文三種文字的,老板也操著粵式普通話和我們打招呼。這些華人餐館大都裝修簡單,陳舊,甚至顯得有些破爛,但很多都是老字號,生意非常好。除了游客外,也有很多馬來人在那里用餐。
我點了一碗王寶牛什餐廳的牛肉混合牛蹄筋的面條,僅13馬幣,折合人民幣20元,牛肉和牛蹄筋分量好足,肉質鮮美,咬勁十足,很Q的感覺。真心是良心價格,良心產品。吃了這碗面,直到下午2點,我都沒有饑餓的感覺。
3.
吃完早飯,等到10點,Suria Sabah(曙光商場)才開門。走近大門,映入眼簾的首先是一片紅色的海洋,紅色的燈籠,紅色的條幅,彩帶,以及各種紅色裝飾物,自然也少不了“Happy Chinese New Year”以及”Gong Xi Fa Cai”的字樣。
進入商場,隨處能聽到中國新春歌曲,類似“恭喜,恭喜,恭喜你”等等,循環播放,不絕于耳。里面商鋪也有不少針對中國春節的促銷打折活動,妻子入手了一幅Dior太陽鏡,打折后折合人民幣才RMB1057元,很是劃算。
出了商場,我們在街上閑逛,聽到有敲鑼打鼓的聲音,循聲去探個究竟。原來是舞獅活動,一些華人商家請了舞獅團來表演。在國外還能看到舞獅,讓我們倍感親切,這種活動在國內大城市里早已很難看到。
于是,我們停下腳步來觀看,熱鬧的場面也吸引了大量的行人,中國人,馬來人,西方人,各色人種都有。仔細一看,居然是3個舞獅團在同臺競技,商家老板和員工們紛紛身著唐裝合影留念。
精彩的表演,熱鬧、祥和的氛圍感染了我們,讓我們沉醉其中,久久不愿離去……。久違了,失去的年味!
4.
大年初一在沙巴亞庇,完全沒有在異國他鄉的落寞,滿滿的都是中國元素!隨處可見慶祝中國年的裝飾,聽到的是賀新春的中國歌曲,去吃飯的地方的都是華人開的餐館,大街小巷都能聽到中文,間或還有家鄉話,連馬來出租司機都會說,“Gong Xi Fa Cai”, 祖國的影響力真是強大啊!
這些當地的華人也不知是當年闖南洋的中國人的第幾代了,是他們把中國的習俗帶到了沙巴,并一代一代傳承了下來,或許他們比我們這些國內大城市的人更重視節日的各種儀式和傳統。
是儀式和傳統讓年味更足,讓春節真正成為一個特殊的日子去慶祝。
而我們這些國內都市人已逐漸拋棄和淡化了各種關于春節的儀式,餃子不用自己包了,湯圓面不用自己推了,油條也不需要自己炸了,春聯也不用自己寫了,一切超市都能買到。成年后,鞭炮沒有了放的興趣,也失去了對壓歲錢的期盼。只有對人情禮金的頭疼和被催婚、逼生、打聽收入的尷尬等。
除夕夜,一家人守著看春晚的日子也一去不復返了。大年初一不出門的習俗也早被打破,世界各地,到處都是咱中國人的身影!
沒有了儀式感的春節自然就沒有了年味,我們已經把節日當成了一個睡懶覺,大吃大喝或旅游的機會。
或許,將來我們只能在農村或國外才能找回年味?